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国际要闻     
《瞭望》1996,(6)
克林顿发表国情咨文 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23日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讲话,在国内问题上,咨文重点强调了预算、家庭、教育、经济安全、反犯罪和环保问题。在对外政策上,强调美将在世界事务中“继续保持领导地位”。美国“不应是孤立主义者或世界警察”,但“可以成为最好的调解人”,美国将全力维护其自身利益和价值。 美就秘藏武器向奥地利道歉 美国政府1月23日就美对奥地利政府长期隐瞒  相似文献   

2.
1月23日晚,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第104届国会发表了他上任以来的第四次国情咨文讲话,阐述了美国的内外政策。由于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克林顿的国情咨文被认为是竞选连任的宣  相似文献   

3.
当地时间1月28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其任期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正如事前白宫已向外界透露的,布什在咨文中并没有对自己执政七年的经历进行总结回顾,而是把重点放在阐述其最后一年的执政思路上。但在整篇咨文中,布什并没有提出多少重大的政策举措,不少方面都是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专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年的国情咨文阐述了内政和外交政策。这是克林顿连任后的第一个国情咨文,因此,对于观测美国政府今后4年的政策动向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一样,国情咨文的重点放在国内问题上。尽管近几年来美国的经济情况不错,但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存在的困难也着实不少,在众多国内问题上,国情咨文着重阐述了对平衡预算、福利改革和教育这三大问题的政策。平衡预算问题是政府和国会之间争斗的焦点之一。近30多年来美  相似文献   

5.
美国时间1月23日,布什向国会发表了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演说,规划自己任期最后两年的施政蓝图。总体而言,此次的国情咨文在内政方面着墨较多,外交领域的重点则是伊拉克问题。这篇国情咨文的措辞和内容折射出布什当局面临的内忧外患,也预示着布什未来两年很难有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克林顿连任总统后,为实现21世纪为“美国世纪”的全球战略目标,继续坚持对俄罗斯实行“削弱、遏制和防范”的政策,力求在保持两国关系总体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削弱俄罗斯的军事、经济实力,推动其朝美国占支配地位的战略轨道演变。今年2月4日,克林顿在向国会发表的他第二任期的第一篇《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美国外交的首要目标是,协助“建立一个统一的民主的欧洲”,在1999年前扩大北约,加强北约同非北约成员间的和平伙伴关系,在北约和“民主俄罗斯”之间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其实质就是继续介入并主导欧洲安全事务,加快建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欧洲安全格局。美国对俄这一政策的基本依据是,俄罗斯是美国所需要的最大的“民主成果”,是一个正在转型中的欧亚大国,离开俄罗斯的合作,美国就无法建立欧洲安全格局和实现其旨在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将于3月19至20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晤,重点讨论北约东扩、削减核武器以及俄美双边关系等问题。北约东扩计划则是这次会谈的主要议题。 叶利钦和克林顿这次在双边关系发展不畅、双方龃龉增多、利益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举行会晤,能否消除阻碍俄美关系发展的障碍,象叶利钦在今年国情咨文中所希望的那样产生促使俄美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动力,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迄今已连续增长了整 整 9年,仍未出现即将停止 增长或发生衰退的迹象,不仅创造了战后经济增长期最长的纪录,而且各项经济指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现象,也是许多传统经济学无法加以解释的,人们因此将其称之为“新经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月28日发表的《2000年国情咨文》中首次对建设“新经济”明确定性,指出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奇迹般地提高生活质量,取得经济进步和改善环境的关键。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普遍陷于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经济能够一枝独秀,持续并较快地增长,其中不乏值得借…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发表的新年度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将继续保持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国际事务只有在美国的参与和领导下,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为了显示美国对世界的所谓“领导作用”,年初以来。美国明显强化了其对外活动。2月底,古巴空军击落了两架窜入其领空的美国飞机,美国国会参议院随即于3月5日通过了强化对古巴经济制裁的“赫尔姆斯-伯顿法”,不仅要求进一步完善美国对古巴实施了30多年的经济封锁控制,而且要求与古巴做生意的所有外国公司也断绝与古巴的一切经济  相似文献   

10.
“整顿政权一治理国家”是叶利钦总统不久前发表的年度国情咨文的题目,也是俄罗斯当前的迫切需要。 5年多来,俄罗斯尚未完成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重组。去年经济继续滑坡,国内生产总值下降6%;财政状况恶化,拖欠工资和退休金近100亿美元;车臣分立主义势力坚持闹独立,威胁俄罗斯的领土完整;政府受各种因素牵制,行动不力;北约东扩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总统咨文把整顿政权作为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1.
7月上旬,美国总统克林顿借参加东京七国首脑会议之机,出访亚洲。这是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的第一次海外之行,其意义超出了参加发达国家首脑会议。7月5日临行前,克林顿在美国的西大门旧金山发表重要演说,向亚洲“传递重要的信息”。访亚期间,克林顿于7月7日和7月10日又在日本东京的早稻田大学和韩国国会发表两次重要讲话,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新太平洋共同体”战略构想。克林顿的亚洲之行向亚太地区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他的“新太平洋共同体”的内涵是什么,前景如何,本文作一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全球要闻     
《瞭望》1997,(16)
美以会谈 未获实质成果 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7日在白宫同来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了会谈。两人未能在打破中东和平僵局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克林顿拒绝了内塔尼亚胡提出的由美国出面组织中东问题美、巴、以三方首脑会谈的建议,认为三方首脑会议的时机尚不成熟。 克林顿在同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前发表讲话,要求巴勒斯坦领导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六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专程访华,最使美国人(无论共和党反对派和一般百姓)惊喜的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竞现场转播江泽民和克林顿的记者答问会,以及克林顿在北大的演说并和北大学生的对话,认为这是此次访问的最大成果。克林顿到北大讲话一事尤受美国人重视,因为在许多美国人看来,北大不但是和美国哈佛大学地位相等的国家最高学府,而且认为北大是中国最“开明”的大学,学生比较倾向于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因此可以代表中国“新一代的思潮”。所以克林顿愿意选择北大,作为向中国年青一代作出某种呼吁的讲坛。但是出乎美国朝野的意外,也出乎克林顿本人的意外,北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1月23日发表了一篇该报记者对法国外长德沙雷特的专访谈话。德沙雷特指出,法国提出由一名欧洲人出任北约组织南欧盟军司令,这是一个建议,并不是一个要求,法国不要求什么,“如果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不会到香榭丽舍大街上欢呼庆祝;如果相反,我们也不会再来一次攻克巴士底监狱”。而就在法国外长发表这一谈话的前一天,美国新任国防部长科恩在美国参议院讲话中却再次重申,不能把北约组织的南欧司令一职交给欧洲军官担任,“这件事情不能谈判”,北约南翼“必须由美国人指挥”。此后,美国总统克林顿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又就北约改革和东扩问题进行电话会谈。舆论认为,法美围绕北约南欧指挥权问题至今纠缠不休,这充分反映了冷战后欧美之间对未来北约改革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15.
李岩 《瞭望》2007,(Z1)
探讨美国保障能源安全的做法,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建设会有所借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刚刚发表的2007年度国情咨文中,将美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作为一个主要议题,提出通过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以降低对海外石油的依赖。  相似文献   

16.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5)
美白宫发言人说克林顿不会辞职随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马萨诸塞州休假的白宫发言人麦柯里19日说,克林顿总统没有考虑过辞职。总统相信人民依然信任他,他将继续做他作为总统应做的工作。克林顿总统17日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公开承认他曾同白宫前实习人员莱温斯基有“...  相似文献   

17.
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国情咨文》。在外交政策部分,布什围绕三个关键词细述了2006年美国的对外政策。它们分别是民主、核问题和能源。民主:说爱不容易布什再次高调扛起支持所谓民主运动宣言的大旗,更加直白地称有意“烹制”  相似文献   

18.
克林顿亚洲之行的战略考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1月15日和16日亚 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将在文莱举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文莱会议后,将访问越南。这将是越战后美国在任总统第一次出访越南。此前,有关克林顿将访问朝鲜的消息也流传甚广,10月份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访美时,曾邀请克林顿访问平壤,随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朝,意在为克林顿访问朝鲜“修桥铺路”。但白宫11月4日宣布,克林顿这次亚洲之行将不包括朝鲜。虽然克林顿此次决定不去朝鲜,但其有意访问朝鲜的风声,和首访越南,都足已使克林顿在卸任之前的亚洲之行,备受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克林顿主持下的巴勒斯 坦和以色列“戴维营和 谈”刚一结束,克林顿就 耐不住性子,表演了他的“公正”三 部曲。 7月25日在和谈结束后不到两小时,克林顿就刻意抬高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相应贬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和谈中所起的作用。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则为克林顿“点睛”说,阿拉法特“一直不愿为和平多走一步”。克林顿的话遭到了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批评:“称赞一方,谴责一方一向是政治手段。但这使得将来难以安排需要双方都信任的斡旋者的谈判。”阿拉伯国家的舆论则直截了当地指出,美国已“不再适合做中东和平的调解人”。这…  相似文献   

20.
美叙首脑首次会晤令人瞩目本刊特约记者王根宝克林顿:敦促以叙开始和谈阿萨德:要求美向以施加压力大马士革专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一月中旬在日内瓦会晤。这两家可以说是老冤家、死对头,如今竟然实现首脑会晤,本身就非同寻常。会晤不仅对于拯救进人死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