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解放战争,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共歼灭多少国民党军队? 1949年6月3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的解放战争公报指出:自1946年7月1日起至1949年6月30日止,人民解放战争的3年中,人民解放军歼灭、改编国民党军队及起义、投降的国民党军共5691400人,约为569万余人。 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年头中,人民解放军共已消灭反动的国民党军559万人。”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民解放军自从1948年冬季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以后,从1949年4月21日开始渡江作战起至现在为止的13个半月内,占领了除西藏、台湾及若干其他海岛以外的一切国土,消灭了183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和98万土匪游击队”。共281万人。问题是,从1949年4月21日至6月30日,人民解放军在取得渡江战役歼敌43万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公元1946年7月到1949年年底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消灭了807万国民党军,推翻了蒋家王朝,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美国人、中国国民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之初都没有想到的。 因为美国人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要战胜国民党,是下一代人的事情。 因为国民党人曾说过:共军要打败国军,大概需要一百年时间。 因为毛泽东到1948年初才说:从战争开始算起,大约用五年时间基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但是,解放战争只用了三年半! 解放战争为什么胜得这样快? 这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巨大的谜……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毛泽东领导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进攻,打得国民党军狼狈不堪。毛泽东断定蒋介石的失败已成定局,中国革命的胜利已为期不远。为新中国作准备,也为取得苏联的支持,毛泽东在1947年初至1949年初先后多次提出出访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但均遭到斯大林的婉拒。直到建国后的1949年12月底,毛泽东的愿望才得以实现。斯大林为什么要一再推迟、回绝毛泽东的出访要求呢?本文将为读者揭示斯大林多次拒绝毛泽东要求的不为人知的真正内幕。  相似文献   

4.
陈思 《党史博采》2009,(12):13-16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毛泽东始终关注新疆问题,在1949年国民党驻新疆的军队已经成为孤军的情况下,他以高度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1949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吩咐卫士:今天我要在家招待客人,是国民党的起义将领,中午就在这里吃饭,你们准备一下。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给卫士们布置任务。因为毛泽东家的餐具十分普通,他便对李家骥说:你到招待科弄些好点的餐具来。李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5,(5)
苏联是否曾劝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划江而治问题是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苏关系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斯大林与毛泽东在1949年1月间关于国共调停的电报内容、米高扬秘密访华提出建立联合政府和苏联大使馆随国民党政权南迁广州等历史事件,进一步证实了斯大林曾有劝告中共与国民党"划江而治"的动机。二战后,苏联采取双重的对华政策,反映了苏联对待中国共产党的不信任和斯大林矛盾复杂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只要平和     
1949年初,毛泽东接见南京国民党的和谈代表刘斐。见面时,毛泽东开口问:"您是湖南人吧?"刘斐回答:"我是醴陵县人,与主席家乡是邻县。"毛泽东高兴地说:"啊,我们是真正的老乡。古人云: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也是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和朱德总司令于1949年9月23日晚在北京举行宴会,宴请原国民党陆军上将、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琪翔等26名国民党起义将领.  相似文献   

9.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0,(15):17-18
1949年9月19日,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之前,毛泽东邀请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民主人士张元济等一同游览天坛,谈笑风生的共产党领袖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世人——初生的新中国政权,欢迎愿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日)与毛泽东的首次会谈在1949年1月30日举行。会谈时在座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1],以及毛泽东的翻译师哲。苏方参加的是И.В.科瓦廖夫[2]和Е.Ф.科瓦廖夫[3]同志。就飞行途中的情况进行了一番寒暄后,毛泽东主动谈起了中国战况。关于中国战况毛泽东说,实质上中国革命的军事时期应当说已经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还有2.6亿人,  相似文献   

12.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叶剑英肩负组织广东战役、筹划广东建设的重任来到江西省扭州市。在祛州,他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把赣州城作为向广东进军的战略基地,导演了一场“征州定大计,广东奏凯朕”的宏伟历史话剧。毛泽东面投机宜广东和广西是国民党在华南地区的最后两个营垒。虽然大陆的彻底解放在1949年已成定局,但国民党仍企图在两广负隅顽抗。余汉谋集团约12万守广东,白崇植集团约17万守广西,构成了所谓的“粤桂联合防线”。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长何应钦、“广东王”陈济棠、“山西王”阎锡山等一大批军政要员…  相似文献   

13.
1949年9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北京举行宴会,专门宴请了程潜、张治中、傅作义、邓宝珊、黄绍闳、李明灏等26名国民党起义将领。席间,毛泽东几次举杯庆祝到会的原国民党军将领举行起义和响应人民和平运动的功绩。这26位将领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明灏。  相似文献   

14.
<正>一、向苏联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的信念"向苏联学习,借鉴苏联经验,争取苏联援助,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已久的信念。早在建国前夕的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不仅明确提出了"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5.
1949年8月,驻留香港的国民党立法委员和中央委员黄绍竑等44人联合发表政治声明,号召忠于三民主义、忠于中国人民的国民党员,立即与反动的国民党政权决裂,与中国共产党彻底合作,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共同努力。声明发表后,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纷纷响应,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脱离旧政权运动,时人称之为“香港起义”。  相似文献   

16.
"接班人"问题的提出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13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同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为了防备蒋介石的阴谋,中共中央决定:谈判期间,刘少奇代理毛泽东的中共中央主席职务.1949年10月,中国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建设新中国的同时,如何保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是一个既现实又长远的问题.与此相关,建设时期解决"接班人"的问题,被适时地提上了中国共产党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几乎全线崩溃。在周恩来的劝说下,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等人留在了北平(今北京)。1949年5月下旬,中央军委调动部队实施进军大西南的战略决策,力图把国民党残留的胡宗南、宋希濂两个主力兵团消灭在中国大陆。1949年11月6日,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宴请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此前国民党派出的和谈代表。在酒宴上,张治中意外地见到了原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熊向晖。周恩来郑重向张治中等人介绍:熊向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中国成立前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刘少奇率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筹备亚洲澳洲工会代表会议、支援越南人民抗击法帝国主义斗争,为建设新中国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出访苏联: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争取有力外援1949年4月下旬,国共和谈破裂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迅速占领南京,国民党统治基本瓦解,新中国成立在即。  相似文献   

19.
付闪 《湘潮》2013,(9):4-8
在1949年3月初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为了迎接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毛泽东向全党首次宣布了外交政策.并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的任何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这让新中国牢牢地掌握了外交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故事]毛泽东委傅作义以重任,并对他高度信任,通过充分肯定他的义举,使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为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傅作义先生是率领50余万官兵到人民阵营中的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1949年1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放北平的备件.毛泽东高度地称赞了这一义举为人民立下了大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