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区域安全问题中的一大热点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朝鲜半岛、东北亚、亚太乃至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还直接关系到与其利益休戚相关的国家——中国的安全与发展。2006年10月,朝鲜核试验后,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与朝核问题相关的多组国家间关系也有了新变化,朝核问题进入了"后朝核时代"。分析后朝核时代朝鲜半岛局势的特点和影响半岛局势变化的几组双边、多边关系,探讨中国在处理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方针政策,对我国更好地应对半岛局势,进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国力的、有利于中国安全与发展的东北亚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要言论     
《当代贵州》2011,(3):8
高层的声音胡锦涛:要和平不要战争1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及朝鲜半岛局势交换意见。通话中,胡锦涛指出,实现半岛无核化,通过对话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是中方的一贯立场,也是中方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  相似文献   

3.
尽管朝鲜半岛的总体局势趋于缓和,但朝韩两国的情报战近来却有白热化的趋势。人们担心,这场暗战可能成为朝鲜半岛对峙的催化剂,甚至影响朝鲜半岛的总体局势。  相似文献   

4.
6月13日至15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举行了历史性会晤,并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朝韩首脑会晤是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会晤取得的成果对北南关系的改善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朝鲜半岛问题复杂、敏感,牵动主要大国利益,事关地区安全与稳定,因此,朝韩首脑会晤还引起了与朝鲜半岛关系密切的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的高度关注,并迅速作出了反应。  相似文献   

5.
朝韩炮战,使本就脆弱的朝鲜半岛的局势更加紧张。回顾与思考朝鲜半岛问题的演变过程,有利于了解和认识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趋势、美日韩军事同盟关系的实质以及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一、朝鲜半岛双边的一般情况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长1,100公里,面积为222,154平方公里。韩国面积99600平方公里,人口5000万;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2009年GDP为8003亿美元,排世界第15位,历史最好排世界第11位。朝鲜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6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加坡实现历史性会晤。在近年来朝鲜半岛安全局势因朝核问题而持续紧张的背景下,此次美朝峰会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战略意义。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调整的主要动因及其对美朝关系以及东北亚安全局势走向的影响,值得全世界关注。"特金会"的战略意义此次美朝峰会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朝鲜承诺"努力实现朝鲜半岛的完全  相似文献   

7.
综观20世纪最后一年的朝鲜半岛局势,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变”。尤其在外交上,朝鲜一改“闭关锁国”的做法,在国际政治舞台发起了一场“外交总攻势”,这一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带来了积极成果,朝鲜半岛局势明显缓和,作为朝鲜外交核心的朝美、朝日以及与欧盟的关系大为改善,为提高朝鲜的国际地位,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朝韩关系向全方位发展 2000年是朝鲜半岛局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6月中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与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举行了朝鲜半岛分裂以来的首次首脑会晤,并签署了历…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我国安全环境可能面临两种复杂情况:一是非和平条件下的不安全状态,二是和平条件下的脆弱安全甚至不安全状态。最有可能将我国卷入冲突的当属台湾海峡局势的变化,其次是朝鲜半岛问题的恶化。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 《唯实》2013,(5):83-86
近一段时期以来,朝鲜半岛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引发的紧张局势仍在持续。朝鲜声称:"目前的局势,不是是否爆发战争,而是处于立刻爆发战争还是明天爆发战争的分秒必争的阶段。"朝鲜半岛的局势向何处去?解决朝鲜核问题路在何方?就此问题我刊记者专访了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张琏瑰教授。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外交生涯中,多次荣幸地参加过邓小平同志与朝鲜领导人的会见,直接或间接聆听过一些他对朝鲜半岛问题的指示,深感为了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他以睿智的眼光和高超的智慧,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所给予的特别的关心。现就记忆所及,回顾我亲身经历的几件事。参加朝鲜30周年国庆活动1978年9月9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朝方邀请中方派高级代表团访朝参加庆典。中方对此十分重视,决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率党政代表团前往平壤参加朝鲜国庆活  相似文献   

11.
板门店今昔     
板门店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开城东南约八公里处,恰处“三八线”附近的军事分界线上。   板门店原本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小地方。朝鲜战争前,这里连一个小村都算不上,被定为停战谈判会场时,这里只有 4间小土屋,居民早已因战争而搬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与朝鲜停战谈判密切相关,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几乎一夜之间,板门店这个地名,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时至今日,板门店仍然是朝鲜半岛局势,乃至世界局势最为敏感的“神经”。   回顾朝鲜战争,在停战谈判会场的选址问题上,也如这场谈判本身一样,几经周折,最终定在…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5,(3)
大国力量汇集、合作与竞争并存,一直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东北亚地区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依托,也是我国周边外交的前沿地带,对我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2014年以来,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出现诸多新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俄罗斯加速推行"东进"战略、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调整、朝鲜半岛局势在紧张中出现缓和迹象、日本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后加快走上"政治、军事大国"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朝鲜战争结束后,为谋求缓和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半岛局势,经过苏联等国的努力,决定在1954年4月召开日内瓦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4.
, 《福建党史月刊》2013,(9):44-44
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经过毛泽东的努力.莫斯科同意与新中国重新签署条约.放弃其在旅顺、大连乃至整个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殊权益”。这样的谈判结果极大地提高了毛泽东和中共的威望,但苏联却损失了其在远东地区的两个极为关键的不冻港。斯大林转而希望在朝鲜半岛为苏联找到新的不冻港,以弥补战略损失。  相似文献   

15.
黄少花 《世纪桥》2010,(3):142-143
朝鲜核问题是东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也是国际政治中的热.羔和难点问题。朝鲜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不仅事关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关系到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对此,中国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既避免过度刺激朝鲜,防止美、日、韩对朝鲜进行军事力量打击,也要综合考虑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朝鲜战争结束后,为谋求缓和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半岛局势,经过苏联等国的努力,决定在1954年4月召开日内瓦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7.
王虹 《世纪桥》2007,(4):85-86
朝鲜半岛核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朝鲜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战略,与美国长期对朝施压并试图改变朝鲜现行体制的根本对朝战略方针之间激烈冲撞的产物。中国是朝鲜的近邻,在处理朝核危机上,中国的一贯主张就是朝鲜半岛无核化。  相似文献   

18.
石建国 《世纪桥》2005,(6):82-8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将中国东北地区建成日本侵华和侵占东南亚的战略基地,日本当局不遗余力地在东北掠夺原料,发展军工产业。到了1943年前后,东北工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产量和水平。后来,随着日本在东南亚战场颓败之势的加剧,其所占东北地区的人员与资金配置也日益紧张,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军需生产当中去。到了要投降的前夕,随着战败局势的日益明显,日本对东北工业及其它行业的有意破坏逐渐加剧了,而且这种对工业化进程的破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日本安全战略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晶晶 《发展论坛》2001,(11):62-63
自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安全战略已先后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目前,日本面向21世纪的新安全战略已基本确立。其实质是在确保本国领土安全及经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加速实现其军事强国与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日本的新世纪安全战略表现出前后相继、相辅相成的几大新动向。一、改变安全判断,矛头直指朝中冷战结束后,日本的外部及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战略活动空间空前扩大,直接面对大规模军事入侵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中国的崛起之势不可阻挡,亚洲中小国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大,朝鲜半岛局势虽整体趋缓但又一…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和朝鲜就朝鲜核问题和朝鲜半岛局势在日内瓦恢复高级会谈。同时,韩国和朝鲜也宣布朝鲜南北首次首脑会晤将在平壤举行。这样,一度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又出现了转机。 在此之前,朝鲜同美国、国际原子能机构、韩国围绕朝鲜核问题的争执日趋加剧。国际原子能机构以朝鲜阻止其检查团实地检查朝鲜的核设施为由,宣布中止该机构向朝鲜提供的一切援助,美国对朝鲜提出了经济、军事分阶段制裁的决议草案。决议案包括限制朝鲜的武器贸易。中止联合国对朝鲜的技术和文化援助,限制朝鲜的空中运输等。朝鲜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于6月13日宣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