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山西省文志研究院著的忡国共产党与山西抗战》一书,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书全面、系统而又高度概括地论述了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八年抗战的战斗历程,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地方党史学术佳作。该书具有以下风格和特点:一‘站在华北抗战及全面抗战的大背景下,抓住党的领导这一主线,审视和描述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领导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总结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华北首当其冲成为抗击日军的主战场,而山西又处于华北主战场的中心地位,因此,在山西发动和领导全民族抗战,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2.
郭秀翔 《党史文汇》2023,(11):13-19
<正>全民族抗战爆发前,毛泽东高瞻远瞩,提出“经营山西”的战略方针,并在山西初步实践,率领红军东征山西。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毛泽东“经营山西”的战略方针全面实践,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移驻山西,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部署下,山西成为华北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在华北乃至全国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壮丽的篇章。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在华北乃至全国抗战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特殊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巍巍太行,莽莽吕梁,矗立着山西抗战历史伟业的丰碑。一、毛泽东提出"经营山西"的战略构想,把山西摆到关系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全局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中的山西战场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7年8月,.中共中央制订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全面抗战的正确方针,同时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全军随即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深入敌后打击日军的疯狂进攻。图为朱德总司令(中拿望远镜者)和八路军总部部分领导人在东渡黄河的渡船上。(左起)左校’任j酩时、夏巧小平。抗日战争中的山西战场 1937年9月,朱德总司令在山西会见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阀锡山,协商/L路军开赴山西抗日的有关事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相似文献   

5.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9月中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部抵达山西抗战前线。10月初,国民党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也率部进入山西,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不久,又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担负起山西战场的主要军事领导责任。由此不仅开始了两支军队在山西战场的友好合作,也开始了朱、卫两位将领精诚团结,共赴国难,建立真挚友谊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汇》2014,(11):63-64
正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做好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的准备工作,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确定,面向省内外广泛征集研究论文,编辑出版《山西抗战的历史贡献——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论文集》,届时推出一批研究新成果。诚请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参加,惠赐文稿。一、征文指导思想和主题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创建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  相似文献   

7.
正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山西危在旦夕。在此情况下,阎锡山和薄一波协商组建新军,后经阎同意,先试建一个总队(团),定名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1937年8月1日,山西第一支新军决死队宣告成立。为确保党对山西新军的领导,把其建成真正的抗日武装,薄一波在组建过程中,经过对阎锡山邀其回晋并让其接办牺盟会和组建新军的深刻分析,向阎提出并经阎同意,在山西新军中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山西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抗战的主战场之一,其纪念活动搞得尤为隆重热烈而丰富多彩,表现出领导重视、全面部署、主题突出、规模空前、组织得力、成效显著等特点。 早在1995年3月30日,中共山西省委即以第16号文件的形式批  相似文献   

9.
牺盟会是一个表面上以阎锡山为会长,实际上由我党控制领导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山西抗战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为坚持山西抗战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20,(1)
正我党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党的领导干部更是身体力行。在全面抗战时期,任弼时全面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发展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山西抗战中,他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推动其进一步向前发展;他出使共产国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抗战初期在山西汤发奎,牛俊德,汤晓燕卢沟桥事变之后,为适应形势需要,周恩来于1937年9月来到抗战前线──山西,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打开了山西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为巩固和发展山西的抗日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坚定而灵活地贯彻执行党的...  相似文献   

12.
静德 《党史文汇》2005,(9):42-44
[编者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百余年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将在陕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担负起抗日的重任.八路军总部建立后,在朱德、彭德怀的率领下,立即开赴山西战场,以山西为立足地和出发地,指挥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起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和山东四大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八路军在八年抗战中从出发时的 4 5万人发展到 100余万人,歼敌 124万余,解放了华北广大国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指挥八路军抗战的八路军总部前方指挥部一直驻山西,使山西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基地.在抗战胜利 60周年之际,本刊发表这篇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纪实文章,以纪念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八路军总部的将领们.  相似文献   

13.
牺盟会是一个表面上以阎锡山为会长,实际上由我党控制领导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山西抗战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为坚持山西抗战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说到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很多人知道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军中国东北,横扫日军几十万关东军的事情。其实,苏联对于中国抗战的援助可以追溯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发动江桥抗战、打响中国抗战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和东北抗联在失败后都退入苏联。苏联政府不顾日本抗议,对他们予以很好的照顾安排。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又从道义、人员、物质上给予了中国巨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和蒋介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等诸多原因,致使中国大片国土沦丧敌手。但是,与侵入山西的日军只有一河之隔的陕西却始终安然无恙。日军之所以未能侵占陕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八路军的奋力抗击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从1937年8月下旬起,八路军主力陆续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作战。与此同时根据洛川会议的决定,由肖劲光率八路军~部分兵力留守陕北,固守黄河河防,防止日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犯。之后,这两支部队互为犄角,遥相呼应,构成了…  相似文献   

16.
正子弹,是现代战争中最基本的武器装备之一。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领导下的太行军工,从1940年创立第一个专业子弹生产厂,到1945年建成华北最大的子弹生产单位,从最初只能手工制造复装子弹,到最后实现机械化生产全新子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黎城下赤峪创建复装子弹厂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战前线,对日作战,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抗曰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全面抗战时期,任弼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发展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山西抗战中,他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联合地方友军共同抗日;他出使共产国际,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澄清事实,消除误解,从而赢得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战的支持;1940年3月,他从共产国际回到延安,为缓解当时国共矛盾与冲突、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目标做出重大贡献。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任弼时都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进行积极的贯彻执行,为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抗战胜利的中流批柱。华北是8年抗战的主战场之一,而以山西为中心的敌后山区抗日根据地,则是坚持华北敌后抗日的战略支点,它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同一般,而八路军正是开创、巩固这个战略支点的主力。周副主席赶赴山西与闽谈判来总司分坐镇五台指挥抗敌1937年9月4日凌晨,一艘大木船载着十几个人离开陕西省苏家村渡口,驶向对岸的山西省风陵渡渡口。船上的十几人主要是: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八路军副总…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7,(5)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1938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年7月,就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战一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为全国人民指明抗战的前景,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的历史责任。进入1938年,毛泽东一直在思考这件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怎样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毛泽东的结论是:"兵民是胜利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