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中国政府不顾战后国内物资极度缺乏的现状,仍然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将滞留在东北的百万日本军人和侨民遣返回国,彰显了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高贵品质,彰显了中国政府"睦邻友好"的大国风范,更彰显了国共两党"求同存异""共同合作"的大局观。  相似文献   

2.
1946年5月7日,汽笛鸣响,两艘轮船缓缓驶离葫芦岛港,2 489名日本侨民和战俘从这里踏上了遣返回国之路.此后三年,从这个当时很少有人知道的小港,超过105万的日本人被遣返回国,这一重大事件历史上被称为"葫芦岛大遣返"."葫芦岛大遣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败国侨民规模最大的遣返行动.同时它也是中国军民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以德抱怨的伟大善举.2006年恰逢"葫芦岛大遣返"60周年纪念,在这里让我们重新回顾那段历史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政府将近千名日本侵华战犯交由中国政府处理,这批战犯被关押于辽宁省抚顺战犯管理所.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根据中央有关改造方针,经过艰苦卓越的工作,终于使这些昔日顽固不化的战犯认罪、悔罪、反省、自新.1956年,中国政府将在押的大部分日本战犯"免予起诉,即行释放",仅对45名职务级别较高的战犯判处有期徒刑.归国后的战犯长期致力于和平友好的活动,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审理,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轰动世界的一件大事。中国政府把审理与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侦察、核准日本战犯犯罪事实的同时,启迪了日本战犯的思想认识,促使他们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审理日本战犯的过程中,中国政府贯穿了公正、严肃和法制的精神,宽大处理日本战犯,使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审理,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伤天害理的滔天罪行,伸张了人类正义;又把一些战争罪犯改造成为坚决反对战争、力主中日友好的骨干力量;同时把新中国竭诚和平和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传播到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1950年7月,苏联将969名"极端凶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根本不可改造的"日本战犯移交给新中国政府。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以留住肉体、改造灵魂、变恶敌为长久反战挚友为目的,采取惩罚和人道教化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创造了让战犯心甘情愿认罪、魔鬼幡然悔悟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为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中国政府与日本复杂的政坛保持着交往与斗争。尤其是在应对"鹰派"首相方面,中国采取了灵活的"战术"。以硬制硬揭岸信介真面目被称为日本"台湾帮开山鼻祖"的岸信介(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是一个彻头彻尾反华亲美的"鹰派"人物。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24日,我国民间“保钓”人士一行7人,成功地登上了中国神圣领土钓鱼岛。然而,中方人员登岛后,日本方面却置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立场于不顾,以国内法为由。强行扣留了中国的7名公民。日本的这一粗暴行径,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和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相似文献   

8.
正问:编辑同志,您好。日本右翼分子辩称,靖国神社所供奉的都是对国家做出过贡献的人,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侵略战争,都是因日本的利益所驱使,受到敬仰和参拜也没什么错。请问,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什么要反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呢?北京读者:左超群左超群同志:您好!以安倍晋三为首的日本政要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强烈愤慨,但日本右翼势力居然到处散布"参拜无错"论,认为他们参拜靖国神社就如同我们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都是祭奠为国捐躯的英烈。这些日本右翼分子到处鼓吹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国内问题,轮不到别国指手划脚。这  相似文献   

9.
鲁南 《世纪桥》2008,(21):47-50
<正>山东省潍坊市二中校园的一角,迄今仍屹立着几座百年老建筑。这里不仅有默然肃立的老教堂,还有青砖红瓦的乐道院,默默见证着人类社会百年以来的风雨历程。这里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建立的  相似文献   

10.
1950年7月,苏联将969名"极端凶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根本不可改造的"日本战犯移交给新中国政府。在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以留住肉体、改造灵魂、变恶敌为长久反战挚友为目的,采取惩罚和人道教化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创造了让战犯心甘情愿认罪、魔鬼幡然悔悟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为购买"尖阁列岛"而募捐是一场闹剧。所谓"尖阁列岛"即我国钓鱼群岛中日双方对其存在主权争议,本属国家外交层面上的问题,而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一些日本地方官员,却试图以"私相授受"将其窃占。于是,舆论哗然。笔者认为,对石原所为大可不必紧张。一方面,石原策动"买岛"丝毫改变不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反倒是给中国政府和人民敲响了捍卫领土主权的警钟。从另一方面看,外交属国权行为,绝不是一个地方政府能够代行  相似文献   

12.
精细、耐用是日本产品最为人称道的特点,“日本制造”创造过无数辉煌,即便当前日本国内对其制造业“空洞化”趋向表现出忧虑和紧迫感,其众多品牌仍然在国际市场彰显持久魅力。为了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保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日本制造业实施了更加强调技术和设计的“感性价值”战略。  相似文献   

13.
太原沈阳审判是新中国首次钟对日本战犯的公开审判.此次审判确立了45名日本战犯,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程序的实施及判决结果结的确定,都是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和战犯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对战犯予以了宽大处理.审判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政府将近千名日本侵华战犯由苏联迁往中国,交由中国政府处理,这批战犯被关押于辽宁省抚顺战犯管理所。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根据中央有关改造方针,经过艰苦卓越的工作,终于使昔日顽固不化的战争罪犯认罪,侮罪,反省,自新。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8,(9)
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以下简称旧址)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七里桥,是中华人民接受侵华日军投降之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中国政府在湖南芷江成立了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筹备处,8月21日至23日,中国政府在芷江举行了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办理了百万侵华日军投降具体条款,日本投降代表献交了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接受了载有各战区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史称"芷江受降"。"芷江受降"宣告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美梦彻底破产,写下了中国近现  相似文献   

16.
太原沈阳审判是新中国首次针对日本战犯的公开审判。此次审判确立了45名日本战犯,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程序的实施及判决结果的确定,都是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也完全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和战犯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对战犯予以了宽大处理。审判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海波 《世纪桥》2010,(21):67-69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日本逐渐形成了"普通国家化"战略。日本"普通国家化"战略的核心,就是强调要把日本的不够"普通"之处——"不能发挥对外军事作用"的限制加以改变。面对日本的"普通国家化"趋势,中国应努力使"普通国家化"的日本对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影响降到最低。中国应充分利用中日关系回暖的机遇和美日关系的矛盾,利用美国在美日同盟中对日本的控制和影响力,使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延滞,从而保持在国际政治中对日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在联合国的框架内 ,基于国际法准则 ,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先后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和处理 ,这是惩罚犯罪、伸张正义、明确战争责任、恢复人类尊严的必要措施。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战犯采取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给日本战犯以人道主义的待遇 ,在思想工作的基础上 ,使日本战犯逐渐认识到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罪责。这一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惩罚不惩人”为方针 ,以教育改造为方式 ,以宽大处理为特征的对日本战犯的处理政策 ,达到了惩恶扬善的目的 ,取得了巨大效果 ;为重建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事业奠定了必要基础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玉龙 《广东党史》2010,(11):40-44
<正>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军统局成立了一个密电组,以日本军用密电为对象,进行研译。1942年5月,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请求,要求中方派人赴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初,一场空前规模的大垦荒运动在苏联掀起.为解决这一运动所急需的劳动力,苏联政府于1954和1955年对其侨居中路多年的侨民进行了集体遣返.在苏联遣侨过程中,中国政府在维护主权和自身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自始至终对苏联政府的这一重大外交步骤予以积极配合与协助,而苏联政府也在总体上尊重了中国政府的主权、利益与意见.双方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合作,从而保证了苏方集体遣侨行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