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亚  赵红志 《党政论坛》2014,(13):29-32
当代中国,在历经了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后,经济社会发展收获了累累硕果,然而处在“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社会意识领域出现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时下“扶不扶”的火热讨论折射的正是人们对道德滑坡的焦虑,整个社会都在思考:在追逐中国梦的征程中,应当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我们不妨放宽历史视野、穿越岁月长河,分析核心价值观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国家治理所产生的影响,回顾中国近代以来重建核心价值观的历程,探究其中的历史规律性,或许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反映着国家意志的军队中所有成员秉承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价值实践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特有的民族精神,超越了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局限性与狭隘的民族性。而传统价值观中的忠孝、仁义、诚信、和平等内容完全可以实现理性的现代转换,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的有机内容及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4.
关于古今中西"体用"之争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今仍无定论。应换用"马中西"关系命题深入讨论当代中国价值观演进问题。"马中西"关系应定位为"马魂、中根、西鉴"。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价值"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价值"本体",要以价值"根基"涵养价值"本体"。完成这项涵养任务,必须系统建构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哈尔滨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的各项指标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一、弘扬城市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城市精神植根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领着城市未来。以"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为内容的"哈尔滨精神"是哈尔滨人积极寻找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重塑当代中国人的信仰价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寻找坐标,找到核心,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当代核心价值观。孔子无疑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坐标系人物,"道"与"德"是孔子信仰的核心价值观。孔子"道"的信仰为传统中国人提供信仰动力,"德"的信仰为其核心价值。后世儒家士人也通过各种方式推崇和践行孔子的"道德"观念,形成了古代中国人的信仰世界。  相似文献   

7.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写照和依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的全景式、多维度、综合性的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绵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了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体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始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孔超  齐勇  李锦峰  樊海源 《学理论》2015,(2):241-24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龙江大地的生动展示。传承和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振奋龙江人民精神,凝聚龙江人民力量,积极投身龙江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但在龙江精神弘扬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给予重视,并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0.
开放的社会形态及思想体系给传统价值观带来冲击,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时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面对如此多元化的社会形态下,社会主导价值观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卓爱平 《学理论》2009,(5):61-62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引领军队前进的精神旗帜。以”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为主要内容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价值观念、价值结构、价值选择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我军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军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引领官兵思想道德共同进步的强大动力。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抓住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时代课题,是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2.
龚锦涛 《学理论》2023,(5):72-75
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如何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孕育、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实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备的精神状态。就内在逻辑关系而言,伟大建党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真理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伟大建党精神奠定共识基础,二者都是当代实践需求基础上的价值表达。从精神一般到特殊、再到精神具体,阐述其指导思想、时代内涵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围绕“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出亟须拓展研究的议题,为进一步凝聚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与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在铁路政企分开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应运而生。大力弘扬这一精神,既是铁路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使铁路职工的精神家园变得更加美丽、更具魅力。弘扬"安全优质,兴路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人新时期的政治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中,进行国家政治活动以及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价值取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川 《学理论》2015,(2):243-246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中华民族近两百年的追求和梦想,融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彰显了"以人为本、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是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信念在当代的延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的凝聚力,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向心力,是引导亿万国人为实现梦想而共同奋斗的感召力。对于东方学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资源,是深化改革、内涵发展的动力,更是"东方精神"的深厚底蕴和强大依托。  相似文献   

16.
毛自鹏  舒毅彪 《学理论》2013,(16):21-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概括和提炼必须坚持辩证的价值哲学:民族性和普适性的统一、学理性和大众性的统一、独立性和包容性的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于人民群众的心中,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导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价值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海飞  曹顺 《学理论》2011,(34):258-260
在主体的价值实践活动中,价值观作为反映价值关系的社会意识对个体的价值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全球化浪潮和我国价值多元环境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价值冲突,形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时代性困惑。对于承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应面对现实需要,创新思路,切实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筹多元价值观,以"新集体主义"调节价值冲突,以社会大环境为教育背景丰富和拓展教育内容,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缓解大学生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的重要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也需要强有力的精神驱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而生态文明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从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全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理论基础;并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内涵,即生态和谐、生态生产力、生态政治、生态民生和生态素养理念;且研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生态践履,有利于推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卢锋 《党政论坛》2014,(5):50-52
正党校作为培养干部和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教育和引导广大学员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家园。但是,随着迅猛的全球化浪潮、多元意识形态、高速的网络科技发展的渗透冲击,党校的学员价值观教育阵地也面临着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是话语体系的核心,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明确这一话语体系所要表达的核心价值观念。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不仅在于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西方优秀文化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而且在于它将国家、社会与个人等不同层面的价值观辩证统一起来。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不是封闭的自说自话的表达系统,而是开放包容的表达系统。这就要求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国际上占领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反映人类的共同利益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