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检察制度充分借鉴了前苏联的检察制度,并以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为指导。检察权在我国应被定性为法律监督权力。在对检察权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当前的检察改革应从公诉权和法律监督两个方面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暂缓起诉制度,主诉检察官制度,检警一体化制度,不断强化检察机关对于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强化检察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检察改革的主题。强化检察权的具体制度进路应当是强化侦查监督权,以及完善检察机关的自我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3.
不同政制的国家赋予检察权不同内涵,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法律思想产生不同的司法体制架构。界定检察权的根本属性必须从一个国家的宪政理论与实践出发,依据本国立法实际与司法实践科学加以认识。无论是三权分立体制框架内的检察制度,还是议政合一的政治体制框架内的检察制度,某种正当性社会需求的满足是载现检察制度固有功能、推动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解读检察权分类是准确认识检察制度和正确引导检察改革的基础工作和先决条件,整合检察机关内部机构是独立行使检察权的需要,是检察改革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5.
检察权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合理配置检察权,检察活动的司法属性决定了检察权的配置必然受司法规律的制约,各项检察权改革必须符合司法规律的内在要求。检察权的产生、发展、运行都与司法规律有密切联系,要按照中国特色司法规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检察权改革,推进检察体制机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检察权缺乏统一立法,体系散乱,且配置不甚合理,导致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乏力,公诉权能羸弱及审判活动监督弱化,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为司法改革的中间环节,科学合理地配置检察权是当前检察改革的核心,它不仅有利于推进检察体制的创新与完善,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检察制度视角下检察权性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法制与社会》2011,(9):120-121
关于检察权的性质,学术界至今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从探讨检察权性质的几种不同观点入手,比较不同法系检察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并以中国检察制度的发展进程为背景,探讨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及其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8.
许腾翔 《法制与社会》2010,(14):106-107
检察权的合理配置是当前检察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没有检察权的合理配置,就没有检察权的有效运行。目前我国检察权的配置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检察权的运行及发展与司法规律密切相关,只有掌握和正确认识司法规律才能更好的完善检察权配置。因此,从司法规律角度研究我国检察权配置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对我国司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指出我国检察权配置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运用司法规律完善我国检察权配置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联邦检察权的改革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权组织方式 ,2 0 0 1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规定了一系列原则和具体诉讼制度 ,充分体现出俄罗斯刑事诉讼向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发展趋势。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 ,俄罗斯联邦检察权必须进行改革 ,因而 ,检察长在诉讼中的地位、法律监督权、公诉权、强制措施决定权等等都有了相应的发展。我国的检察制度是以苏俄检察制度为样板建立的 ,研究俄罗斯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及影响改革与发展的因素 ,可以对我国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渎职侵权犯罪是当前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个重要领域。实践中检察机关由于职权缺位和职权弱化等原因,造成渎职侵权犯罪查办和惩治不力。渎职侵权检察监督的弱化根源在于对我国检察权性质、地位认识上的分歧,认为检察权是行政权的观念使得检察权在具体的职权配置中被弱化,最终形成了渎职侵权犯罪查办和惩治不力的局面。因此,应当立足于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权属性,反思目前检察监督职权的不足,对检察监督职权进行充实和完善,进一步明确检察建议权,放宽渎职侵权犯罪的立案条件,扩充渎职侵权犯罪的侦查权,明确规定对渎职侵权犯罪的量刑建议权,使渎职侵权检察监督更为主动和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