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陈佩斯就让全国观众笑开了怀,河南竟一下子冒出两个“陈佩斯”。二人的“明星脸”不仅让电视编导激动不已,也让众多厂家大大沾了光——  如今,突然间面对多家电视台娱乐栏目组的邀请函,张建国、张国庆哥儿俩实在太兴奋了,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俩说:“好像做梦一样,我们太激动了 !”   这哥儿俩,就是让谢园误认为见到了真陈佩斯、令梁天大吃一惊的孪生假陈佩斯。这一对活宝给人们带来了欢笑,同时也让人们纳闷:他们是从哪儿钻出来的呢 ? 异乡冲游船光头露峥嵘   黄河北岸焦作市武陟县乔庙乡商村的张建国、张国庆孪生兄弟二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南一对长相酷似陈佩斯的双胞胎兄弟,在电视上大做代言广告,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而真正的“光头笑星”,却在人们的视线中莫名“消失”了。春晚上没他,电视里不再露面。有人说他因和央视的一场官司而遭到“封杀”,接着公司破产。也有人说,穷困潦倒的他正在北京郊区当农民。这些年陈佩斯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人生挫折,他现在的生活怎样?  相似文献   

3.
有近20年农村工作经验的河南省许昌县陈曹乡杜阿村党支部书记杜水周,1993年间前生了撂挑子不干的想法。“这支书咋弄哩!”他和乡干部叨咕,“杜永昌、杜根昌哥儿俩为块宅基地打了几年,弄到最后,连唱戏都是这院刚吼了句:‘祖国的好山河’,那院立马接一声:‘寸土不让!’这要摘人民公社那会儿,我找人把他们弄到批斗会上狠捶一阵子啥事儿都没了。可眼下,老法不让使,新招又没有,你说急人不!”让杜水周着急的不光是村里的治安情况。“上头老说杜闭卖鸡蛋换烟,杀头猪过年,小康不了。这咋说哩?地都分到各人手里了,谁还听我的?杜问…  相似文献   

4.
木木 《民主与法制》2014,(36):62-63
郭光辉和郭光华是一对同母异父、相差21岁的兄弟。面对5间老宅,哥儿俩在舅舅主持下立了字据,父亲也留有遗嘱。但是,当字据与遗嘱内容相撞,是按字据将老宅判给弟弟。还是按遗嘱让哥哥继承? 老宅主人是位抗日英雄 郭德利老人家住河北省广宗县北塘疃乡。1937年2月,年仅15岁的郭德利和大一岁的刘凤花喜结良缘。“七七”事变后,郭德利告别新婚的妻子,毅然加入冀鲁豫游击队。炮火连天的岁月,这对新婚夫妇很快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失联。多方打听都没有丈夫的任何音讯,刘凤花默认为丈夫已血洒战场,她不得不远嫁他乡。  相似文献   

5.
漫画与幽默     
▲女人的家常话(袁秀峰)没人味仲夏的一个傍晚,一对农民老夫妇坐于自家院内纳凉。老妇进群蚊围攻,她不断拍打蚊子抱怨道:“这该死的蚊子,叮死人了!”老头儿悠然地喝着茶,得意地问:‘’它怎么就不叮我呀?”老妇侧脸白了老头儿一眼,狠狠地回道:“你没人味!”作证一主妇指着青春护肤膏问:“老板,这玩意儿有啥用?”“有啥用?”老板叫来一名年轻的女售货员说:“妈,让这位太太瞧瞧你的皮肤。”吃鱼和吃鸡孩子:‘老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我不常吃鱼,怎么…  相似文献   

6.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妻子读书甲:“我妻子读完《恼人的兄弟俩》这本书后,生了一对双胞胎”。乙:“那不算什么,我妻子读了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生下来的是三胞胎”。丙:“我的天啊!这可怎么得了?我的妻子正在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呢!”如此区别上经济课时,教授向学生...  相似文献   

7.
毛病     
一位电机修理工生气地对同事说:“昨天晚上一对老夫妇用电话把我紧急喊去,我在他家里花了3个小时……,,“毛病杜到了吗?”“找到了L”“是什么毛病?”“两个老人互相戴错了眼镜。”毛病  相似文献   

8.
晓音 《黄埔》2010,(2):63-63
2007年7月8日至16日,在北京新光天地举办了贺惠邦奥运书法长卷和齐建新绘画作品展览,在北京引起很大轰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门做过报道。在人们盛赞贺惠邦奥运书法长卷的同时,对齐建新所绘兰、竹也赞不绝口。贺惠邦、齐建新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贺惠邦、齐建新何许人也?原来他们是一对书画夫妇。当许多人得知这一情况后,都露出敬慕的目光。不少人说:“这是一对多么好的书画夫妇搭档呀!”  相似文献   

9.
与眼前的这对孪生兄弟聊天无疑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刚满20岁的小哥儿俩是地道的90后,他们有着这一代年轻人喜欢的谈话方式:比如喜欢引用一些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偶尔也会模仿某段著名小品中的经典台词;很多时候,兄弟俩滔滔不绝、幽默诙谐的“演讲”常常让人忍俊不禁,你没法不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  相似文献   

10.
陆岗、陆岩是一对孪生兄弟:陆岗是哥哥,弟弟陆若曾是农工党最年轻的党员。这哥儿俩不仅容貌。身材、气质如出一辙,就连说话时的语气、神态,甚至是兴趣、爱好都极为相似,常常令身边的朋友们为认错他们而出过许多笑话。这哥儿俩虽有一个变普通的爱好:摄影,却有一个挺特别的视点,那就是天安门和国旗。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是全国人民向往崇敬的地方,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天从这里冉冉升起,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强盛和自豪。天安门和它上空飘扬的国旗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永存心中的骄傲。这种神圣感也同样激励着酷爱摄影的陆岗。陆岩两兄弟。…  相似文献   

11.
蒋乃珺  王晓 《今日广西》2007,(12):71-73
时至今日,人们逐渐认识到,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 “将禽类、肉类,甚至乳类食品拒之门外”、“尽可能多地摄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当“素食风”袭来时,全球为之动容:在中国,北京大学成立了素食协会;在美国,人们更以“吃素”作为生活品质的象征,55%的美国人外出用餐时,会点全素菜肴;世界权威营养学家、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柯林·坎贝尔博士,近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大谈了他的“素食经”。素食究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改变?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会不会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颠覆?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孙继伟从三门峡市湖滨区副区长提任市工商联主席。当时市工商联仅有6个编制、5万元经费和4间借用的办公室,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工作?人们在注目着这位新来的主席。让人们惊喜的是,时隔六年,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工商联从原来的“丑小鸭”变成了今天的“白天鹅”:  相似文献   

13.
关于“让人家讲话” 笑蜀(陈敏)写的《刘文彩真相》一 书被炒得乌烟瘴气。不平者要求在报 纸上反驳,当地主事者阻挡说:“要让人 家讲话嘛!现在不讲阶级斗争了。” 怪哉斯言!据理反驳就是“不让人 家讲话”么?为什么只让“人家”讲话却 不让我们讲话、还嘴呢?我们反驳是搞 阶级斗争,“人家”进攻就不是搞阶级斗 争么? 现在不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不等于 阶级斗争熄灭了。《刘文彩真相》的出 版和炒作,就是在对共产党和广大劳动 人民搞阶级斗争啊! 关于“一分为二” 粪便就是粪便。粪便很臭。这是 人们都承认的事实。 可是,有人却…  相似文献   

14.
论人才     
刘援朝 《人大论坛》2010,(11):54-54
当今时代,充满竞争:竞争激活了曾经静如死水的礼会,但也让人们感到强烈的压力。这竞争不是勇力的拼搏,而是智力的较量,要想住这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仔、发展,立于不败,靠的是智慧,是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  相似文献   

15.
朱景敏 《今日广西》2007,(16):13-13
听到一对母子对话:“妈,对不起,我没考好,让你失望。”“傻儿子,你尽了力啦,问心无愧。”“我真的很难过。”“一次失败,不等于一生失败,有什么好难过的?不就差那么3分吗?明年再考!或者……”“或者我就去读高职。”“那也很好呀,我支持,我会说服你爸的。”“那我不就成了一棵草了吗?”  相似文献   

16.
婚姻的尊严     
一对看起来很和睦的夫妻突然离婚了。不知情的人们纷纷打探缘由,却都不得而知。“为什么?”每每有人如此问他们。“不为什么。”他们每每如此回答。“讲吧,讲出来你也好受些呀。”有人劝女人。“是吗?是你们好受还是我好受?”女人笑笑,依然不发一言。于是有人骂女人...  相似文献   

17.
开心岛     
怪事“简直怪了,”丈夫对妻子说,“你这次打电话时间怎么这么短?前后不过20分钟,以前从没少过半个钟头,这是怎么回事呢?”“拨错了号码!”妻子答道。吝啬鬼夫人轶事晚会已经开始半天了,吝啬鬼夫人才到场。“您这是去哪儿啦?”人们问她。“我在化妆品商店呆了有两个多小时。”“是买东西排队吗?”“不,我是等着我的连衣裙被店里的香水味熏香。”没关系母亲对儿子说:“快!萨沙,不然你到校要迟到了。”“没关系,妈妈,学校的大门不关的。”戒烟一个病人来找大夫,不停地喊腿疼。“先生,您这里脱臼了,疼了多长时间?”“已经两…  相似文献   

18.
我的轮椅     
坐轮椅竟已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让人没想到。1980年秋天,“肾衰”初发,我问过柏大夫:“鄙人刑期尚余几何?”她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但都明白这不是玩笑一一问答就此打住,急忙转移了话题,便是证明。十年,如今已然大大超额了。  相似文献   

19.
笔者日前从有关媒体上看到这么一条消息,说的是西欧某国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将本国大大小小的贪官名单在互联网上公布,让全球的人们都了解其恶劣的贪污丑行,接受公众谴责和舆论监督。这则消息读来让人颇多感触。当今时代,被人称为网络初始化时代,互联网成了真正“网络天下”的传媒。那么,何以会让贪官们到网络上去“威风”、“时髦”呢?记得中国有句古话:“人要脸,树要皮,烂谷草都要敷稀泥。”说到底,实际上就是一个“名声”问题。由此,足以看到人们对名声的重视,以及舆论对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违法乱纪,似乎不怕这,…  相似文献   

20.
几个月前,如果有人打听河圈村。人们会嘲笑地说:“看见村口那两个大坑了吗?那就是!”多年来,这两个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大坑成了河解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