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微传播的即时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当前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成为最受欢迎的信息传播平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利用它们来实时传递自己的信息,这也颠覆了由主流媒体主导传播的格局。据《2013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国际化背景下开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越来越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并普遍应用。"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颠覆了高校传统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促进了高校合作办学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引发了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合作办学双方师资结构的优化和重组,提升了合作办学参与者考核机制的层次。文章以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以"互联网+教育"为切入点,论证了互联网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走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进阶到Web3.0的互联网更是为创造财富打开了思路和可能性。在"新常态"形势下的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政府强力提倡和推行的政策,甚至提倡互联网创业,互联网成为创业"弄潮儿"所倚借的背景与平台。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本研究发现,都市青年白领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已经开始逐渐自我反思,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成为都市青年白领跨界流动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8,(10)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对互联网技术的高度依赖导致的学术研究方式方法的变化是学术界共知的。学术期刊作为传统出版行业,既要坚守传承、传播理论与指导现实的阵地作用,又要在"互联网+"时代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整体服务功能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正当互联网全面进入到基于移动平台、以交互性为主旨,重视"个人门户"的Web3.0时代之后,身处网络中的个人不仅可以自由分享、嫁接关系,还可以按照自我的喜好创造网络。互联网在这个意义上真正地被赋予了社会性的特征,成为了个人社会生活空间的践行地,这将带给个人,尤其是都市青年的社会生活以全新的形塑。都市青年白领是Web3.0的主体参与者,甚至是活跃的推动者。同时,拥有不低的收入又让他们激赏消费的价值。随着互联网的一次次进阶,研究他们如何参与网络和消费文化,在过程中呈现  相似文献   

6.
安舒怡 《学理论》2014,(9):268-270
人类进入了"微时代","微信"具有如下特征:信息发布简短化;信息渠道多样化,信息发布快捷化,交互功能强大化,信息平台平民化,信息传播时尚化。同时,"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平台、管理门槛、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原则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密切关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新现象,对于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普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机遇,它推动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提升了国民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水平,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互联网在实质上有助于"倒逼"政治社会化的发展,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政治情感和价值观念,外化为社会成员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坚持网络传播时代的政治社会化规律,有助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在信息社会,万物互网时代,互联网本身已演变成为一种思维方式、经营理念和发展的价值追求。互联网思维的实质就是用互联网的模式来思考并解决相关问题,呈现出创新、民主、开放、自由、互动、共享、共创特点。"互联网思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习近平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建国65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历了从"1.0时代"的计划经济向"2.0时代"的市场经济不断转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决定》精神的发布,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3.0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更为深入的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确证中国道路认同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必须能够主动地面对它,给予现实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对德育造成深刻影响。当前,互联网从Web2.0发展到Web3.0时代,语义网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语义关联不仅是话语关联,也是意义关联,在深层次上是精神关联。网络时代是德育变革的时代坐标,德育应在建构语义关联中育德,其路径如下:化"主体间性"为"本体"共性,从而探求对话"本体";化"虚拟世界"为"现实世界",从而寻找"意义世界";化网络"媒体"为命运"媒介",从而建构"精神关联"。  相似文献   

11.
李毅华 《学理论》2013,(8):9-10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机制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加之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公众"微监督"在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公众微监督的"微"特征在微博平台中更是大放异彩。在公众微监督汹涌澎湃发展的同时,政府也顺势改变着自己的施政方式,将互联网当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平台,可以说官员转变是公众"微监督"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7,(1)
<正>中国新媒体蓝皮书指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当前,互联网及移动终端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渠道、舆论争夺的主战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给传播者以很大的自由度和扩展性,开辟了自媒体时代。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承担着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开发、施工等各项任务。目前已开通地铁1、2、3、9号线和6号线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已步入"互联网+"时代,全社会正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与互联网融合的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遇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也遭遇了困境,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工作者通过加强对网络资本的控制、构建网络空间学术平台、转换马克思主义网络学术话语、组建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队伍、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示范引领作用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彰显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1,(5)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加速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大数据技术的提升,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对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要积极探索大数据时代多元性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特点;把握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构建"智慧校园",引领新时代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深圳经济特区面积最大的行政区,龙岗区大力开展文明美德传播工程,立足于前期美德信用大数据系统建设,通过"互联网+"文明创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美德宣讲、美德实践、美德传播"三大平台,云聚美德,传播提振社会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大数据文明建设"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走出文明创建新路子,在网络新媒体上开辟  相似文献   

16.
张雪 《学理论》2012,(18):84-85
近两年,网络上不断出现"被"词语,"被时代"来临,无论是被自杀,被代表,还是"被自愿"都表现出了话语权弱势一方的无奈,透过现象看本质,被时代的出现也折射出当今信息时代社会传播的失衡,政府、媒介和公民之间的传播链条出现症结,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政府与媒介,政府与公众,媒介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需要改善和协调,从而促进信息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和媒体智能化造就了全媒体时代,党校在坚守党校姓党的思想指引下,守牢思想阵地,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传播手段、内容形式、主题开发等方面的创新,借助全媒体手段,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微时代"含义的基础上,得出"微时代"具有信息传播速度高效,辐射范围广泛;传播内容"迷你",形式丰富多样;传播主体多元,互动参与性较高的基本特征。重点分析了"微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价值观具有的特点,即开放包容与猎奇心理并存、积极参与和冲动盲从交织、张扬个性同紧张焦虑共生。  相似文献   

19.
郭小安 《理论探索》2012,(6):113-116
在网络媒介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面临着巨大挑战。优化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应实现"两个舆论场"的良性互动,避免价值观割裂和碎片化;通过差异化传播,以应对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被娱乐化的挑战;提高传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消除负面信息传播带来的后果;推进网络参与的制度化,解决网络舆论引导与核心价值观传播割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联网+"是自由、开放、平等、分享等互联网精神特质在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运用的实践成果,是互联网企业向传统行业的逆袭与创新。高校在面对"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重大机遇与带来的严峻挑战时,既要因势利导,张扬其时代特质;更要因时而化,摒弃其消极影响。唯有用"扬弃"的态度来指导具体工作的实践,才能切实增强高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