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发展国际化进程中,语言志愿服务越来越普及。外语专业学生参加语言志愿服务,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发展,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城市语言志愿服务中来,努力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广州的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道路不断前进,目前已被公认为国内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开展的志愿服务的创新性探索表明,志愿服务"去行政化"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志愿服务中担当起资源支持者、信息联结者、"志愿精神"培育者和制度供给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青团》2021,(4):55-55
近年来,团徐州市铜山区委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大局、共青团改革新方向,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党政支持、团组织指导、项目化管理"的志愿服务新格局,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志愿活动真见效。哪里有党政中心工作,哪里就有共青团和志愿者们的身影。铜山的志愿服务内容从传统的义诊送药、清洁环境,到全方位参与疫情防控、服务城市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已成为团区委服务中心大局、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4.
柳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统领,聚焦"组织动员、实践育人、服务大局、能力提升、文化引领"五大能力建设,在疫情防控、大型赛会、生态环保、扶幼助残、脱贫攻坚、城市治理等众多领域中凝聚力量,以青春实践实现创新发展,全面服务共青团改革。  相似文献   

5.
甘小林 《学习月刊》2012,(18):92-93
外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大学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外国语言文学工作者,也不是把外语作为工具使用的通才,而  相似文献   

6.
申洁 《前线》2010,(Z2):49-49
<正>大栅栏街道在总结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地域、文化等实际特点,确立了奥运志愿服务向服务社会转化的目标,志愿服务进入了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城市志愿者站点体现社会"软性"管理。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下,街道在煤市街,这条城市秩序重点管理街巷设置了两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服务时间与执法部门巡查时  相似文献   

7.
王少峰 《前线》2010,(11):46-47
<正>作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以团员青年为生力军的北京志愿者努力适应"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发挥志愿服务在促进市民道德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中的作用,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学习是具有服务学习内涵的志愿服务,其不是纯粹的志愿服务,讲究无私奉献,也不是纯粹的服务学习,以学习为最终目标。其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体,是服务与学习并重的高校志愿服务模式。高校志愿服务中单纯的志愿服务行动将逐步向服务—学习并重的具有服务学习内涵的志愿服务学习发展,这是未来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探索、开设具有服务学习内涵的志愿服务课程将是未来高校志愿者组织值得探索的实务,也是提升自身内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绿色社区理念逐渐成为现代化社区发展所追求的一种时尚和价值体系,极大地推动社区建设与发展逐渐实现一种可持续的轨道和领域.绿色社区是将公民环保与公民社会相结合发展的新兴社区,是一个治理的过程,依赖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绿色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凝聚社区公民力量的重要介质,在绿色社区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对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的实证调查表明,江苏绿色社区志愿服务在绿色社区建设中成长相当缓慢,存在缺乏资源以及发展优势不足等问题.只有以城市社区为基础促进绿色社区志愿服务的成长,加强绿色社区志愿服务多渠道的资源依赖以及发展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绿色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田竹 《山西青年》2023,(8):154-156
志愿服务及各类志愿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可以帮助大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属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志愿服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简要阐述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与实践育人的概念,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措施,以期为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志愿服务本身的推动;迅速提升市民对于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品牌建设几个方面。建议以文明城市建设为导向,进一步推动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法制化、动员方式社会化、舆论宣传融合化、服务设计可持续化以及遗产保留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情满秦皇岛     
<正>近年来,秦皇岛市创新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整合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联盟,打造"及时雨"志愿服务品牌,引导社会力量助推社会治理,推动了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及时雨"志愿服务联盟被推荐为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获评河北省十大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最美河北人之十大最美志愿者(团队),其经验做法先后被新华社通讯和动态清样刊发,志愿服务成为"中国最具爱心城市"秦皇岛的靓丽名片。创新体制机制,生成一呼百应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邹平县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结合创城工作实际,在志愿服务方面做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一是规范招募注册。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由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以"志愿云"系统为平台,及时发布志愿  相似文献   

14.
志愿服务的学术发展和功能发挥提出了重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体系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志愿服务的制度体系和研究机构日益完善,实践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建设志愿服务话语体系供给了丰富的研究议题,研究的规范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西方志愿服务的话语仍然是主导范式,在研究中占据支配地位,本土话语在规模和质量上还未形成与其对话、交锋的地位和特色。并且,中国志愿服务学科尚未健全,学者自主构建志愿服务话语体系的意识不强,加之志愿服务制度尚有所欠缺,使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体系重构面临较大困难。为此,应从推动本土志愿服务资源的学理转化、处理好学科自主发展与多学科共建关系、重视志愿服务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性质、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和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多维度探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话语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5.
志愿服务是一种在志愿者奉献精神指引下,以现代公民社会的成长和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为基础,调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的、无偿的、公益的劳动。随着吉林省的志愿服务工作逐年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城市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在解决社区工作人员不足、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时,吉林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志愿服务缺乏规范性、常态化,没有形成固定的社会功能,缺少制度化的考评机制和奖励、表彰激励政策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类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增多,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面对高校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管理不完善、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科普志愿服务进行科学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当前高校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进行了深入探索,从完善选拔培养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科普志愿服务长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一是志愿服务基地固定化。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加入沙坪坝区校地志愿服务联盟,与所属辖区内专业对口且具备条件的社区、单位,如红岩联线、三峡博物馆、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等建立固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到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确保服务对象的稳定性和服务项目的持续性。二是志愿服务任务项目化。建立志愿服务特色项目申报评审机制和专项激励表彰机制,从政策倾斜、经费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蓓蕾计划""青年关爱  相似文献   

18.
高校志愿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从以提供服务为主逐步向侧重育人方向转变.目前,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志愿服务工作与育人目标脱节,阻碍育人功能的发挥.本文从新时代志愿服务育人体系的内涵和价值出发,针对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体系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探索高校...  相似文献   

19.
当前,机关志愿服务存在着志愿服务精神不够凸显、志愿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志愿服务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近年来,黄浦区机关党工委以机关志愿服务建设为路径,着力推动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弘扬志愿服务的凝聚精神、拓宽志愿服务的互动渠道、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服务型党组织示范带头、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内涵,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福州市志愿服务事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志愿服务要扩大志愿理念传播,培育志愿精神和志愿骨干队伍,夯实志愿服务基础及完善志愿机制建设,推进服务常态长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