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买卖之间万千市场 ,买卖二字。一卖一买 ,涵盖八方 ,遍及全球。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卖出去而又使人买 ,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都十分重视营销 ,营销就成了一门学问 ,就出现了如美国米尔顿·科特勒这样的世界著名的营销战略大师。那么 ,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若放在常人面前 ,放在万千普通的营销员面前 ,十有八九都会干脆地回答 :推销产品 ,扩大市场占有率 !然而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却别有一番见解———他在与米尔顿的“对话”中说 :“从本质上讲 ,营销不是卖出东西而是买。”这一见解真有点惊世骇俗 ,“营销”怎么不是“卖出东西”…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大学首要的是完善人大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人大学”(全称应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下同)是一个好的设想。一部《红楼梦》小说尚且可以形成“红学”,关系全民权利与权力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自然是不成问题的。西方就有“议会学”,美国一些大学政治系就开有“美国议会”的专门课程。关于议会制度的研究与专著更是浩如烟海。虽然迄今国  相似文献   

3.
目前,“两面人”已成为官场的一道奇特景观。官场中的;“两面人”,往往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嘴上反腐败、行动搞腐败。贪官之中,官员的级别愈高,其廉政名言往往愈感人。这些言行不一的“两面人”,不仅严重损害了干部队伍形象,而且对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内容十分丰富。要做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关键是对人的态度问题,对群众的态度问题。这里,仅就一个领导者为什么必须懂得尊重人的问题谈几点看法。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着人与人之间在政治上都是平等的,任何领导者都绝对无权不尊重人。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了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与人  相似文献   

5.
独处一室     
<正>一种伟大的思想被囚禁了。她独处一室,脂粉为伴,怀旧伤情。(一)俗云“闭门即是深山”,一“门”之隔,人的生态大不一样。“门”外边,人是体面的人;进了“门”,所谓体面就像随手一放的阳伞,你回头再去找它,恐怕要耗费不少精神。独处一室,可以肆无忌惮地抠鼻孔、挖脚丫,打嚏、放屁,自慰甚至自虐。人是动物的人,人一旦失去了身外的压力,那么心灵的房间就会面临全面的停电。这就是朱熹一直在讲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相似文献   

6.
“感通模式”无疑给云南房地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作为旅游大省,旅游度假休闲型的房产无疑有着先天优势,而如何利用好这个优势,是一门学问。现在看来,独秀公司对这门学问的研究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镜头一:某银行,两个窗口前人挨着人在排队。其中一个窗口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在办理业务,洋人发现紧跟其后有一女孩,距离很近,即轻推了女孩一下,说了一句:“站一米之外。”那位女孩当即红着眼睛就走了。女孩走后,一位戴眼镜的先生又紧随洋人其后。“老外”于是又说:“站一米之外。”戴眼镜的先生让开了一些,并说:“我们中国人是讲道德的。”洋人立即回答说:“但你们最不讲规矩了。”“老外”的举动和言语值得我们深思。“一米线”在各家银行都有,表示着对人的尊重,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为什么许多人在不自觉中会不留神地越过“一米线”?镜头二…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13期刊登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罚与教》,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进行了探讨。针对一些地方对“中国式过马路”开罚的现实,文章认为,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能单纯依靠自觉和说教,也不能依赖于严刑峻法,如何在尊重个人自由和确保公共空间禁忌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度,适当使用公权力和行政、法律手段,是当代社会管理的一门精妙学问。  相似文献   

9.
在这隆重的开学典礼上,我想就“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一话题,与你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现在都在讲“顶层设计”。但我个人认为,有些同志所讲的“顶层”往往还不到顶层,是二、三层甚至四、五层以下的设计。而“人为什么而活着”这可能是值得每一个人从小到老整整思索一生的顶层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捐赠也得出以善念,讲究方法,尊重受赠人的尊严,否则极有可能刺伤受赠人的心灵,使之丧失志气,滋生惰性,甚至破罐子破摔,捐赠这一善举也就成了美好的恶行。这番话是一位在山区工作的朋友对我讲的。在这之前,他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山区的一位老汉“运气”特别好,虽然家境清寒,却被列入了乡里的重点扶贫对象,屡屡获得来自外界的钱物捐赠。按说,单凭那些捐赠,这位老汉也应该旧貌换新颜,差不多能将小康日子喊答应了。可他现在仍处于赤贫状态———石头扔进屋也没个拦绊。为什么呢?他已不甘愿流汗劳作,而且养成了挥霍习惯。原来,“上面”每次带着人来…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要“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这是一个多月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要求。 学习领会这番话,我们觉得这不仅仅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指示,而且是提出了一条重要  相似文献   

12.
决策,即决定策略或办法。对领导干部而言,决策是一门学问。在传统习惯里,有的领导决策时,好追求意见的“高度统一”,事实上,这种做法与决策宗旨是相悖的。决策要有不同意见,要有备选方案,这是高质量决策的保障。三峡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院士认为,反对意见的存在,能让人保持清醒和警惕,“我反对全票通过,那个东西靠不住”。领导决策时,让人充分表达意见,这是民主的表现。民主决策也是和谐决策。和谐决策有两点:一是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二是要尊重、保护少数人的意见。决策时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各种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才叫和谐。…  相似文献   

13.
国学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渐渐地,人们就会发现,那些从国学馆出来的人,他们的确不一样了,他们的思想更成熟了,他们的眼光更深邃了,他们的胸怀际更宽广了。他们理解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4.
“吴金根尊重路”解读闵行区境内有条从黄浦江流向苏州河的竹港河。在竹港河东川路桥北面西岸,沿河有条一公里长、五公尺宽的“吴金根尊重路”。这路名起得好奇怪!好在路牌旁边有块文字说明的牌子,上面写着:“吴金根,闵行江川人,今年58岁,年轻时曾走过弯路。自2005年担任江川街道河道保洁员六年来,不分白天黑夜,不讲报酬收入,用业余时间到拆迁工地拾来废弃的道板数百吨,铺就了这条长一公里、宽五公尺的‘吴金根尊重路’,用自己的行动对‘浪子回头金不换’及‘劳动最光荣’做了最好的注释。  相似文献   

15.
选择学问之路的动机和目的,是多样的;对不同的人而言,当然有其个体的主导动机和目的。无论做什么样的学问,无论什么样的人做学问,走学问之路,都应当有其内在的价值依托,也必须以价值作为做学问的根本前提。古今中外,一切做学问之人,概莫例外。如果说有所不同,那只是在价值定位的起点与归宿,价值所涉及的范围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的主要身份是教师,但由于在大学从事教书工作之余,还必须进行一些相关的学术研究,因此从宽泛的角度看,也算是一个学问中人,虽然并不是一些人眼中那样的“学人”,既然也…  相似文献   

16.
编者絮语: 本期我们在“观察与思考“栏目编发了两篇有关就业的稿件:一篇讲经验,一篇说问题;一篇讲由培训而促进就业,主要针对残疾人;一篇谈由下岗而重新择业,问题涉及全社会。两篇文章似乎有些距离,但仔细琢磨其中又联系紧密——残疾人是社会的人,而残疾人就业更是目前全社会普遍面临就业压力中的一个难点。如何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以致使他们重新择业,加强职业培训无疑是一个重点。认真读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那“五个难点“大致都可以经过职业培训而得到解决。培训和就业应该是一种因果的关系,是应该长期地、着重地去抓的大工作。我们欢迎各地残联的同志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劳斌同志:修身使人高尚,使人能成为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之八,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就我耳闻目睹的情况来说,往往又使人产生别种想法。传统的修身现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条列在前面。所强调的意思是:与人共事要讲“忠”,即忠诚、忠实;与人相处要讲“信”,即信用、信誉。这些意思,就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仍不失为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原则。可是,眼下一部分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复杂。你讲“忠”和“信”,他搞“假”和“骗”,有时弄得吃亏还不知道是怎么吃的。有的…  相似文献   

18.
距离产生美     
没有距离,便没有美。美,依赖于距离来塑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距离培养了美的思念。“君子之交淡如水”,是距离造就了清纯的友谊。恋人或夫妻之间,经常小别,不仅不会影响情感,而且会使情感得到升华。要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距离太远了,双方不能很好的了解,彼此容易冷淡、容易疏远;距离太近了,就容易发现对方的不足和弱点,容易相互产生摩擦,彼此容易厌倦。这就要把握好距离的尺度。保持适当的、微妙的距离,才能做到既相互了解又相敬如宾,那才是最好的。距离,是指相关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关系。距离的…  相似文献   

19.
寻找选民与代表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表与选民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质上表现为现实的利益关系 ,从法理上讲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给予利益 ,并逐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选民给予代表的利益是赋予人大代表以权力。“权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利益 ,它给人带来尊严、成就感、社会尊重 ,还有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资格。代表一旦依法当选 ,就获得了基本的利益。代表给予选民的利益表现为实现选民的权利 ,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到正常的实现和维持。需要指出的是 ,不少人把代表应“反哺”选民的利益 (即代表职责、义务 )以思维定势界定为“为民代言”。其实 ,这只是代表职责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 花儿会笑吗?鸟儿会唱吗?科学回答:不会。然而文学却说:会。文学离开了人与万物之间的比拟,就没有想象力可言,那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飞不远的。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桃花若比杭州女,洗却胭脂不耐看”……修辞学上,这叫“拟人”。也就是王国维所谓的“人化的自然”,万物皆著“我之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