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秋 《党史纵横》2001,(9):4-16
孙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初六)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其家为贫苦佃农。父孙达成,16岁赴澳门一家鞋店学徒,学成后在鞋店当工匠。32岁返乡务农,兼作村中更夫。母杨氏,农民之女,勤俭贤惠。孙中山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一个妹妹。其中一哥、一姐早年夭亡。仅剩孙眉、孙妙茜、孙中山、孙秋绮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2.
夜的背影     
流沙 《党建文汇》2007,(7):53-53
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日,在纽约市,一个10岁的男孩正驻足在百老汇一家鞋店前,光着脚,盯着橱窗,因寒冷而颤抖着。  相似文献   

3.
上篇1 孙中山先生,1866年 11 月12日(农历十月初六)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其家为贫苦佃农。父孙达成,16岁赴澳门一家鞋店学徒,学成后在鞋店当工匠。32岁返乡务农,兼作村中更夫。母杨氏,农民之女,勤俭贤惠。孙中山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其中一哥、一姐早年夭亡。仅剩孙眉、孙妙茜、孙中山、孙秋绮兄弟姐妹。另有祖母黄氏。(祖父孙敬贤在孙中山出生前已逝)全家七口人,住茅屋,吃白薯,连米饭都很难吃到。日子十分贫苦。孙中山儿时,就背着竹筐,跟随姐姐上山割草,捡柴,挖野菜,或…  相似文献   

4.
庚辰 《党史纵横》2011,(10):12-14
1866年11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佃农之家。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16岁时就只身漂泊澳门谋生,在一家鞋店当鞋匠,直到32岁才返回故乡,娶妻生子。孙氏夫妇育有三个儿女,大儿子孙眉、女儿孙妙茜,小儿子孙中山。为了维持生计,孙达成白天在田间劳作,夜间兼做村里的更夫,这样才勉强...  相似文献   

5.
偷鞋还换鞋     
<正>浙江湖州女子刘某偷走了鞋店的一双女鞋,回家后发现大小不合适,过了几天,光明正大地回到鞋店,找店长说尺码不对,要换一双。谁知店长早已通过监控记下刘某的模样,当场将她抓获。顾乔点评:脸皮比鞋底都厚。  相似文献   

6.
李清泉 《党史纵览》2014,(12):43-47
正参加革命1919年3月21日,我出生在江西鄱阳县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李福喜,母亲汪清香,我们兄弟姐妹共7人。我们家开了一家名叫"同顺号"的鞋店,由于生意不好,一大家生活比较艰难。我7岁时入学,念过私塾,也上过小学。我小时候喜好画画,全家人省吃俭用,在11岁那年,让我考入设在鄱阳城内的江西省立陶业学校艺术系学习。1934年毕业后,我考入江西陶业管理局附设陶  相似文献   

7.
1929年8月16日傍晚,青岛中山路。喧嚣繁华的四方路口,车水马龙,人流不息。砰!砰!街上突然响起了枪声,马路上的行人顿时乱哄哄地四散奔逃。两人从新盛泰皮鞋店飞跑出来,迅速消失在人流里。鞋店内,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倒在血泊中,身上、头部中弹……  相似文献   

8.
高跟鞋、大头鞋、帆布鞋……各种各样的鞋子琳琅满目,究竟哪双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中国有句俗话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到了新西兰才发现,鞋合不合适,医生更清楚。新西兰有好几家鞋店,专门卖“健康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顾客可以拿着一份医生开具的“买鞋处方”到鞋店来,售货员会根据处方上的建议,为顾客挑选合适、健康的鞋子。我有一位朋友在买鞋前去了医院。  相似文献   

9.
<正>高跟鞋、大头鞋、帆布鞋……各种各样的鞋子琳琅满目,究竟哪双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中国有句俗话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到了新西兰才发现,鞋合不合适,医生更清楚。新西兰有好几家鞋店,专门卖"健康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顾客可以拿着一份医生开具的"买鞋处方"到鞋店来,售货员会根据处方上的建议,为顾客挑选合适、健康的鞋子。我有一位朋友在买鞋前去了医院。医生对她的脚进行了一番全面的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前的一段时期,我们扬州市工商银行下辖十个县(市)行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48.1,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为6人,占总人数的18.8%,县(市)行领导班子中没有一名30岁以下的青年干部,各县(市)行一把手中没有一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通过学习、贯彻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大胆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进入县(市)行领导班子.到93年末,十个县(市)行领导班子(含行长助理)平均年龄为42.8岁,比92年初下降5.3岁,其中45岁以下的达15人,比92年增加9人,占总人数的35.7%.其中30岁以下的4人.县(市)行一把手中有了两名36岁的青年干部,一把手平均年龄下降了5.6岁,在县(市)行领导班子年轻化方面迈开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杨易 《当代党员》2012,(2):46-46
新春时节,潼南县城,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寒风中的街道喜气洋洋。逢年过节,人们越发注重起穿着打扮来。这不,菜市场附近一家鞋店里,来买鞋、修鞋的人络绎不绝,这可忙坏了老板张力。  相似文献   

12.
住在石景山区八角西街附近的居民都知道,街上有家"三林星"鞋城,老板叫钟青林,专做"赔本生意":如果在鞋店买的鞋穿坏了,可以终身保修;鞋城门口常年摆放着自行车气筒、座椅、遮阳伞和体重秤,供来往人群及店内顾客免费使用。鞋店开张至今,店里职工做了个粗略统计:门口的体重秤换了4个,用坏的打气筒超过了50个,门口的座椅也已经是第6把了,修过的鞋更是不计其数。虽然这家鞋城是小本经营,老板却一直都没有撤销便民角的打算——"开鞋城让我生活变富裕了,我得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3.
广州一家鞋店推行一种先验脚,再买鞋的营销模式,即用电脑帮助顾客验完脚后,再根据顾客脚的特点,为顾客挑选合适的鞋。顾客进入店内,店员便招呼顾客进行免费电脑测脚,  相似文献   

14.
一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1910年3月生,福建武平人.18岁参军,19岁当团政委,23岁已是赫赫有名的长征先锋师--红2师(即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第2师)政委(后任红1师师长)了.到陕北不久,就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1938年,毛泽东派刘亚楼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6月间,中央军委任命刘亚楼为东北民主联军(后改为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参谋长.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原名陈庆同,字仲甫),自幼命运多舛.两岁失怙,与相差8岁的哥哥庆元,皆由母亲查氏一手拉扯成人.17岁时(1896年),陈庆同也步兄长后尘,以院试第一名考上秀才.此前,他已过继给叔叔陈昔凡.陈昔凡是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恩科举人,后  相似文献   

16.
时间:现代 主要人物: 黄国治——男,65岁,某单位退休干部(简称黄) 李爱珍——女,60岁,某单位退休职工(简称李) 汪卫国——男,32岁,交通警察(简称汪) 黄:(嘴里哼歌穿着红马甲上)今天是我当志愿者第一次上岗.咱们阿拉尔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虽然咱退休了,也要为创城工作做一点贡献尽一份力,这应叫退休不退岗,发挥自己的余热.今天我负责军垦大道红绿灯处的执勤工作.军垦大道是阿拉尔市的一条主干道,车多,人多.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足迹     
母亲去世已整整47年了.当时我俩年龄还小,一个(沁平)10岁、一个(夏平)9岁,对她了解不多,对她的身世也不甚清楚.最近,由于父亲写回忆录,我们系统地阅读了母亲生前的一些材料,包括她写的自传和日记,走访了曾经与母亲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才对母亲有了比较深的了解,母亲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18.
李肇年 《党史文汇》2004,(12):24-27
黎玉原名李兴唐,是独生子.1906年出生于山西崞县(今原平)东野庄一个农民家庭.10岁读私塾,14岁考入大牛店镇高级小学,17岁考入崞县中学.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黎玉在崞中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  相似文献   

19.
帮助     
时间:现代 舞台布置:一栋房屋模型,几样简单的家具. 主要人物: 张金娃——男,汉,某团新招的甘肃籍职工,30岁(简称张) 王翠萍——女,汉,某团甘肃籍灵活就业者,28岁,张之妻(简称王) 李建昌——男,汉,某团连队职工,党员,种田致富能手,52岁,(简称李) (张、王二人操甘肃口音) (幕启,张唉声叹气地上) 张:(唉声叹气)哎,从甘肃来到塔里木,两地相距两千多公里,却有天壤之别.咱们的故乡,虽说是黄土高原,可是山清水秀的,而这里却是戈壁沙漠,一刮风风沙满天飞.来这里已一年多了,生活仍不习惯.今年承包土地种植棉花,因不懂植棉技术,造成产量低,钱也没赚上多少.  相似文献   

20.
汪太戈 《党史纵览》2004,(10):51-53
陶行知(1891-1946)和柯庆施(1902-1965)都是安徽歙县人,陶长柯11岁.陶的老家在歙西距城4公里的黄潭源村,柯的老家在歙南距城45公里的竹溪村,也称水竹坑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