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末城(口)万(源)红军点燃革命烽火后,1933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攻进城口,开辟了城口苏区,建立了中共城口县委和城口县苏维埃政府。李先念、徐向前、王维舟、魏传统、王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城口的革命岁月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至今仍然被城口人民广为传诵。  相似文献   

2.
﹃王维舟纪念馆﹄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维舟纪念馆”最近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维舟(1887—1970)系宣汉县清溪乡人,我党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时期,他组织建立了川东游击军...  相似文献   

3.
正在众多的红军指挥员里,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他从菜农当上了红军师长;他以能守善攻、骁勇机智著称于战场;他是红军长征铁流的后卫,被俘后,他怒视敌人,亲手绞断了自己受伤的肠子。这位铮铮硬汉就是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被人们誉为铁血红军将领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升任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原名树春,字子凤,1905年1月30日出生于长沙一个佃农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长沙这座古城沸腾了。湖南学联组织了十  相似文献   

4.
说到向全世界客观公正报道红军长征的外国人,人们大都会想到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而实际上,在斯诺之前,已经有一位外国人率先向世界介绍了红军的长征,不仅如此,他还跟随红军长征达1年半之久,亲身体验了红军的战斗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在众多的红军指挥员里,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他从菜农当上了红军师长;他以善攻能守、机智骁勇著称于战场;他怒视敌人,亲手扯断了自己受伤的肠子。这位铮铮硬汉就是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被人们誉为铁血红军将领的陈树湘。  相似文献   

6.
正张泉,1920年出生,1931年加入红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曾服役于红四军、新四军、华中抗日大学、黑龙江省军区、解放军1 69师、东北军区抚顺兵役局,后任抚顺矿务局机关处长。离休前系抚顺矿务局机关处长。童年时,他是村里的儿童团团长,手拿铜盆藏在树上站岗放哨,为红军传递情报;少年时,他参加了红军,是调皮的"红小鬼",过草地时曾因过于疲惫,在行军路上睡着了,三个战士轮流背他追赶部队;青年  相似文献   

7.
《湘潮》2021,(5)
正百里追红军1921年,胡孝伯出生于涟源市石马山镇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自幼给地主放牛,饱受虐待。13岁那年,他偶然听人说红军对穷人如何如何好,便暗自记在心里。14岁那年,红军来到他家乡附近的蓝田镇,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播开来。他听说后,也没跟家人商量,扔下放牛鞭,就往蓝田方向去找红军。他一下午跑了20里路,赶到蓝田一打听,红军已经往锡矿山方向走了。他拔腿又往60里外的锡矿山跑,渴了喝几口稻田里的水,累了困了就趴在路边迷糊一下。  相似文献   

8.
在红军长征中,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云发挥了独特作用。他担负起指挥红五军团掩护中央红军转移殿后的艰巨任务;他在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作出重要贡献;他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推进,为赢得共产国际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的支持作出重要贡献;他为后人留下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珍贵历史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宣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9.
王维舟1887年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经受辛亥革命的洗礼,后又投身护国、护法运动,很快成长起来,孜孜不倦地找寻救国救民之路。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就参加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并赴苏学习的老党员,王维舟在家乡宣汉清溪乡建立了川东北最早的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不少报刊曾披露过英国人勃沙特在中国的传奇经历。早在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勃沙特曾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离开红军后,他根据自己在红军中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部传奇纪实作品———《红军长征秘闻录》(原名《神灵之手》)。1936年11月,这部作品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通译《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勃沙特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人,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寻找勃沙特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  相似文献   

11.
朱剑鸣,1914年出生于龙岩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初,朱剑鸣在龙岩参加了红军。1931年12月,他参加了傅连暲领导的汀州医院举办的看护班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护理技术和基础的医药知识。1933年10月,他又参加了瑞金红军医院第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中将司令张振汉,一下成了红军的俘虏,从此改变了他命运的轨迹。从将军到俘虏,羞愧、沮丧、万念俱灰,都有过。是红军的言行感化了他,教育了他,并激励他脱胎换骨。红军吃包谷饭,喝洋芋汤;优待他的是米饭和猪肉。长征途中,发给他新棉衣,配给他一匹大骡子。翻越雪山时,他摔成重伤,是红军战士轮流把他抬过了山:进入草地后,红军战士勒紧裤带,把干粮和野菜留给他吃……是红军这座大熔炉,重新铸造了他的灵魂,使他成为革命的同路人。  相似文献   

13.
黄卫东 《党史纵横》2014,(10):49-53
正陈先舟,原名陈士瀛,字仙洲,九一八事变后改名先舟。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秘密党员;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常委。他长期从事党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贡献突出,开国将军吕正操曾题词赞誉他是"爱国人士,为人楷模"。建国后他历任沈阳市副市长、辽宁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连续当选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仲夏之日,笔者拜访了陈先舟的夫人、98岁高龄的王磊老人,听她讲述了陈先舟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4.
范长江笔下的长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长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公报》的著名记者。当时,他曾追随红军长征的足迹进行调查和采访;后又访问党和红军长征的领导人,第一个向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报导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对红军长征的新闻封锁和歪曲宣传,对增进人们对红军长征的正确了解起了重要的作用。范长江(1909—1970),四川内江人。1927年,入武汉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贺龙)的学生营;参加了南昌起义。1932年入北大哲学系学习,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为《晨报》、《世界日报》、《益世报》、《大公报》撰稿。1934年,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处于严…  相似文献   

15.
赖国芳 《党史文苑》2006,(11):38-42
1931年12月14日,进攻江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的领导下,响应中共"抗日救国"的号召,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参加红军,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对于壮大人民革命力量,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宁都起义,他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说:"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曾经和19路军一道进攻江西红军的第26路军,不是在1931年12月举行了宁都起义,变成了红军吗?宁都起义的领导者赵博生、董振堂等人成了坚决革命的同志."1938年在延安和部分宁都起义的同志合影,他又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相似文献   

16.
当年曾是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同志,前不久曾谈到了一个有待于进一步证实的史实。 1935年秋,红军二、六军团撤出湘鄂川黔根据地前夕,我党组织曾经派人同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键的一位亲信谈判。那位亲信认为,把红军打败是不大可能的,何键没有这个力量;打的结果是自己吃亏,还不如停战。他向何键建议,在湘西划出五个县给红军,让红军自治,  相似文献   

17.
萧光  王凡 《党史纵横》2006,(10):14-17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在他的家中,倾听了他对长征的追溯。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70年前,中央红军离开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段经历虽然已经过去70年,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  相似文献   

18.
正张南生中将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历任红军连指导员、团政委、红31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八路军第129师、晋冀鲁豫军区、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二年五月,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我那时才十二岁,参加了共产主义少年团.我带着红军打了两家大土豪,开仓济贫,没收浮财。后来红军回师赣南,国民党还乡团回来了,说我带红军打土豪,要把我抓去活埋,我逃了出来。一九三三年二月,我到龙岭找到苏区政府副主席吴庭坚,要求去找当了红军的我的舅父。他说我年纪小,不便去,就把我留在龙岭参加游击队。一九三四年二月十七日,我被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20.
正1986年10月,一位老人,头戴八角帽,身穿灰军装,裹着绑腿,脚蹬麻鞋,红星帽徽红领章——一身红军打扮。他席地而坐,手抚斗笠,在中央统战部他的住所门前照了一张相。童小鹏,这位曾亲历长征的老红军,以这种方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今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童小鹏已于9年前离开我们,但他为我们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