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指出"红船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论述了"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革中的升华,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产物;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内在结构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此产生的"红船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在此之后,党在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它们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拥有着共同的思想和实践基础,共同构成了党的革命精神系统。这些伟大的革命精神虽然都形成于革命历史时期,但其中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涵历久弥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红船精神"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思想根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精神,位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首。"红船精神"不仅对过去、对现在,而且对今后的各项事业和建设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党正在进行并将长期坚持的全面从严治党,也正是在"红船精神"指引下,与时俱进、扬帆远航。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开端——"红船精神"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21,(9)
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人民心中不朽的精神丰碑。红船精神不仅是早期共产党人思想与实践的结晶,也是新时代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传家宝,创新、奋斗和奉献是其核心特质,也是新时代值得我们传承发扬的精神品质。只有在红船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坚持创新、奋斗与奉献,才能用革命精神之源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成为新时代红色传人。  相似文献   

5.
李安 《理论建设》2020,36(1):71-76
"红船精神"所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已经形成了一种永恒的文化品格。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阶段,"红船精神"具有不同的价值。新时代,"红船精神"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红船精神"是激发创新精神的思想源泉,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鲜明旗帜,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是激励奋进不息的生活态度的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6.
从"伟大社会革命"视角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非常鲜明的理论建构特点。立足社会革命的世界历史性维度,能沟通"特色模式"与"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结,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完整性;立足社会革命彻底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维度,能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史、党的奋斗史的深层联结,体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的宽厚性;立足社会革命实践至上维度,能充分认识"实践理性"与"理想精神"相互促进的重要性,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效能性。"伟大社会革命"为我们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正“红船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系统阐释的伟大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党的先进性之源,具有穿越历史的永恒生命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鲜活纯正的红色基因。“红船精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历久弥新、永放光芒,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大力弘扬传承,使其成为注入我们奋斗血液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弘扬“红船精神”的重大政治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  相似文献   

8.
<正>"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红船旁的高校,充分利用学院地处党的诞生地的优势,结合时代特色,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  相似文献   

9.
正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明确了其历史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我们党的一种文化自觉与自信,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从古希腊、中世纪的思想家到黑格尔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总体性思想,马克思从现实中的人出发,论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性思想。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性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的总体性,马克思从人的本质的总体性、人的存在的总体性、人的发展的总体性等方面论述了人的总体性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总体性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形成的独特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是理论维度、历史维度、价值维度的内在统一。在理论维度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论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在历史维度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经历了孕育和生成、丰富和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形成过程。在价值维度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具有鲜明的国家价值、民族价值、人民价值和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并且两者皆兼具时代性和先进性。因而,学习和弘扬"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对于进一步增进人们的爱党爱国情怀,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干事热情,继而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必将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12月4日,弘扬"红船精神"座谈会在浙江嘉兴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要把弘扬"红船精神"同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结合起来,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在学懂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21,(5)
正100年前的夏天,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精神"应运而生。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从红船开始扬帆启航,从中逐步发展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伟业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5.
正七·七事变已过,民族精神长存。在这其中,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英勇不屈,书写了壮丽的民族史诗。一部党史,就是一部伟大壮阔的奋斗史。不忘初心,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红船扬帆起航"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这条红船扬帆起航,就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21,(5)
正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  相似文献   

17.
<正>2005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84岁诞辰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以深邃的历史思考和凝练的理论表达,第一次系统阐扬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深刻指出:"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红船初心,以人民心为心。这种精神源于历史、跨越时空,贯穿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在今天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中,获得了当代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红船精神"的理论概念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首次公开提出,由此,学术界对于"红船精神"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红船精神"的内涵、历史地位、当代意义以及弘扬路径等诸多方面。高校将"红船精神"的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红色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2005年,习近平同志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2017年10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红船,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之  相似文献   

20.
正红船是镌刻我们党的初心的伟大航船,从南湖起航到驶入新时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党的诞生地赓续红船精神,必须把历史和现实贯通起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南湖篇章。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肩负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力量之源。南湖红船开启了中国革命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