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潮》1986,(11)
红军长征时,我二十五岁,在红五军团任参谋长。部队到达四川懋功与四方面军会师时,在是否北上的问题上,张国焘与党中央发生了严重意见分岐。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大搞分裂活动,不赞成北上,主张到新疆去,  相似文献   

2.
张廷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任中央军委常委。曾当选为党的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18年4月9日,张廷发出生于沙县夏茂镇。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排长、团通讯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参谋,东进纵队通信科长、作战科长,三八五旅轮训队队长、作战股长。1941年任一二九师作战科长,在刘伯承、邓小平直接领导下工作。1943年任太行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1944年任太行七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邯郸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第六纵队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参与拟制刘邓大军出击陇海、定陶等战役计划,组织多项战斗保障和司令部勤务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最能展现张廷发军事指挥才干  相似文献   

3.
正曾玉,生卒年月不详。湖南宜章人。周子昆之妻。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8年,她被调到新四军工作。1940年,她护送孩子回湖南老家寄养,据说在归队途中失踪,下落不明。长征开始时,由于怀有身孕,曾玉没在转移名单中。但当得知自己的丈夫、红五军团参谋长周子昆在出征的行列中时,她竟不顾一切地  相似文献   

4.
钱江 《湘潮》2006,(11):43-45
人民军队中最初的参谋机关和参谋长人民军队的总部参谋建制,应当追溯至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这次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军事指挥机构是由周恩来、张国焘、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蔡廷锴、聂荣臻等人组成的“军事参谋团”。刘伯承任参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总部参谋长,是有道理的。但在南昌起义的队伍里,我军总部参谋部的建制还相当模糊。参谋长刘伯承身边有几个年轻军官,负责传达命令、起草文件,乃至安排司令部的驻扎和开拔,他们执行的实际上就是参谋工作,却没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5.
黄镇是红军中一位造诣颇深的艺术家。他在长征途中创作的戏剧、美术和诗歌 ,对宣传长征的光辉业绩 ,鼓舞红军指战员的斗志 ,扩大长征在国内外的影响 ,曾起过重要的作用。黄镇 ( 1 90 9— 1 989) ,安徽桐城人。他自小喜爱绘画 ,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习 ,毕业后在中学任美术教员 ,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解职。为生活所迫 ,他曾在国民党第 2 6路军中任职。 1 931年 1 2月 ,他随 2 6路军在江西参加著名的宁都起义 ,加入工农红军 ,任红五军团政治部文化娱乐科科长 ,负责部队的文化宣传工作。 1 932年夏 ,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  相似文献   

6.
自1934年10月起,父亲左权一直在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任参谋长。红一军团是长征的先头部队,遇敌战斗,逢山开路,作为军团参谋长的父亲,工作更是繁忙。即使到了宿营地,别人可以休息了,他还要布置警戒,了解各部队的情况,而后加以汇总,向军委发电汇报,再安排制订第二天的行军、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7.
钱江 《党史博览》2003,(1):24-25
人民军队中最初的“参谋” 人民军队的总部参谋建制,可以追溯至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这次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军事指挥机构是由周恩来、张国焘、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蔡廷锴、聂荣臻等人组成的“军事参谋团”。刘伯承任参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总部参谋长是有道理的。但在南昌起义的队伍里,我军总部参谋部的建制还是相当模糊的。参谋长刘伯承身边有几个年轻军官,负责传达命令、起草文件,乃至安排司令部的驻扎和开拔。他们执行的实际上就是参谋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士榘,湖北省荆门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参谋长,红13军参谋长、代军长,曾参加长征。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兼西线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9.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3-1946),美国佛罗里达州人.1904年毕业于美国西点陆军军官学校.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27年任美国驻中国天津部队参谋长、司令官,旋任美国驻华大使馆陆军武官参赞.1941年任美国第三军团司令.1942年任中印缅战区美军中将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时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蒋介石明与共产党合作抗日,实则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史迪威将军因与蒋介石政见不一,发生矛盾,于1944年被美国政府调回.后任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  相似文献   

10.
曾纪荣 《湘潮》2006,(10):56-56
1935年在红军长征的队伍里,有6名外国人(5男1女)其中4人是军人——李德、武亭、毕士悌、洪水。另2人是神父勃沙特和一名修女。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曾用名华夫,德国人,早年加入德国共产党。俄国十月革命时,参加苏联红军,升任骑兵师参谋长。1932年春受共产国际派遣来到中国,名  相似文献   

11.
谢良(1915—1991),原名谢毓法,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三军第八师炮兵连指导员,红七军团十九师五十九团三营九连指导员,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七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长征胜利后,任西路军红五军十三师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2.
李仲凡 《湘潮》2005,(9):1-1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县福临铺一个佃农家庭。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秋收起义和井冈山的战斗,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团连长,红四军特务连连长,特务营党代表,二纵队四支队政治委员,独立团团长,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七师师长,十九军五十四师师长,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等职。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在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的率领下担负总掩护的任务,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血战湘江,完成任务后,三十四师余部300多人在师长陈树湘和参谋长王光道的率领…  相似文献   

13.
《随军西行见闻录》是陈云同志(当时署名廉臣)于1935年写作的一篇记录自己长征经历的文章,是一篇比较珍贵的资料。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年后重读此文,仍觉受益匪浅。陈云在长征途中陈云是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和中央白区工作部部长参加长征的。长征开始时,他又被指定为驻红五军团的中央代表,以后又担任军委纵队的政委,参加过遵义会议等重要会议,是长征的领导者之一。1934年10月18日,陈云随红五军团从曲利出发踏上长征的征途。当时,红五军团奉命担负全军后卫的重任,但只有红十三师和红三十四师两师…  相似文献   

14.
正在朱德、陈毅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的毕占云,是率领国民党军队整连整营成建制加入红军第一人,起义后被毛泽东委任为"特务营营长",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提到了他。红军时期,毕占云是我军一员虎将,曾任红22军参谋长、红1军团第1师参谋长、红8军参谋长、红9军参谋长等职。在长征路上,毕占云是红军主力红8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毕占云大部分时间战斗在太岳军区,任军区参谋长、太岳纵队参谋长等职,曾护送刘少奇回  相似文献   

15.
正邓萍,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任中共红军第五军委员会书记和红五军参谋长。1930年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沙战役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中,亲临前沿侦察敌情,不幸光荣牺牲。邓萍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所编《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表册)》一书提供的名单,长征期间牺牲的红军官兵当中,营以上干部约为430人左右。另据军史研究专家统计,长征中牺牲的师职干部约有80多人,包括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红三军团第六师师长曹德清、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师长余永寿等;在战斗中牺牲的军职干部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等人。(于晓明)长征中牺牲的师以上干部有八十多名@于晓明  相似文献   

17.
叶剑英(1897—1986) 广东梅县人。1917年进入云南讲武堂第十二期炮科学习,1920年毕业回广东,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24年参加创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1928年赴苏联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司令员。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7月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长征途中,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作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南方局常委、中央军委参谋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1949年9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在江西赣州主持召开解放华南的作战会议和华南分局扩大会议,制定解放  相似文献   

18.
红军时期,刘伯承元帅曾两次出任红军总参谋长。然而,在江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与李德错误军事路线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路线作斗争的过程中,他又先后两次被罢了红军总参谋长的官职。今天看来,两度被罢官恰恰说明刘帅是一位坚持真理、党性极强、敢于实事求是、勇于与错误路线作斗争的真正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9.
1935年1月17日遵义会议结束后,19日,红军移师北上。这时,3万红军仍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之中。蒋介石亲临重庆督战,并令四川军阀刘湘的部队南渡长江,对红军进行阻击,同时调集重兵向遵义地区压来,企图将红军一举围歼。27日下午,中央军委到达土城镇。毛泽东决定利用此处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对尾追之敌川军郭祺勋部实施合围夹击。当时部署:红一军团继续北上夺取赤水城,以红三军团3个师、红五军团2个师占领土城镇以东地区的两侧,迎击敌人。总司令朱德亲临三军团指挥,参谋长刘伯承坐镇五军团。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土城战役拉开帷幕。红军将…  相似文献   

20.
正1950年10月3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组建了工兵指挥所,陈正峰任主任、马骏驰任参谋长,统一指挥入朝工兵部队协同各兵种作战。1952年7月,工兵指挥所改为工兵指挥部,谭善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旺任参谋长,严宗三任政治部主任,负责全面指导志愿军的工程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