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腐败,归根到底是权力的腐败。在我国当前的改革时期产生腐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思想上原因,又有体制上的原因,还有制度上的原因。要彻底铲除产生腐败的根源,就需要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中不断加强思想建设、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很明显,这些方面的建设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应该看  相似文献   

2.
任中平 《探索》2015,(2):78-84
权力腐败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最为关键的在于其制度根源,即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过分集中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具体来说,主要在于现有的权力结构不科学和选用干部体制不合理这两大弊端。无论是我国历史上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还是学术界关于反腐败斗争的理论研究,都充分表明:只有把民主与法治结合起来,同时推进民主和法治建设,才能驯服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根本上治理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3.
权力寻租现象与我国30多年改革所采取的方式和由改革形成的制度环境密不可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即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这构成了权力寻租的制度基础。利用要素垄断进行权钱交易、利用国企改制侵吞公共财产和利用市场监管谋取暴利是权力寻租的三个重要机制。要遏制住权力寻租的蔓延、铲除产生腐败的制度基础,必须矫正要素价格扭曲、完善产权制度、建设法治和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汤曼怡 《世纪桥》2012,(11):61-6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当前腐败行为现象的滋生蔓延,根源在于一些党员干部自身思想道德防线失守以及法纪松弛,对权力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监控。本文在明确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要以加强预防和惩治制度建设为指导,加强教育,筑牢预防腐败的思想防线;强化监督,构建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尊重民意,巩固预防腐败的群众基础;抓源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惩重治,封堵权力腐败通道。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产生腐败的根源在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对垄断权的无限追求与对权力的自由处理而不受制约。目前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弊端主要有:缺乏权力的制约性;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机制运行单一,监督功能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善。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就必须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建立起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便建立和健全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公共权力运作失灵的角度研究行政职能与腐败的内在联系,探索造成公职人员腐败的现实体制因素,指出不合理的行政体制是公职人员腐败的主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本文从历史体制、法制等方面对权力逆向的根源进行探析,这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的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腐败的发生原因分别是:权力的不受制约性,权力神圣论和权力支配性;体制的不完善,降低了腐败成本和提高了反腐败成本;传统人性假设,人治主义和人性等级观。传统人性假设的圣王人格、内圣外王理想、人性贤愚先天之分的理论后果是权力神圣化、轻视制度制约、重人治轻法治,是权力垄断与集权体制的理论根源之一,是腐败的深层根源。反腐倡廉建设权力制约是前提、体制完善是关键、人性论是理念,三者最终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首先是要严密各种制度,防止产生腐败。其中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干部人事制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生产资料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和完善财产实名制和财产申报制度,改革财政税收体制。其次是要创新各种制度,严厉打击腐败。改革反腐败机关的运作机制,严厉刑罚制裁,提高刑法的可操作性,改革反腐败刑事追究程序。  相似文献   

10.
腐败的根源主要是权力的运行得不到有效监督。几千年来,中国的行政运作历来就是通过权力来制约权力,助长了官僚主义的迅速滋生蔓延,强化了官本位的意识,腐败现象也随之萌生。封建流毒的持续,使干部、群众对贪腐现象既痛恨又间接的予以接受。目前,虽然各种相关制度逐步建立.但毕竟时间短。制度不健全,传统观念依然严重影响着目前的权力运行体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治理腐败的职能作用,从根本上讲,还必须改革现行体制,不断增强纪检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尽量消除阻遏纪检监察工作有效开展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11.
产生腐败的根源在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对垄断权的无限追求与对权力的自由处理而不受制约.作者认为,目前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弊端主要有:缺乏权力的制约性;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机制运行单一,监督功能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善.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就必须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建立起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便建立和健全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月军在《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上撰文综述当前腐败根源研究的观点:1剥削根源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腐败从本质上说就是剥削。因此,腐败现象根源于社会上存在的残缺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思想。2体制转换根源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失序导致腐败泛滥。3权力异化根源论。该观点认为,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与滥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公共权力所有权与行使权相分离的状况,这就使权力异化仍不可免。4思想观念根源论。这一观点认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行为基础,腐败根源…  相似文献   

13.
许耀桐 《探索》2015,(2):73-77
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的权力腐败十分严重。从深层次说,权力腐败的根源主要在于权力存在盲区、权力过分集中、权比法大等问题。治理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归根到底,必须把民主集中制坚持好、完善好。民主集中制是关住权力最强、最严、最好的制度笼子。为此,应采取三个措施:一是进行分权治理,二是进行限权治理,三是进行控权治理。为了对领导者权力进行有效的管控,应着手从四个方面实施独立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本文从历史体制、法制等方面对权力逆向运行的根源进行探析,这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反腐败的形势严峻,如何防治腐败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近年来查处的136位省部级高官的研究样本,发现省部级高官腐败呈现权钱交易,金钱化;权色交易,糜烂化;拉帮结派,群体化;以权谋私,家族化;蓄谋外逃,国际化;负隅顽抗,涉黑化等特点。省部级高官腐败的负面影响在于:践踏了政治民主生活,挑战和亵渎法律的崇高权威;辜负了党和国家培养,阻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降低党和政府威信与公信力;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发现省部级高官腐败的原因在于:体制方面的缺陷、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力被异化扭曲、思想被腐蚀侵蚀、打击威慑不够。研究结论认为,预防和治理省部级高官腐败应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健全和完善反腐败的制度基础、法律基础和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反腐败:把权力逐出市场让官员走进阳光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吴兴科本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分析了一些国家的腐败现象后发现,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对市场规则的破坏,在于政府运用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管制和干预。请看本刊专论。近几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事...  相似文献   

17.
杨伟民 《学习论坛》2003,2(10):67-68
制度反腐已成为我国最根本的反腐手段。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处的体制转换期、当前腐败呈现出的新特点 ,以及反腐败斗争的正反经验表明 ,体制创新是制度反腐的突破口。当前要进行的体制创新主要包括权力制约机制、用人制度和审批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从源头上遏制权力腐败 ,科学的监督制度和体制是关键。从改革权力过分集中进行“减权”、“分权” ,建立由中央统一领导的纪检监察垂直领导体制、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财政管理和监督制度、群众监督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 ,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 ,保持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9.
周雪梅  程倩 《探索》2005,(5):49-52
诸多治理腐败的设计基于旧的权力分类理论,都没有找到腐败生成并蔓延的根源,林林总总的治理之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缘木求鱼。张康之教授把权力分为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提出了一种新的权力分类方法。根据这种权力分类,腐败的根源在于具体权力的异化。它跳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单向度的思维定向,寻求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新的路径,可以为认识腐败、治理腐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4):57-5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实现权力运行制度化,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发挥“一岗双责”的牵头作用,突出解决好怎样建好笼子、怎样关进笼子、怎样管住笼子三个层面的问题,确保权力行使者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易腐败。能不能关住权力,根本在于制度笼子自身是否坚实、严密。重点要把好设计关、建造关、质量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