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能 《人民政坛》2010,(2):44-44
《人民政坛》编辑部: 在最近召开的县人代会上.我看到其他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无论在选题、内容撰写方面.质量都比较高。相比而言,我在这些年的履职中都没有提出质量较高的建议,这让我有很大的压力。能否在这方面给我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安》2012,(2):65-66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名物业公司的保安员,上个月公司以我擅自离岗为由扣了我200块钱,其实那次我因为拉肚子去了厕所,只是临时离开,也告知了同班的队友,但是公司方面仍然坚持扣钱,我总觉得200块钱扣的有点多,我一个月才1400元。但是公司方面说就是这么规定的,我总觉得公司的这一做法不合法,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世界》2006,(2):40-41
问:我是一各以科研开发为主的吉林省属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目前,我单位正在办理参加养老保险手续等事宜,我想了解一下吉林省里这方面的有哪些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4.
曹建勋 《世纪行》2008,(11):35-35,39
近三十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毋庸讳言,我既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且不说“见证”与“参与”。单就“受益”而言,都够写一部厚厚的书的了。因之,在“受益”这方面,我在这篇短文里,也只能就一定的时间段和这个特定时间段某个方面的事情说一些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5.
广东东的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但我觉得全省对民生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我认真研读了省财政2014年的预算案,专门看了民生这一项,我想说说广东省养老服务事业的现状。广东如今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00多万,占户籍人口的12.8%,这是我到民政厅调研后得到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对于初涉人力资源工作的我来说,对此行业的了解及对其中涉及的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实不值一提。以前我对人力资源管理知之甚少。公司订阅了《人力资源》杂志,我也从来不曾翻阅,直至今年接触这方面工作才开始对这本杂志有所关注。通过半年多来的人力资源工作实践,加上经常有意识地去阅读相关文章让我对人力资源工作有了粗浅地认识。  相似文献   

7.
去年4月底。为了做“残疾人旅游”的专题,我跟着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残疾人旅游俱乐部的旅行团到了洛阳。做这个专题,源于在洛阳成立的“中华残疾人旅游服务联盟”成立大会。去年2月,我的同事参加了这个会议,当时我负责残疾人文化生活方面稿子的编辑。看到这条消息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挖的选题。  相似文献   

8.
选择放弃     
奉献、律己,这是领导干部立身处世的根本,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从实践中我体会到,需在以下方面加以修炼。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我是班格鲁(Bangalore)大学历史系讲师,订阅贵刊已有5年。我热切地想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但是你们杂志却对此介绍得不够,使我很难从中获取足够的相关知识。希望你们能在这方面加以改进。我在教“世界建筑名胜──历史里程牌”这一课程,你们...  相似文献   

10.
我参加工作整整30年了,这是一个令人感慨的数字。而更令我感慨的是这30年有22年是在全国妇联度过的,这些年来,无论是在秘书处,还是在离退休干部局,我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为妇联的领导服务。全国妇联在称呼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德高望众的领导称大姐。我为大姐们服务,也从她们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回忆在妇联工作的时光,众多大姐的身影在我脑海里涌现,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散落在我的记忆里,我很想用一根丝线把这些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向我约稿的时候,他们希望我能够推荐一些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领导力方面的书。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我读过上百本关于管理和领导力的图书,其中,有两本书经住了时间的考验,变得越来越有用。更难得的是.这两本书完全不同。这两本书很难被列入管理网书的任何目录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12,(10):62-63
编辑老师: 你好! 我在一家工厂从事保安工作(公司对我们实施的是部队似的全天24小时管理体制),上个周末我在单位组织的篮球赛中受伤,造成左小臂粉碎性骨折。我找到公司要求按工伤处理时,公司却说我这不是因为工作受的伤,不算工伤,公司方面不负责。我想问一下,我这种情况算是工伤吗?  相似文献   

13.
黄影  郭泉丰 《台声》2004,(1):33-35
到浙江台越纺织品公司采访是在一个下午.我们到达廖芳滨董事长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和几位台湾来的朋友聊天。在等待的时间里.我有意无意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令我感到奇怪的是,他们谈的并不是生意方面的事,反而是一些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这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廖董事长恐怕原来并非是生意人出生,这一点在我对廖董事长的采访中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坛》编辑部:我是新当选的县人大代表。按照代表法的规定,人大代表应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但具体应如何联系?联系群众需要做些什么?这方面能否给我一些提示?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贵刊最吸引我的便是把重点放在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上。贵刊在介绍中国人民的特点、风俗等方面作了长期努力,我希望能增加这方面的内容。题为《国有企业再铸辉煌》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我希望能有介绍中国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发展情况的文章。我是学工程学的,对这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只从经济方面论述老挝苗族的流亡与遣返。这并非是说.诸多经济动机消除了无法容忍环境方面的动机,或者支配了其他方面的动机。我所提议的是,苗族离开老挝,以及何时离开,是有其经济原由的。这些经济因素在讨论苗族难民今后返回老挝中是重要的,然而,无论在什么样的政治或军事形势下,苗族回归老挝的问题是需正视的。我充分地认识到,有关诸多经济因素在苗族难民中所起的作用,尽管起次要作用,但这一提议将触动某些苗族的敏感之处。我期望苗族朋友将会理解,我提出这种提议的初衷,只是想在讨论所有苗族未来幸福,特别是栖息在难民…  相似文献   

17.
《同舟共进》2012,(1):79-80
北京曾彦修(曾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同舟共进》2011年11月号上有阎长贵的《有关田家英的若干史料辨正》、叶永烈《关于田家英之死》两篇长文。拜读后,我觉得若干年来这类文章中的这两文,可能是近乎事实的了。两文在两个重要方面,同我1979年秋从田家英夫人董边处听来的有共同之处。这两个重要方面,正是一般文章没有过多论及的:阎文说田被迫牵入毛、刘两位主席之间微妙而没有公开的矛盾中;叶文则说,田得罪了江青、陈伯达,这二人向最高方面说了田的坏话。  相似文献   

18.
严俊 《台声》2004,(1):22-23
你问过我多次演艺圈两岸婚姻方面的故事,这封信就跟你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古今中外皆同理.明星从来都是大众瞩目的焦点。何况还是两岸婚姻这个新鲜的话题。网上和坊间报章杂志报道的,连小朋友们都耳熟能祥,想你在大陆也听到过许多。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05,(10):51-51,53
掐指一算,我的公司已成立55年,由1950年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今天在全球52个国家拥有超过20万员工的企业。我不敢和那些管理学大师相比,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在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新学问。管理到底有没有艺术可言?在这方面,我有自己的心得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的学习体会胡楷今年正值我从教四十年,在这样的年龄(62岁),让我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这是幸福的,是各方面对我关心、重视的结果。总的讲,我感到讲课的教师确实是一流的,有的讲的理论些、有的讲的实际些,但从不同角度都对学员有帮助,特别是我这种学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