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是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一曲脍炙人口的《南泥湾》带我们穿越历史,回到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2.
黄亚辉是农一师十团七连一名红枣承包户,是团场老军垦的后代,现年43岁。他继承了老一辈军垦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他的座右铭就是:敢拼才会赢。  相似文献   

3.
张小芳 《湘潮》2012,(10):39-42
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的军垦活动中,诞生了大量的歌曲。这些军垦歌曲丰富了军垦官兵的生活,鼓舞了军垦官兵的士气,有的甚至传唱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奇台中心团场人杰地灵,生活战斗在这里的一代代军垦儿女,用汗水浇灌着这片热土。总场小学肩负着培养具有良好行为和丰富知识的军垦后代的重任。学校共有48名教职工,其中43人就是女教师,虽说生理上与男同志有别,但对事业的追求却一点不比男子差,这里巾帼云集、人才辈出,无论是授课艺术、专业知识,还是拼搏奋进、团结协作均能独挡一面,撑起了农场教育的半边天。  相似文献   

5.
<正>为丰富师市职工业余文化体育生活,增强职工综合素质和团队的凝聚力,9月26日由农一师阿拉尔市工会、体育局联合举办的农一师驻阿克苏城区单位迎"国庆"职工篮球比赛在师党校拉开序幕,11支代表队150余名队员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冠军被青松建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队收入囊中,亚军和季军分别由农一师高级中学代表队和塔里木建  相似文献   

6.
军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军垦文化不但是屯垦戍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新疆兵团军垦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新疆兵团军垦文化的形成、实质和内涵、军垦文化对新疆文化发展的意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疆兵团军垦文化。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数十万戍边守疆部队的给养问题,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在新疆、东北、和云南等地,开展大规模的军垦活动,这一活动对于解决部队给养,稳定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军垦活动中,诞生了大量的歌曲,这些歌曲丰富了军垦官兵的生活,鼓舞了军垦官兵的士气,有的甚至传唱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杜如明是一名老军垦的后代,出生在农一师二团,对兵团团场事业感情笃深。正是这种热爱,工作28年来,他一直在农一师二团加工厂工作。并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团加工厂领导。自2005年以来,他先后担任加工厂副厂长、书记兼厂长。工作中他严抓管理,勇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杜如明2005年至2007年,连年获得师市棉花加工先进个人;2008年获得师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2009年荣获"农一师劳动模范"称号。在他的带领下,二团加工厂2005年至2007年荣获师市"先进加工厂""、棉花加工质量优胜单位"称号;2007年荣获兵团"棉花加工质量年活动"先进企业。无私管理落美名"管理出质量,质量出效益"是杜厂长工作中的座佑铭。在加工厂,工人们都说他是"黑包  相似文献   

9.
农一师,是一支井岗山和南泥湾走来的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部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一师阿拉尔市工会恢复组建已经20周年了。20年来,这支英雄部队的后辈们踏着父辈们的光辉足迹,开创了工运事业的新天地。在纪念农一师阿拉尔工会恢复组建2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请您翻阅第14~17页,仔细聆听和品味耕耘在农一师阿拉尔市工运事业百花园中的工会主席们发自肺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张仲瀚是我国农垦事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为我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率领部队前往新疆,通过创建军垦农场和主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作,发展了新疆的农垦事业,通过援助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和西藏等省区组建军垦农场,发展了这些省区的农垦事业,通过支援越南建设国营农场,扩大了中国农垦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拥有220万农垦职工、遍及天山南北的兵团农场,目前,却面临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劳力严重缺乏,辉煌的军垦事业出现了后继乏人和断代的状况,使团场的发展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困境,许多团场只好吸收大批涌入新疆的外来劳力,以维持团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团场领导感觉到外来劳力难以管理的同时,也在纳闷,我  相似文献   

12.
金秋九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原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倪豪梅在兵团工会主席王春晖等的陪同下,怀着对农一师干部职工的深情厚意,专程到农一师阿拉尔市进行了调研考察。听说豪梅回来了,当年一起进疆的上海支青赶来了,在连队工作的姐妹们赶来了,当年一起共事的老领导、老同事、老部下也纷纷赶来了。看到此情此景,倪豪梅眼睛湿润了,她激动地拉着战友们的手,一一叫着她们的名字……欲知此次调研情况,请翻阕第4-5页的《涓涓塔河水,依依军垦情》。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张洁作为优秀学生代表,有幸到石河子大学参加学习培训,并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和军垦第一连,那里浓缩了全疆第一代兵团人艰苦创业的过往,一代代兵团人维稳戍边,保家卫国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年轻的他感受到石河子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这也正是为以后的他选择来到这座军垦新城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4.
<正>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愿望,然而面临不幸和艰难的家庭环境,如何把子女教育成才,农一师十团一连的女职工刘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团"五个好"评选中被评为"好母亲"。1963年,刘玲跟随父母来到十团,那时,她才5岁,她在十团长大,在老一辈军垦人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感召下,练就了她吃苦耐劳的秉性。  相似文献   

15.
这是我一九八九年到中央工作以后,第二次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九九○年八月,我第一次来新疆,在石河子垦区看了农八师.这次,我在阿克苏看了农一师.你们工作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十分高兴.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兵团老一代创业者,向正在为发展兵团事业而积极奋斗的各族广大干部职工以及他们的家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6.
知道于保萍是全国青年标兵和农一师劳模的人很多,知道于保萍担任工会主席17年的人却为数不多。她17年的工会主席工作,其实一样造就了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17.
哲里木盟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蒙古族民歌、“安代舞”、蒙古族说唱艺术“乌里格尔”享誉国内外,素有“歌海”、“舞乡”、“曲艺摇篮”的美称,在这块民族艺术的沃土上,曾诞生过著名的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也曾是革命音乐家麦新战斗过并献身的地方。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指引下,经过全盟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这里的文化艺术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成熟,逐步繁荣发展的辉煌历程,文化艺术事业出现了历史性的繁荣和发展。早在1946年春天哲盟第一次解放时,通辽、开鲁等地…  相似文献   

18.
李继清是农一师十团一名老军垦的后代,父母常教育做人要脚踏实地。在部队当兵几年,他样样走在前,事事争第一,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士兵",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从部队复员后,在十四连参加了土地承包。1993年,他把自己的承包地交给妻子管理,自己在团部开了一家饭馆。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有梦。而59岁的蒋永珍的一个梦则比别人长许多。也就是这个梦,使得17岁的蒋永珍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一团,并在这里生息劳作了42年。在农一师一团18连蒋永珍的家里,一张黑白的照片尤为醒目,照片上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青年,头戴无沿帽、身穿黄军装  相似文献   

20.
习仲勋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今年是习仲勋100周年诞辰,笔者从习仲勋的辉煌业绩中采撷出他关注文化艺术领域和关怀文艺工作者的片断,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