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日美汽车贸易摩擦问题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美汽车贸易摩擦源于80年代。康价优质的日本汽车洪水般地涌入美国市场,引起了美国汽车制造商的一片恐慌。长期以来,美对日的贸易逆差日积月累,1994年已达656亿美元,而汽车及零配件在贸易逆差中占60%的比例。在美的公路上,平均每4辆汽车就有1辆是日本产的,而在日本公路上,平均50辆中最多只有1辆是美国车。日本汽车工业只所以能对美形成如此巨大的冲击力,是与日本政府采取的保护和扶植双管齐下的政策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国际收支的规模出现了空前扩大的局面,与此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同于80年代后期的新特点。 一、经常收支规模的扩大及其结构的新变化 自80年代初日本经常收支出现结构性的黑字以来,黑字规模迅速扩大,到1987年已增加到87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GNP的3.6%,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常收支黑字大国。然后,1988年后,日本经常收支黑字却出现了连年下降的局面,到1990年已下降到358亿美元,对GNP的比例也下降到1.2%,1991年后,经常收支黑字规模又出现了空前扩大的局面,到1993年已增加到1314亿美元(参见附表),为1990年的3.7倍,1987年的1.5倍,1993年经常收支占GNP的比例也反弹至2.5%。在上述过程中,日本经常收支结构变化的新特点是:  相似文献   

3.
叶檀 《新民周刊》2012,(10):85-85
中国出口红利消失的速度比预料中快得多。中国出现自有出口红利以来最大的贸易逆差:2月份贸易逆差314.8亿美元,是2000年以来最大的月度逆差水平。如果去除1月份的节日因素,合并1月份和2月份的数据,仍存在42.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去年头两个月的逆差是8.9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美国商务部在今年8月19日发表了一份关于美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及地区贸易情况的报告。该报告用详尽的统计数字说明了美国的商品贸易赤字在今年六月份达到了自1988年2月以来创纪录的120.616亿美元,使该月成为5年多来贸易逆差最大的一个月,这比五月份的83.763亿美元增加了44%。报告说,6月份出口下降33%,达376.484亿美元,而进口却增加了5.1%,达497.1亿美元。其中美日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印尼的最大供援国.70年代初以前,美国是印尼的最大供援国.其后日本对印尼的援助迅速增加,美国则日趋减少.1980——1986年,日本、西德、美国的官方开发援助支付总额分别为28.1亿美元(占印尼所接受的官方开发援助总额的40.4%)、10.6亿美元(占15.2%)、9.7亿美元(占13.9%)。在日本的官方开发援助额中,占最大比重的项目是官方开发援助贷款。至1987年8月底为止的累计额,日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海外直接投资自1951年再度兴起。随着日本国际收支出现黑字,外汇积累不断膨胀,海外直接投资从6O年代中期起得以迅速扩展。1973年世界范围的“石油危机”激烈冲击着以重、化学工业占主导的日本经济,海外直接投资因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受到普遍关注,1984年突破了100亿美元。及至日元迫于美国压力而大幅度升值,日本经济面临着国际化,海外直接投资则对亚太地区的国际分工形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1986财政年度日本公司在海外直接投资总额达223.2亿美无,1987年估计达到300亿美元。日本海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的债务负担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大量举借外债,始于70年代。1973年石油危机后,菲律宾持续出现经常项目逆差,1974~1982年,经常项目逆差从1.76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2%。)增至1982年的32亿美元(占GNP的8.1%)。在此期间,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量有限,政府被迫  相似文献   

8.
台湾对日贸易逆差日渐扩大张世宏(一)在台湾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日本始终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自1952年以来,日本就一直是台湾最大输入国和主要的外销市场。在贸易差额方面,台湾从1955年以来一直呈现逆差状态,并不断增加。据台湾海关资料统计,1961年以...  相似文献   

9.
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总体规模呈扩大趋势,服务贸易则一直表现为顺差。因统计方法不同,导致逆差总量存在差异。2000~2014年,以增加值核算的美国贸易逆差小于传统统计方法核算的贸易逆差。实证分析发现,美国多数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相对优势的地位,以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代表的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处于上升态势。对增加值核算下美国贸易逆差和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竞争优势的研究证实,美国持续贸易逆差并未致其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在英国殖民者统治的140年间,是一个主要依赖转口贸易的岛屿城市国,经济基础脆弱,生产力发展落后。但在1965年宣布独立以来,经济增长甚快。1965—1984年,新加坡的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0%,国内总产值从1965年的9.7亿美元增至1985年的174.7亿美元。增加17倍,人均国内总产值从800美元增至7420美元,增加8.3倍。新加坡已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一跃而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进入90年代,新加坡继续朝着现代化工业国的目标前进。据专家估计,1990—1997年,新加坡年均国内总产值  相似文献   

11.
翻开战后日美货币史,仿佛是一部日元兑美元的升值史。二战之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日本于1949确立了1美元=360日元的单一汇率,这一汇率在当时就是一个带有相当“升值”性质的汇率。可日本竞然实行了20多年,直到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应付美元危机,不得不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并对进口商品增加10%的附加税,即著名的“尼克松冲击。”在美国的压力下,1971年12月日本被迫宣布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换308日元。1973年2月,新的美元危机又迫使美国和日本放弃了固定汇率制,日元对美元汇价突破了300日元,从此开始了美元大幅度的贬值,日元大幅度升值的进程。(祥见表1)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美国占领了冲绳群岛,1951年签订的《对日和约》第3条成为美国拥有该群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法律依据。1953年美国将冲绳群岛的一部分奄美群岛归还给日本,之后一直到50年代结束几乎没有对日本作出任何让步,僵硬地坚持维持现状的政策。当时冲绳问题更多集中在岛内美军与冲绳人的对立上。如果说50年代是军方要求和冲绳人对正义、民权和自治政府的诉求之间严重的对立冲突时期的话,60年代对冲绳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是美国不可避免的让步时期,也是冲绳行政权最终回归日本时代的开始。那么,为什么美国在60年代在对冲绳政策上开始所松动,这种政策松动如何表现出来,其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是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和日本的高科技产业化为世界所瞩目。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一 直是世界高科技的主要策源地,在高科技的许多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而今,作为“信息高 速公路”雏形的“互连网”,已经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全世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战后 日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迅速拉平了与西方先进工业国的差距,而 后及时走向科技的自主创新,取得了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甚至已经在许多领域领先于世 界。高科技产业化的高度发展,在推动美日两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过程中起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比较研究两国高科技产业化之路,以期为后起国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提起日美的经济摩擦,一般要追溯到日美围绕纤维制品的对美出口问题进行的日美谈判。1961年9月,争执最终结果达成妥协。1972年4月,决定把日本对美的钢铁出口限制延长3年。1977年3月,日本自主限制对美的彩电出口。1978年3月,开始限制机床出口的最低价格。又于1981年5月,开始限制汽车的出口。 1985年美国的对日贸易赤字达462亿美元。根据关贸总协定的报告,1984年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出品国,超过于西德。 1月,市场各领域的协议开始,以电力通讯、医药品、医疗器械、电子产品、林业产品(第二年5月又追加了运输机械)为讨论对象。6月,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认为日本半导体侵入威胁其国内产业,根据通商法301条提起诉讼,于是,美国通商代表部(USTR)就开始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5.
进入80年代以来,泰国在对外贸易和加工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旅游业也获得迅速发展。到泰国旅游人数从1960年的8.3万人次增至1991年的540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由同期的980万美元增至55亿美元。游客逗留时间由1972年的4.9天增至1991年的7.4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被称为东亚“四小”之首的南朝鲜的经济发展,引起了世界的重视,被人们誉之为“汉江边的奇迹”,“亚洲的又一个日本”。自60年代初到目前的20多年间,南朝鲜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1961年南朝鲜国民生产总值仅21亿美元,1987年达到1200亿美元,26年间增长57倍.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2美元增至2850美元,翻了五番多。1962年至1982年  相似文献   

17.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I认)于2印2年4月12日指出,韩国2001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达21.5亿美元,比2仪幻年增长科.3%,成为中国的第五大投资对象,直接投资的增长幅度仅次于日本的48.9%,居第二位。据统计,2(X)1年中国引进的外资直接投资额为468 .8亿美元,比2〕汉)年增长巧.1%。从投资规模来看,香港以投资167 .2亿美元位居榜首,其余依次为美国(料.3亿美元)、日本(43.5亿美元)、台湾(29.8亿美元)等国家和地区。韩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到1999年有所减少,但从2(X刃年恢复增长,增长率达到了17.3%。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大陆与台湾在美日市场的竞争关美宝一、中国输美玩具遥遥领先我国输美主要产品多为劳力密集的轻工业产品.1992年美国自台湾[进口]245亿3000美元,占全球进口(5243亿7140美元)的4.67%%,较1991年增长6.9%,是继1988至1990年...  相似文献   

19.
台湾与东南亚的经贸关系一向比较密切。近20余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除个别年份外,年增长率均达两位数,50年代初期不到2000万美元,1968年已达1.5092亿美元,1981年增至30亿美元,1989年猛增至125亿美元。目前,东南亚已成为台湾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美国)。  相似文献   

20.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中韩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虽然比其他国家和地区至少晚10年来华投资,却后来居上,继美国、日本、新加坡之后成为中国第四大投资来源国。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累计批准韩商投资项目15289项,合同韩资金额187.1亿美元,实际使用韩资金额100.3亿美元。从中国吸收韩资的地区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