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转型时期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政治参与的新形式——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它具有广泛性、平等性,天然地趋向公共道德,追求公平正义。网络政治参与在转型时期的社会治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这种新兴的政治参与形式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隐忧。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规制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层次互动的治理过程,而加强法治建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现象.文章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分析出发,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信息"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利益"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动力;"网络"是网络政治参与的载体;"互动"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催化剂",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是网络政治参与的条件,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机理.  相似文献   

3.
法治是治国之利器,也是网络政治参与治理的良方。中国在网络政治参与法律监管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距法治化尚存在很大差距。加强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治理,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发挥立法对网络治理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规范网络执法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网络治理工作;加强网络法治文化建设,使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加强网络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为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治理提供组织人才支撑;注重道德治理,促进法治与德治互动共进。  相似文献   

4.
网络政治参与是将政治参与融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政治参与形式,正在逐渐衍生成为一种影响公民政治生活的潜在力量。尝试分析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探索治理和调适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依赖路径以助力于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成为笔者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共青团引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培育国家治理主体的现实需要,是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路径,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共青团引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存在内容"泛化"、渠道"窄化"、策略"虚化"、方式"老化"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校准价值坐标、明晰参与内容、拓宽路径选择、转换方式方法等措施,构建共青团引领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发展优化了政治信息的传导系统和反馈系统,并加强了政治参与领域的双向互动性,对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性和导向性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整体特点和实践类型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原则有党性原则、法治原则、包容原则和引导原则,其创新机制主要包括:完善民意表达的社会化机制、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化机制、推动公众参与的有序化机制和健全网络平台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民网络参政兴起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参政是现实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缩影,网络参政不同于传统政治参与方式,网络参政有其特殊载体与表现形式。伴随我国政府与公民运用互联网的日益扩大,网络政治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种种场景。网络既是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的渠道,也是两者博弈、制约、共存共进的平台,更是现代公共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解读之,驾驭之,运用之,是促进我国公共治理不断改善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善治和网络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研究和政治建设中出现时间不长的新课题、新实践,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的这两者,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网络政治参与对善治发挥着积极功能,但同时也具有负面效应;善治则对网络政治参与起着规范作用.为了发挥网络政治参与对善治的有效推动作用以最终实现善治的目标,从政府方面来说,应该本着治理的理念,和网民进行合作,对网络政治空间进行共同管理,为网络政治参与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公民方面来说,网络政治参与要做到积极、理性和负责,同时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注重策略与艺术.  相似文献   

9.
乡村社会治理是以乡镇政府管理和农民制度化参与相结合,以村民自治为核心,以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一种乡政村治发展模式。但在当前社会快速转型时期越级上访、群体申诉、直接对抗等大量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情况下,乡村治理所必须的政治文化环境和社会资本构建遭到严重破坏,乡村治理绩效的下降使乡村的发展陷入了困境。破解这一挑战,需要通过培育新型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文化,完善农民制度化参与机制,创造农民制度化参与的社会氛围,推动乡村社会自律以形成农民制度化参与的条件,来为乡村治理的良性运转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有效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0.
政治生态与公民政治参与之间存在鲜明的辩证关系,因为公民政治参与会受到政治生态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公民也会通过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系统发展。从当前我国网络政治生态中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政治参与不均衡性明显、政治参与渠道有待拓宽、政治参与功利性比较强、政治参与制度不健全。从优化网络政治生态,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思路与对策来看,主要包括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消除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治理网络环境,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发展与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舆情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政治参与模式,为现代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条件。网络是现代社会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工具和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是政治社会化得到充分实现的前提和保证。互联网是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显示器和晴雨表,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给我们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带来严峻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开放的态度看待网络舆情,以娴熟的技巧应对网络舆情,这是地方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贺筱华 《唯实》2011,(5):51-53
网络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开拓了政治参与的途径,提高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给政治民主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但现阶段由于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及代表意志的有限性,网络政治参与带来的民主只是针对网民的有限的民主。  相似文献   

13.
政治机会结构是决定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关键变量,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是透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重要视角。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机会结构的改善,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渠道和盟友,带来了更多的政治思想资源和宽松氛围,促进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政治机会结构存在的局限,又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存在广度和深度不够、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非制度化等问题。为推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从提高网络政治参与渠道的效能,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专业化指导,增进政治思想整合和构建法治化规制体系等方面优化政治机会结构。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借助网络为媒介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参与政治的行为,其表现形态如网络政治交流、网络政治传播、网络政治宣泄、网络政治选举、网络政治结社等;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将构成了新型的作用关系,它既可能缓解政治冲突,促进政治稳定,也可能激发政治冲突,解构政治秩序;其关键是政府和公民能否利用好网络媒介,能否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从自身利益出发,以网络为手段和途径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直接性、广泛性、平等性、便捷性、隐匿性等特点。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人们政治参与的途径,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塑造新型政治文化,有利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民主,但网络信息的不均衡性也造成政治参与不平等、存在"非理性"和"非法性"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政治稳定等问题。为有效推进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应着重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网上职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促进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和教育,保障公民平等参政;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高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素质;建设新型网络政治文化,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参与形式,正在成为政治参与主体行使民主权力、促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正在或将要表现出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网络政治文化将深刻影响政治参与;网络共同体的政治参与值得关注;"政治博客"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电子政务平台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实行"注册参与"将成为保证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无形资本形式,信任、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是其核心要素,与公共资源网络治理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并在公共资源网络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公共资源网络治理提供了社会信任基础、社会规范和秩序以及公民参与网络。因此,可以围绕信任、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社会资本的三个核心要素,大力培育社会资本,促进公共资源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人民群众积极的政治参与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根本要求,作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重要方式之一的群众监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呈现出了制度设计的顶层化、制度执行的法治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参与目的的人本化等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形式。但网络"双刃剑"的特性,使网络政治参与产生了一定负面性,制约着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认识和避免这些负面性,对于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提高政治民主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平台不仅是技术和媒体,更是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平台,其在大幅提高政治信息传播速度、深化扩展政治信息传播空间、激发普通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热情的同时,也使政府舆论引导的效果受到制约,信息控制容易失效,有可能引发网络侵权和犯罪。为此,新媒体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培养网络时代的"笔杆子",强化舆情监测的公开透明,完善网络化参与制度,将国家治理简化到指尖,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