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继承和发扬.本文从法律角度重新对见义勇为进行了分析,鼓励人们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实施见义勇为.  相似文献   

2.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社会经济转型的今天见义勇为缺乏法律规范,使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发生于见义勇为者与被救助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甚至诉诸法院,请求确认见义勇为或请求被救助人给其以相应的风险补偿或物质补偿.因此有必要对见义勇为进行明确立法,保护其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3.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统治者从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出发,顺应民意,也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令法规,以此来惩恶扬善、弘扬正义,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一直倍受人们普遍赞赏。如何及时而有效的维护好见义勇为者的切身利益,依据什么原则采用何种手段解决好见义勇为中经济补偿的问题,使社会正气得以张扬。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见义勇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更具有广泛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意义。然而,由于缺乏保护见义勇为者权益的全国性法律法规,见义勇为者为实施见义勇为所付出的代价、作出的牺牲,在要求予以补偿的时候,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往往造成"英雄流血又流泪"、请求受益人补偿遭拒绝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建议制定全国性的保护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法律,以"侵害人赔偿或者受益人补偿为主、国家补偿为补充"为原则,建立切实可行的见义勇为的求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见义勇为精神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优良品德之一。在古代,甚至还影响了统治阶级的立法改革。本文借由近期发生在社会上的几个典型事件作为契点,梳理了见义勇为的历史沿革、当前立法、法律定性、责任承担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亭 《法制与社会》2013,(11):265-266
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弘扬。但在媒体的聚焦镜下不难看出,见义勇为在社会发展的脚步中开始变得沉重。从2005年的韦兆安事件,到2009年的许云鹤事件,再到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见义勇为,"为"还是"不为",已经让很多人感到不适。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可靠的民法救济,也许可以让民众重拾信心,重建一个人人都敢于、乐于见义勇为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8.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见义勇为的人越来越少。"彭宇案"引起的争论实际上就是人们对见义勇为的鼓励,但作为法律人,我们应该通过证据形式分析案件,从而达到还原案件真实情况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彭宇案"证据的分析,从而得到原告是被告所撞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见义勇为是人类社会的高尚义举,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实社会中经常会出现英雄勇斗歹徒、舍己为人,事后对于其在见义勇为过程中的财产、人身损害得不到救济的尴尬局面,这就是人们广为称道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壮举"。本文就见义勇为者的损害赔偿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至今一直都有关于见义勇为行为的记载和理论论述.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主要是地方性法规、规章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障做出了一些有效性规定,但尚无全国性统一立法.参照我国各地有关见义勇为者法律救济制度的规定,借鉴美国相关制度立法的经验,本文对我国见义勇为法律救济制度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建议.另外,本文又论及了在保护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过程中见义勇为人所应为的义务以及笔者联想到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过程中德与法相护相融共促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1.
见义勇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高尚义举,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见义勇为却成为一个极为沉重的社会话题,见义勇为者的损失往往面临直接受益人拒绝赔偿、诉至法院得不到支持或者判决后难以执行等情况,处于尴尬境地。本文首先对见义勇为从内涵、分类及构成要件进行概述确定其理论基础,接着分析了民法对见义勇为者损失保护的不足,凸显了将见义勇为者损失纳入国家补偿的必要性,最后从程序上加以完善,使见义勇为者得到公法上的保护,以弘扬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的社会美德,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2.
三清言 《江淮法治》2013,(16):21-21
8月2日,辽宁人大通过《辽宁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条例删除了"不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规定,称这一规定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相符。改为鼓励采取合法适当方式进行见义勇为。(8月4日人民网)时代进入了经济快速增长期,因为速度太快,"人"的发展、观念的更迭,新事物和旧事物的碰撞等,出现了社会风险、肠梗阻和新矛盾,反映到见义勇为、助人为  相似文献   

13.
见义勇为是人类社会的高尚义举,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见义勇为者理应受到社会的保护。但是,现实生活中“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尴尬局面却屡见不鲜,见义勇为者或受伤无钱医,或家庭生活困难没人管,或因受益者不作证,不仅见义勇为行为得不到认定,还受到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困扰,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对于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完善相应的机制问题,往往忽略了现行法律的明确规定。一、正确理解见义勇为的法律概念是救济见义勇为者的前提什么是见义勇为?我国现行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相似文献   

14.
"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电视剧<水浒>主题曲当年唱响大江南北,这首激越、高昂的"好汉歌"契合着人们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内心渴望以及人们心中的英雄崇拜.<论语·为政>称:"见义不为,无勇也."<宋史·欧阳修传>:"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由此可见,"见义勇为"在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饶的道德资源.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儿女谱写了一曲曲大智大勇、大仁大义的生命赞歌,见义勇为已深深地沉淀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5.
见义勇为的性质及救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见义勇为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历来为社会所提倡和鼓励,然时至今日,见义勇为者却日渐稀少。一个人因为见义勇为而受伤或死亡,但他本人或亲属却得不到法律救济,生活困顿。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愿去见义勇为呢?值得欣慰的是,社会已开始关注这一现象。目前全国许多省、区、市已成立了见义勇为和维护社会治安的基金组织,一些省、区、市还颁布了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见义勇为者得到了救济。但是救济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许多地方没有相应的地方法规。因此,对见义勇为者救济的普遍性远远不够,我们必须为其寻找普通法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03,(5):6-6
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已有之.从古而今,任何一个时代都少不了见义勇为者的身影.古时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义士其实就是今时的见义勇为者,但今天这种传统美德正在丧失.虽然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能够见义勇为,但"见义勇退"者、"见义勇避"者、见义而"袖手旁观"者在当前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7.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然而,从古至今,也有一些人面对邪恶势力及危害社会安全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缩手缩脚,如今更是屡见不鲜。现今法律,无法将这些冷漠的旁观者绳之以法,人们只能在道义上对他们进行谴责。  相似文献   

18.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立法也一贯坚持肯定、鼓励和保护的立场,而金钱奖励无疑是立法者最为青睐并普遍采用的激励和调控手段。然而,由于立法者对奖金激励功能的认识不深入、不统一,导致立法上形成诸多问题与分歧。因此,我们有必要以各地相关立法为素材,对见义勇为奖金条款进行实证研究,以寻找分歧、剖析症结,并根据综合性的激励理论,建立统一的奖金条款的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关于见义勇为的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曾记载了许许多多有关见义勇为的事迹。这些事迹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成为指导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历代统治者从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出发,顺应民意,也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令法规,以此来惩恶扬善、弘扬正义,适应社会的发展。但这些法令法规因时代久远和历史的变革,有的早已佚失,有的散见于不同的文献典籍中,十分零乱,迄今尚未见学术界有专文进行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法制史研究中的一件憾事。基于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不妥之处祈求教正。中国古代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条款很多,概而言之可分为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见义勇为行为是道德行为,见义勇为应当是道德调整的范畴。将见义勇为加以法律规制,使道德行为法律化,也就是通过法律来确认、保障见义勇为的行为,使见义勇为者的付出得到应有的补偿和奖励,消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从而促使见义勇为行为的推广。在此,有必要对见义勇为的行为性质及对应的补救措施进行一番探讨。本文将见义勇为行为性质界定为行政法意义上的见义勇为行为和民法意义上的见义勇为行为,并对其各自的概念、权限及行为后果补救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