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指出,中国的谷物单产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为发达国家的2%;2008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约100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工业劳动生产率约低10倍;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中国农业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现代农业的一种国际竞争。可以形象地说,农业现代化犹如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国家成为农业的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国家成为农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有多高呢?需要进行国际比较。比较2008年的指标,大约有12%的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4%的指标为中等发达水平,34%的指标为初等发达水平,一半指标属于欠发达水平。中国农业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到底有多少差距呢?农业劳动生产率,美国是中国的90多倍,日本和法国是中国的100多倍。  相似文献   

3.
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迅速实现了现代化,其突出成就表现在革新生产技术、完善组织管理、优化农场结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农业现代化与其工业现代化是同步实现的,这对目前中国的发展,应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05,(1):36-38
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科技含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准。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却只创造了全国GDP的15.4%。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并非农业强国。与国外相比,差距在哪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本刊专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厉为民同志。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4,(4):20-20
顾钰民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撰文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农业劳动力明显减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断创新,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陈粒  毛迪 《创造》2008,(2):30-33
13亿人口,9亿农民,农民对于中国来说太重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过去几十年农村的变化比建国前几千年的变化还要大。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我们起步晚、底子薄,和发达国家相比,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程度还很不够,农民的收入还很不高。如今我们的城市现代化已经或接近了发达国家水平,是时候让农民富起来了!党和政府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让9亿农民尽快富起来。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7,(2):48-48
2007年1月,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公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该报告指出,如果按照中国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需要8年。这就是说,我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淮海论坛》2007,(2):48-48
据专家称.我国目前的现代化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五十五年。日前在北京公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预计,如果按照中国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需要8年。也就是说.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综合信息     
《政策》2011,(3):78-80
中国现代化水平位列发展中国家中游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完成了89%,在世界131个国家中排名第六十九位;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40%,排名第六十位。报告指出,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邵峰 《今日浙江》2012,(5):26-27
在更少土地上、用更少劳动力,生产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农产品,这是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呼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要用技术、资本等现代要素去替代不断减少的土地、劳动等传统要素,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宇 《传承》2009,(2):108-110
长期以来,史家关于"文景之治"的赞誉掩盖了一个事实:西汉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比之战国实际有所倒退。文帝二年,晁错上疏中提到的"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就揭示了这一事实。导致这种倒退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在经济管制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2.
周宇 《传承》2009,(4):116-117
长期以来,史家关于"文景之治"的赞誉掩盖了一个事实:西汉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比之战国实际有所倒退。文帝二年,晁错上疏中提到的"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就揭示了这一事实。导致这种倒退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在经济管制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史家关于"文景之治"的赞誉掩盖了一个事实:西汉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比之战国实际有所倒退.文帝二年,晁错上疏中提到的"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就揭示了这一事实.导致这种倒退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在经济管制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史家关于"文景之治"的赞誉掩盖了一个事实:西汉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比之战国实际有所倒退.文帝二年,晁错上疏中提到的"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就揭示了这一事实.导致这种倒退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在经济管制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造成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VECM模型和岭回归等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1978—2012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规模影响上看,尽管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当期效应未显现,但之后逐期递增的长期促进效应显著。从结构影响上看,各项财政支农支出均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正向作用,其中科技三项经费的贡献最大,基本建设费次之,生产及事业费、农业救济费的贡献较小。主要政策含义在于,增大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发挥财政杠杆效应,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创造世界奇迹的荷兰现代农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荷兰农业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荷兰农业奇迹的实现,不仅体现在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合作组织等等诸多方面,也得力于政府的政策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黄祖辉  傅琳琳 《求索》2023,(1):132-14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大国,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重要举措。强国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自主掌控农业关键技术,既能守住国家农业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食物高水平、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一方面,要从大国小农、人多地少、不同区域农业资源禀赋悬殊和集体公有制度的基本国情农情出发,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强国农业普遍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必须把握好发展与安全、小农与现代农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农业强国须遵循的有效路径包括:建立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和双层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建构政府、市场、行业组织“三位一体”农业统一大市场;发展强村富民强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带动农业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8.
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需要特别关注的六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福田 《群众》2011,(9):19-20
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殷切期望。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决定组织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涉及许多内容,其中有六个问题需要重点研究和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提出我国现代化进程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0年到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三步走,,战略的核心和本质,都是坚持以人为本,增进全体中国人的福祉。沿着这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中国必将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新 《群众》2010,(5):6-8
<正>农业现代化是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物质装备、高效的组织方式、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较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也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过程。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