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立足于对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对社会转型阶层演变状况的科学概括以及对阶层分析方法的科学运用,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变化的时代背景、主要特点及新的社会阶层形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阶级阶层关系的新论点、新思想,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化阶级阶层分析,制定正确的阶层关系和谐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它系统地分析了阶级阶层的产生与消亡,阶级划分的标准以及各阶级的相互关系等。在我国当前阶级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只有客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理论,坚持它对我国社会分层的指导意义,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地协调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就现阶段阶级、阶级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一)用什么方法来分析阶级、阶级结构?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这种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阶层的基本概念,并认为阶级概念大于阶层概念,在一个阶级之内,再划分出若干个阶层,在阶层之下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生产关系的调整引起了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在传统的两大对立阶级中各自都出现了具有特殊性的阶层,尤其是在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除了传统的中间阶层依然存在外,又产生了许多新的中间阶层。西方国家社会阶级结构日益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中型分布。中间阶层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与毛泽东阶级阶层理论分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阶级立场及构建理论的目的不同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与毛泽东阶级阶层理论存在严重的分歧。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社会分层、阶级与阶层三个概念的不同理解。二、对划分阶级阶层的标准的不同理解。三、对社会分层功能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要进一步促进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需要提升多党合作的制度化水平,增强各阶级阶层的凝聚力向心力;要不断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运行机制,实现、维护、发展好各阶级阶层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要继续提升多党合作制度的整合功能,促进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协调好各阶级阶层的关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多党合作制度的结构特征、运行机制和整合功能有利于促进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开展民主普选、实行"三三制"原则、推进法制建设保障人权,使社会各利益群体都有了表达自己利益,发泄情绪的正当渠道,有力地协调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利益关系,切实维护了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利益,从而得到了根据地各阶级、阶层真诚地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9.
1953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正确分析社会阶级阶层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依靠帮助贫农、联合团结中农、限制消灭富农、改造民族资产阶级、团结知识分子和切实做好各社会阶级阶层的统战工作等政策,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系统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处理阶级阶层问题,对新形势下制定科学的社会阶层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力求取得国家政权和保持国家政权而进行活动的政治组织。政党和阶级、阶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一定的阶级和阶层,就不可能有政党的存在。政党的政治目标就是力求取得国家政权和保持国家政权。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阶级、阶层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党要赢得民众的支持,取得和巩固执政地位,其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必须体现时代特色。我  相似文献   

11.
陶岳潮 《理论前沿》2003,4(3):23-25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阶级阶层分化加剧,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群体。过去不受重视的社会阶层分析,开始受到青睐,而向来为人们所熟悉的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日渐淡化。由此引发了人们的种种思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是否“过时”?阶层与阶级是什么关系?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能否结合又如何结合?等等。作者不揣冒昧,略陈管见,求教大方。一、阶级、阶层关系辩析有的同志认为,阶级分析已经内在地包含了阶层分析,因而没有必要在阶级分析之外另立阶层分析。也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12.
阶级阶层关系和谐就是指产生矛盾的各阶级阶层能够在社会统一体中相互包容,协调运作,有序转化和融合,避免出现阶级阶层对立,甚至阶级斗争,使社会始终处于良性运转、健康发展、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民主政治可以用和谐的方式控制、解决社会阶级阶层矛盾和冲突的制度体系,为各种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群体提供整合、妥协、平衡的渠道和平台,保障社会公平和公正,最大限度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显著变化进行了科学分析,对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变化的时代背景、主要特点及新的社会阶层形成,提出了一系列新论点、新思想,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化阶级阶层分析,制定正确的阶层关系和谐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社会各个阶层都发生了变化,原来所说的阶级意义趋向减弱,因此,对于强调阶级分析的观点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就具体问题而言,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正在淡化,明确这一点,将有益于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阶级属性对于社会各个阶层来说都是客观的。诚然,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触动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组。面对变革时代的这一巨大变化,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纷纷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与看法,现将他们对阶级、阶层结构研究的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一、关于阶级、阶层结构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研究阶级、阶  相似文献   

16.
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基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变迁要求我们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工作中转变理念,从“在阶级对抗中找同盟”的思维转变到“在阶层和谐中求共赢”的思维。中国目前社会各阶层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争夺生产资料占有权的阶级关系,作为阶层而存在的各社会群体,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阶层分化导致执政基础更加复杂,表现在:原来的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的同质性特征越来越弱,异质性越来越强,分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阶层位序排列与传统的阶级位序排列有比较大的差异,一些阶层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有些错位;阶层分化中的阶层利益冲突初步显现,阶层的心理隔阂初现端倪。应对阶层分化,巩固执政基础,必须掌握阶层分化态势,控制阶层分化中的利益冲突,通过制度改革保障阶层边界的开放性,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防止产生阶层心理对抗,构建阶层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我国,中等收入者与新社会阶层、中产阶级(中间阶层)是同义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会导致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从而会对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造成一定影响。党要根据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新情况,不断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发生剧烈的规模空前的社会流动。而也正是这种深刻的规模宏大的社会流动,多方面地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或阶层)、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或阶级)、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从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阶级概念的界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划分以及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普兰查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对中间阶层的性质、地位和功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定位。中间阶层属于新小资产阶级,不是工人阶级,但是通过认同工人阶级的立场和工人阶级结为联盟,成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明康 《工会论坛》2011,17(1):51-53
社会分层理论主要有阶级分层和阶层分层两大经典范式。当前国内理论界,批判性的阶级分层范式式微,而阶层分层范式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分层及现实状况缺乏解释力和洞察力。本文试图对此现象进行梳理和解释,认为有必要重返马克思的阶级范式。但是,重归阶级范式而不等于要用阶级范式取代阶层范式,而是将两者集合起来使用,发挥两种范式独特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