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时期,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治理赤字不断加剧,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桎梏。"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和实施的,这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与理念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内涵。本文将从器物、制度、理念三个层面来剖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治理做出的诸多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上海要形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要求,即"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的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至此,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随即,上海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即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其基本功能定位为集散功能、生产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调整产业结构是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全国,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上海的振兴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根据特殊的城市功能定位,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服务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上海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战略地位与中央批准的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上海未来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建成世界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曾巧生 《求实》2016,(11):71-79
全球性问题要靠全球性合作才能治理从而推动"全球再平衡",现有国际治理体制面对世界秩序的深刻转型已显露"新平庸"风险。新时代需要新理念。习近平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是对西方全球治理理论的扬弃,是非西方语境下的理念创新,是全球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符合全人类追求的普遍价值,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一脉相承,将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贯彻中央方针,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型,建成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发展中的困难,上海以"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为抓手,向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转型。进入新世纪,上海以"四个中心"为目标,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上海的转型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有世界眼光,更要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盛世之一,汉文帝、汉景帝在不到40年时间里将一个战乱后民生凋敝的社会治理得井井有条。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文景之治"留给后世诸多治国理政的深刻启示,对于当前调控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诸多裨益。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杨浦滨江时突出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这些重要理念,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杨浦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紧扣高质量创新发展新需求,推动滨江治理与城市发展、人民福祉融合共生,全力打造更有温度更有色彩的杨浦滨江"生活秀带"新风貌。  相似文献   

8.
治理与全球治理是全球公民社会发展壮大的产物,更是国家变革,主动调整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结果。在当前,全球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更受欢迎的理论分析框架。全球治理不仅指称国家公共管理在全球领域的延伸,而且包容了从地方、国家到区域和全球的多层次多中心的复合治理网络,其内涵在于主张国家与全球公民社会合作、谈判与协调,共同处理公共事务,增进公共利益,是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在全球化形势下的重构。虽然全球治理必然意味着全球公民社会在公共事务的处理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这并不等于将国家与全球公民社会置于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中。可以说,国家既然是全球治理的推进者,它同样能够在全球治理的发展进程中保留应有的权力,尤其是发挥"元治理"的作用,从而使全球治理的"政府治理"与"没有政府的治理"的双重特性得以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9.
张波 《求实》2017,(3):86-96
在公租房供给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城市"群租"现象普遍和特大城市人口调控与有序管理背景下,上海率先探索由专业公租房机构代理经租居民存量房用于公租房的运营模式,即代理经租模式。上海T镇等地的实践表明,代理经租模式不仅是公租房的有效供给模式,同时还蕴含着整治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外来人口监管和创新社会治理结构系统等价值。代理经租模式既是一项公租房供给模式的基层实践,也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草根创新。然而,由于在法律权属、房源筹措、整体运营和有效监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争议,代理经租模式的持续运营和健康发展亟需政府从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0.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还存在治理体制不健全、治理能力待提高、治理体系不完善和智能应用挖掘不够等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党的领导,完善治理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治理能力;"五治"融合助力,创新治理体系;强化智能支撑,打造智慧城市。从而实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国家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的关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多元治理主体相互配合共同战"疫",形成了许多成功的治理经验,但是也暴露了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建立有效互动机制、完善队伍保障机制、完善应急机制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机制是破解后疫情时代城市社区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是大势所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逆风和回头浪,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针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明确提出并全面阐释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要在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和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为我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打造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全球治理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议题。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以人类共生共在的现实为核心思考,着眼于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外交的时代引领,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的时代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指向的新目标,新安全观、正确义利观、包容文明观、世界新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五维统合构成了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蕴含的新观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的实践路径,多元共治体系是中国特色全球治理思想倡导的新结构。  相似文献   

14.
何启林 《世纪桥》2020,(4):65-68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短板和弱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吹响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号角,也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勾画了清晰的“路线图”。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视角,探析如何推动乡村治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有助于2020年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有助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样化态势,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以满足群众需求。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将成为今后城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的必然趋势。北京市提出要建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常态化机制,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与规律的基层党建有效路径,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在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功能。探索北京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更好地结合,切实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政治引领力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成为激发北京城市治理新活力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21,(1):32-45
技术与城市治理的融合离不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情境,技术的进步与影响体现在技术革命的历史情境之中,而新信息技术的萌发、成熟又与城市治理范式转向公共治理的现实情境相吻合。技术嵌入城市治理构筑了技术场景与城市治理场景,技术场景由技术的物理特征与潜在的对于城市治理的正负影响构成,城市治理场景则在技术的嵌入下衍生出制度—技术与权力—技术两个层级。因此,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过程嵌入是一个多层叠加的复合场景,场景的复合加速了城市治理的网络化、精细化,而驱动场景不断复合运动的则是以人为核心的行动者以及行动体系。革新优化技术嵌入城市治理的过程,要从多维度协同共进:审视技术特征,调适科学思维;化约技术权力的结构失衡,警惕新兴形式主义;以行动者为中心,沟通技术—治理领域知识;维护场景的秩序价值,完善顶层设计,从而共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高屋建瓴地回答了"为何建设""建成什么样""怎样建设""必须建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一系列前提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会议提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北京城市副中心"落  相似文献   

18.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城市工作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重要保障。从组织引领、内涵引领、价值引领、路径引领四方面,梳理总结上海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从理念、制度、着力点、手段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上海社会治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世博会给上海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想象空间。要最有效的利用世博会提供的发展机会,上海应该首先大大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治理结构正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之一。“治理结构”本来是现代企业管理概念。企业的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到各级经营行政人员、分支派出机构的有形组织体系,也包括把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维系在一起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管理、薪酬和奖励制度等无形机制。企业治理结构必须适合企业的情况和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并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在不断加快,城市治理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在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失业等问题的高发,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不能够完全解决城市治理问题的.因此,城市治理方面亟需我们充分发挥公众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实施多中心治理城市的新模式,以充分发挥政府、民间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推动城市治理改革和创新,提升城市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