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传承》2015,(8)
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尤为关注。他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准绳"这一政治高度的二度拓展,充分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宽广的历史视野和高度的战略思维,从另一种高度对社会公仆的本质属性、公仆原则以及防止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的实践措施加以完善,是对巴黎公社"社会公仆"思想的再度继承和创新。在邓小平"社会公仆"思想的引领下,社会主义廉政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公仆思想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带领人民致富是公仆的天职 ;按照“四化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公仆队伍 ;通过制度建设遏制社会公仆向主人的蜕变。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 ,互为映照 ,揭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人民公仆的主要职责、基本标准和遏制公仆向主人蜕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如何干好本职工作,笔者认为应强化以下三种意识:——强化公仆意识。"人民公仆"这个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最先提出的。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乐也说:"人是主权者,政府是人民的创造物和所有物,社会服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也经常说:"在我的任职期间,我就是把自己视为公仆。"当然,资产阶级政治家所说的"人民公仆",是指做中、小资产阶级的公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文化成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社会的负责的公仆"。这里的公仆是指做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公仆。我们党和国家第一、二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思想,反复强调,我们所有的领导人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这说明,我们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这是一  相似文献   

4.
巴黎公社首创了公仆原则 ,即干部由人民群众选举与监督、艰苦朴素与廉洁奉公、关心群众与为群众谋利益的原则。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提出了具有时代意蕴的公仆思想 ,丰富了巴黎公社的公仆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镇对权力,强化全心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对于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党员来说,权力观是其价值观、人生观的核心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谆谆告诫要牢记权力是谁给的;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执政党必须自觉地做人民的工具,而不能拿人民当工具。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公仆不应该只是一个说起来好听的名词,所谓“公仆”意识,至少包含两重涵义:一是权力的行使要充分体现主人的意旨;二是服务的质量应尽可能使主人满意。改进领导作风的首要要求就是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自觉将自己摆到公仆的位置上,听命于人民,…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与新世纪治国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百冶 《桂海论丛》2004,20(2):63-66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等思想,其弊端突出表现为专制主义的“人治”思想、“官本位”思想,并由此造成了官贵民贱的行政环境,宗法血缘、任人为亲的用人方式,崇尚人治、排斥法制的管理机制。贯彻执行新世纪的治国方略必须树立公仆意识,自觉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防止公仆变为主人,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保证人民依法治权。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 ,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 ,诚心诚意地做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8.
徐艳红  陈建斌 《求索》2013,(3):93-95
马克思主义公仆人格思想的理论渊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公仆人格思想的思考;它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而《共产党宣言》则是对公仆人格标准的明确规定。在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公仆人格思想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公仆人格思想的核心内涵、马克思主义公仆的标准和防止马克思主义公仆嬗变三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公仆人格思想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郑敏 《前沿》2006,(4):6-9
本文着眼于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探析和论述了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在当代中国,周恩来作为人民公仆的化身,深深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人民怀念他,崇敬他,就在于他以堪称楷模的公仆实践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民。我们学习他,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他那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谦虚谨慎、勤政敬业,严于律己、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公仆思想。这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荔县努力塑造“公仆形象”大荔县委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开展“做干部表率,让人民放心”活动,努力塑造“公仆形象”。一是抓学习培训。要求领导干部每年参加政治业务辅导讲座5次以上,结合工作实际读三本书,写10篇以上心得体会,重点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干部制度经历了魅力型、知识型和德知法混合型三种模式.德知法混合型干部制度是一个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不仅没有解决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动力问题,而且马克思主义公仆论中大量防止公仆变为主人的思想仍长期受到忽视.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中,坚决遵循和实施马克思主义公仆论的基本思想,不仅是捍卫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干部制度,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强大武器.  相似文献   

13.
公仆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底线;只有增强公仆意识,才能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增强公仆意识要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让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对于防治今天的腐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在廉政建设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目标导向和行为导向,彰显其在防止贪污腐败中的积极作用,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内心构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真正做好人民的公仆,带领人民尽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吴金印的公仆意识刘维湘人民公仆,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意味着一种崇高的使命和责任。做人民的公仆,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全体人民对每个干部的期盼。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但是,每个处在公仆位置上的干部,决不会也不可能不经过努力,...  相似文献   

16.
史佩宇 《传承》2010,(9):4-5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价值观,融合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贯穿于邓小平人的价值观中,是邓小平人的价值观的核心,在邓小平心目中,人民利益是他思想行动的最高准绳,是他对人的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邓小平关于人的价值理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付霞 《创造》2001,(5):19-20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总结历史、分析现实、前瞻未来提出的精深论断,也是对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世纪,要有效解决马龙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带头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要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强化“公仆”观念。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当好人民“公仆”是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人民之所盼,事业之所需。从马…  相似文献   

19.
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邓小平的人民观张昌平一邓小平的人民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事业的出发点和目标、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且从社会...  相似文献   

20.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