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这几年,女性文学又成了热门话题.在“五四”前夕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受了妇女解放思潮的鼓舞,这个话题就热过一阵.南社作家谢无量于1916年10月刊行了《中国妇女文学史》,以后的十几年间又陆续有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谭正壁的《中国女性文学生活》(后增补重编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下册)问世.作为作家论,对女性文学的研究则迄未间断(“文革”时期除外),只不过不象那时候如此集中以致于成为“潮”罢了.近几年又成了“潮”.“女性文学”,又仅成了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特定概念,而且构成了特定研究区域,诸多学人正兴味盎然地在这一区域中进行着开发,而且引起了国外汉学界的关注和兴趣.研究者的兴趣无疑来之于新的价值发现,新的对象世界的呈现任何时候都是新的学术命题提出的前提.非常有趣,与前后两次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热点相对应,“五四”时期和历史新时期两次出现过引人瞩目的女性作家群.在“五四”新文学发端的十  相似文献   

2.
五四至新时期女性写作中的主体性变迁呈现为自我发现、自我失落、自我寻找和自我建构的认同过程,这表明女性写作中的自我认同是一个连贯性和永恒性的命题,是对外在奴役的挣脱和主体自由的寻求,其意义在于自我行动的动力过程.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的中国,虽然不同于西方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但它已经面向世界,在自己特殊的历史土壤中,出现了复杂的现代生活变革。这种变革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也使新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类新的人物形象——困惑的现代人形象。这类形象不只一般地困惑于生活的具体问题,而是进入到人的本体思索,执着于“人”的困惑.以这种困惑为性格主要特征的女性形象,五四时期展露头角,新时期文学中得到进一步表现。庐隐、刘索拉属于尤其关注现代女性生活的女作家,她们的小说《或人悲哀》与《蓝天绿海》可作为描写困惑的现代女性形象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4.
论女性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认识主体和社会实践主体两个维度来看,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女性对其生存困境的探求与思考、对其人格尊严之平等与自由解放之个性的追求,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它将“人”和“女人”统一起来,体现着包含性别又超越性别的价值追求。作为女性的“人”的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和体现,女性主体意识是决定女性自我存在的本质要素。  相似文献   

5.
从冰心开始,"五四"女性作家笔下的爱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冰心所表现的是广义的带有抽象色彩的爱,包括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她希望通过爱来改变世界;冯沅君笔下的爱则是一种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为对母亲的爱与情人的爱的两难选择;而到了丁玲,爱则还原为两性之间的爱,而这种爱又失去了早期女性文学中作为信仰的这种神圣意义,而变得真实,而且也表现了对爱的质疑.从爱的话语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四"女性作家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世纪末台湾女性婚恋散文较之以往的年代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格调更大众化,主题更明确,思想更成熟,风格更多样.这些散文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从关注女性群体的生活经验入手,确立与男性对等的精神话语体系;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推崇独立思考以及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精神;张扬女性社会参与意识,推进女性个体角色转换;鼓动女子从事业上寻找精神依托和智力支持,期盼女子在生活中获得男性的理解和体谅.  相似文献   

7.
五四女作家群在整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处在重要阶段,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又处于一种特殊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8.
孙犁的短篇小说,塑造了众多鲜活亮丽的乡村女性。她们以女性的眼光清醒地洞悉自我、审视世界,突破了传统囿于宅院居室的空间限制,超越了只做贤妻良母的心灵藩篱,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与男性相媲美的"社会人",展现了新一代乡村女性立足家庭任劳任怨的奉献意识、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投身抗战不为强暴的抗争意识等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嬗变。  相似文献   

9.
浅论女性话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女性话语是女性意识的反映,标志着女性对男性传统话语霸权的反抗与反拨,而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身、对自身作为一个相对于男性的群体、对自身所应享有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定位的认识.如果性别不会消失,性别或社会性别差异就会永远存在.强调女性主体性,不仅要改变女性对于男性的从属关系,而且要改变女性对于国家的从属关系.女性话语标志着女性对自我精神力量与价值的探寻.  相似文献   

10.
“女性的发现”包括两个方面,即女性同男性是同样的人,女性同男性是不同的人。“五四”时期民族危亡与社会危急的深重,使当时的思想界先驱对前一方面论证统多,对后一方面注意较少。而不能全面认识女性,不能全面理解“女性的发现”,就不能正确对待女性。全方位的挖掘并论证“女性的发现”,对于更好地理解五四精神,对于建立科学而完整的妇女学理论,对于女性适应社会、完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茅盾早年致力于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研究,除了理论上的关注,他还在小说中创造了时代女性形象系列。《野蔷薇》即是茅盾对时代女性的塑造。他在他的女主角身上所闪现出复杂矛盾的心绪:尽管在作品中他大多采用的是女性视角,但是男权意识却挥之不去,成为他难以跨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女性觉醒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话题,清代女作家吴藻在这一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吴藻的词曲创作充分表现了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背离和超越性别局限的个性解放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以张洁、张辛欣等女作家为代表,将爱情至上、为爱情而痛苦叹息的女性形象,演变为自强不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向整个社会提出了女性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的诘问.张洁等女作家“女人不是月亮”的抗争性女性文学命题,具有先驱意义.然而,张洁等女作  相似文献   

14.
女性作者叙事文本往往具有矛盾的双重属性.就中国现代女性作家而言,其身处时代急剧变迁的进程中,既被时代挟裹着前进,又在被挟裹中有了自我的觉醒,这是中国女性作家小说叙事双重性的重要体现.作为较早建立女性文学自主意识的作家萧红,其作品《生死场》的叙事双重性特征尤为突出.在《生死场》中,表面牵强的革命叙述背后,着力凸显的是女性生命的苦难.《生死场》呈现了女性与乡土的象征性和女性与动物之间的同构性.萧红一方面归附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谋求话语权威;另一方面,她又超越了这一话语,揭示了这一话语对女性命运的虚妄性.  相似文献   

15.
十年来女性文学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由情绪型的“自我渲泄”,经历了寻求“爱的权利”,“寻找男子汉”,“寻找自我价值”等曲折的过程,终归于理性的“超越自我”,在题材上不断拓宽,认识上不断升华,创作风格由单纯的“纤丽婉约”发展为丰富多姿,这是新时代女作家们不断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开始,女性意识觉醒又是以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得到呈现的,一是面向男女公共空间的社会化视角,二是面向女性自我空间的个人化视角.这两个层面性别意识的表现都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突破了传记写作与女性写作的窠臼,大陆出身的欧美华人女作家以跨文化人的身份在其自传体文本中开拓了一种超越性别角色、民族立场的创作视角。摒弃了尖锐的性别立场与女性私人叙事,作品把个人心灵史的展示与社会历史叙事相互渗透,其西方价值体系为本的现代意识、“女性个体生存观”与文化比较的视野等等使欧美华人女性自传体创作完成了对于现代中国女性文学、自传体文学、华裔少数民族文学在价值评判、文化反思、性别观念、审美范式等诸多方面的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随着历史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裂变与生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作家们追随新时期“人的自觉”的文学潮流,用她们柔韧的笔触,剖析和抚慰着一代女性所遭受的灵魂伤痛,塑造了大批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年轻女性以一种超越观察、超越困境与假恶丑的理想活跃在人生舞台上。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与失望,构成了她们漂泊、流浪的心态,由此她们踏上了一条找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从对女性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全面分析可以发现,我们只有使女性的自我不断地趋向同一、完整、和谐,并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来解决男女两性间关于权利、权力与利益的问题,通过说服与协商来达到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女性的自我和谐与性别和谐.男女两性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不仅是女性自身发展的需要,从长远看,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历史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裂变与生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作家们追随新时期“人的自觉”的文学潮流,用她们柔韧的笔触。剖析和抚慰着一代女性所遭受的灵魂伤痛.塑造了大批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年轻女性以一种超越观察、超越困境与假恶丑的理想活跃在人生舞台上。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与失望.构成了她们漂泊、流浪的心态,由此她们踏上了一条找寻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