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官之道以廉为首,这大概是不错的。道理很清楚,为官者的最大特征是掌握权力,而权力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大权在握,可以用之于公,为老百姓办事,造福乡梓;也可以用之于私,为个人和小团体牟利,甚至生出祸端。“廉”还是“贪”,最清楚地展现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为官之道、从政之德。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人们都把清廉作为好官的主要标准之一。然而,廉政仅仅是官员的最低要求,单单做到廉政还是远远不够的。公共权力受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掌握了权力,不仅不能干坏事,还要为老百姓多干好事,“两袖清风不干事,无所事事太平官”的做法不是老百姓所…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     
给老百姓一个说话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发泄情绪的渠道。——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接受记者专访谈到瓮安事件时强调老百姓在网上发帖留言,你不及时回复,甚至懒得理会,这是对民声民意的漠视!  相似文献   

3.
朱文鸿 《实践》2010,(6):56-56
清末权臣李鸿章有一句话说:“天下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做官。倘若连官都不会做,那也太愚蠢了”;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也有一句话,却是感叹为官的不易:“当权力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离结束也就不远了”!同样是为官,为什么他们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为官到底是难还是易?  相似文献   

4.
王春 《廉政瞭望》2011,(4):30-32
"我又忍不住戴上了首饰""重庆打黑之后,治安好多了。"这是记者最近在重庆采访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当本刊记者联系重庆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人,试图了解重庆打黑后发生的变化时,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你要了解发生的变化,最好去采访老百姓,他们最有发言权。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打黑还在继续,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5.
清初顺、康年间,由于最高统治者注重倡廉惩贪,廉吏迭起。汤斌——汤文正便是其中的代表者之一。汤斌为官几十年,一直以廉俭自戒自律,老百姓送给他“豆腐汤”的美号,赞颂他为官清廉。  相似文献   

6.
王春 《廉政瞭望》2011,(7):30-32
“我又忍不住戴上了首饰” “重庆打黑之后,治安好多了。”这是记者最近在重庆采访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当本刊记者联系重庆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人,试图了解重庆打黑后发生的变化时,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你要了解发生的变化,最好去采访老百姓,他们最有发言权。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打黑还在继续,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7.
官德例说     
正所谓官德,就是从政为官的道德。纵观古今,为官无德者,没有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为官德高者,则为世所尊崇,为民所赞颂。官德包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克己奉公、崇节尚俭,等等。为官如何修身立德?我们大可以从历史上一些贤官良吏的从政为官事迹中,感受与领悟他们的为官之德。  相似文献   

8.
廉吏杨昌浚     
杨昌浚字石泉,清末湘乡人。青年时投湘军对抗太平军。后为左宗棠帮办军务,因功擢知县。历官浙江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署浙江巡抚,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调陕甘总督。后因事革职,未几卒。杨昌浚为官,能关心民瘼,劝课农桑,整顿风俗,惩办贪官污吏,为老百姓办实事。他修建了劝农台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老百姓多好,多知足啊!你为他们办点实事、好事,就永远念着你。我知道,他们这样待我,实际上是对共产党好,因为我是共产党的省委书记……”山西省省委书记胡富国的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我们党的一位省委书记“做官”的  相似文献   

10.
坚守的力量     
为官时,杨善洲一心为群众谋福祉;退休后,他带领乡亲植树造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无论为官、做事还是做人,杨善洲用一生的坚守,在百姓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2010年10月10日,83岁的杨善洲因病告别人世。当地成千上万的百姓扶老携幼,涌出家门,为他们的老书记送行……杨善洲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自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11.
与小人处,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任何一个贪官的身边,总围绕着一批追腥逐臭、阿谀奉承的“朋友”。这些人在你手中有权之时,无一例外地对你表示出忠心耿耿乃至愿为你两肋插刀的“义气”。你没有想到的事,他们替你想到了;你没有去办的事,他们替你办得妥妥贴贴;他们为你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口中谀词如潮,恨不能把你比作再生父母;同时,他们也为你的受贿穿针引线,为你的索贿铺路搭桥。当是时,你只会觉得他们是你世界上最亲密朋友,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发自肺腑地为你着想,似乎人人都会出卖你、…  相似文献   

12.
为官,理该求政绩,但不能捞政绩。以不图虚名为幌子,遇矛盾跑,遇困难绕,坐镇几年,地区面貌如故,群众生活依旧,这样的懒官、庸官,老百姓自然嗤之以鼻。相反,以振兴经济为招牌,不顾实际拍脑袋,不问民生拍胸脯,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祸害一方,贻患无穷,这样的昏官、乱官,老百姓更深恶痛绝。出实绩而不留劣迹,就是要求为官者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真正的政绩是不留后遗症的,政绩的底线也正在于此。为官就是为民,守住政绩的底线,首先当坚持民众利益优先,正确地看待政绩。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要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前提,我们做任何事…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1,(15):9-9
如果你干部贪污、腐化。你借助自己的权力去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去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那老百姓就会起来反对你,老百姓就不会跟你同一条心。你得罪了老百姓,伤害了老百姓,你不能团结老百姓同你一起奋斗。你怎么能发展呢?  相似文献   

14.
“许多网民没到过汶川,对这里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因为信息不对称,将“道德洁癖”强加给我们。灾区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你会心安吗?无论从道德或其他什么层面来约束他们发展,是更不道德!”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要真正为民做官、为民掌权、为民执政、为民谋利,做得民心、顺民意的"清官",是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殷殷企盼。为官贵在"清"。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增强自律意识,自  相似文献   

16.
关羽关云长,活着的时候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不仅武艺超群,过五关,斩六将,诛文丑,杀颜良,水淹七军,温酒的功夫便摘了华雄的脑壳,而且忠肝义胆,“夜读《春秋》”、“剐骨疗伤”等美名远扬,死后又屡屡被历代朝廷加封为侯、公、王、帝,老百姓也尊称他为“关老爷”。可传说他在冥府为官时却有个爱戴“高帽”的毛病——  相似文献   

17.
<正>自打我接过凉风村发展致富的"接力棒",这一干就是13年。回过头想想,把工作做好,让群众服你也并不难,只要一门心思想点子、拓增收、办实事,乡亲们就会支持你、拥护你!在任村支部书记前,我曾当过乡镇副镇长、副书记,50岁时,我却当了村支书。有人说我,官是越当越小、事是越来越多,何苦?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只要能为老百姓多干点实事,带领他们增收致富,官大官小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与一位村支部书记闲聊,谈起了关于“官”的话题,听后感觉颇有见地。他说:“现在老百姓评价当官的就用两根手指,伸大拇指,说明这个官确实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好事,老百姓赞成;伸食指,说明这个官没有履行好他的职责,没有为老百姓负责,老百姓在戳他的脊梁。而有些当官的平时也用两根手指,对待上级是大拇指,‘好好好,对对对,您永远正确’;对下级则是食指一伸,‘快快快,干干干,你们必须服从’”。简短的一段“二指论”,道出了为官的真谛:为官者要为所管辖的老百姓负责,即对下负责,为民作主,要争取得到老百姓的大拇指,而不是食指。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共产党人,他们生活、工作在老百姓身边,干着最普通的事。他们没有孔繁森、牛玉儒和任长霞那样出名,他们的事迹也没有那么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20.
正传奇英雄的人格障碍在官场上被视为异端、视为魔鬼的同时,在民间,海瑞却已经渐渐成了"神",成为老百姓希望的寄托。在老百姓的心中,海青天就是善恶的最终裁判者,是传奇式的大英雄。张萱《疑耀·司马文正海忠介》卷二载:海瑞从海南起复,入南京为官。进入南京那天,老百姓都涌到街上,"黄童白叟,填溢街巷以观公"。每天到海瑞宅第求见海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