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王志民  高顺福 《世纪桥》2010,(10):25-26
<正>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进驻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突然炮击东北军的沈阳北大营,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数月后,日本侵略军向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全面进攻。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纵容下,日军迅速占领了铁路沿线的许多重镇和战略要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而诬称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早晨,日军侵占沈阳,同日又占领长春等20多座城市。在日军的突然袭击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军不战而溃。  相似文献   

3.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距离中国东北军第七旅驻地沈阳北大营附近的铁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向北大营和沈阳城发起攻击。由于受制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东北军拱手让出了北大营、沈阳城乃至全东北。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王艳阳 《世纪桥》2002,(1):33-35
1931年9月18日,日军开始向沈阳东北军北大营和沈阳城内发起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侵略军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5.
正在东北乃至全国,如果要找一个工业及经济结构由"旧"向"新"艰难转型、华丽转身的浓缩样本,恐怕没有哪个地方比沈阳更合适。70年峥嵘岁月,曾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的沈阳,为中国工业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40多年沧桑巨变,沈阳实现了老工业城市的浴火重生,为改革开放"全景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入新时代,沈阳加快了创新开放的步伐,不断创造出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的新业绩,交出无愧时代、不负重托的答卷。这一切,呈现的是蝶变,贯穿的是科技创新。沈阳人树牢创新求变的意识,激活科技创新的动能,永不停歇地挥洒"闯"的汗水、耕耘"创"的种子,必将不断书写出新时代的新史诗。  相似文献   

6.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距离中国东北军第七旅驻地沈阳北大营附近的铁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向北大营和沈阳城发起攻击。由于受制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东北军拱手让出了北大营、沈阳城乃至全东北。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创新的源泉在于人才,在沈阳科技创新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科技精英的名字镌刻在共和国工业发展的史册上,为沈阳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为沈阳实施智能制造提升铸魂,一批又一批"大国工匠"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助力。科技精英与"大国工匠"丰厚了沈阳科技创新的底蕴,也铺陈了美好的未来。沈阳市正在由"沈阳制造"向"沈阳智造"和"沈阳创造"华丽转变。  相似文献   

8.
冯晓蔚 《党史纵览》2006,(11):14-18
一 1931年的秋天,皇姑屯车站的硝烟还未散尽,九一八事变的枪声突然又在沈阳的街头大作.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着东北的大好河山.由于蒋介石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并下令撤至山海关内,于是,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全部沦陷.  相似文献   

9.
正1948年11月2日,东北野战军一举攻克沈阳,沈阳的解放,也意味着东北全境的解放。沈阳是东北第一大城市,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北"剿总"司令部的所在地,它是整个东北甚至也是全中国的战略命脉,沈阳的胜利解放对全国的解放战争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沈阳解放的过程显得那么平静,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平静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沈阳共有各系统地下工作人员1200余人,其  相似文献   

10.
正霜降的前一天,已是深秋。天气渐冷,我们靠什么温暖前行?这一天,新迁址沈阳的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沈阳地区的党员干部来到凤城市大梨树村开展党日活动,向老支书毛丰美学习,经历了一次心灵上的朝圣。毛丰美带领大梨树村人民三十年风雨无阻苦干、实干、巧干,干出一片新天地,让大梨树村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单位"和"中国美丽乡村",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幸福村庄等荣  相似文献   

11.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开始全面实施鲸吞中国东北的预谋。数十万中国边防部队在国民党当局不抵抗政策的约束下,被迫置东北三千里江山和三千万同胞于日寇铁蹄之下而不顾,步步后撤。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奇耻大辱。 深刻的民族危机刺痛着每个爱国公民的心,救亡图存成了压倒一切的历史重任。时任《生活周刊》主编的邹韬奋,积极入世,忧国忧民,面对空前的国难,岂能熟视无睹或是袖手旁观?  相似文献   

12.
8月25日,2012沈阳法库AOPA国际飞行大会("飞来者"大会)拉开了帷幕。这是中国首次举办"飞来者"大会。在此次飞行大会上,共有211架(具)各种飞行器进行了表演和展出,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13.
正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现为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49年5月7日,是新中国第一个国营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军工企业。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合金实验室、第一个钛加工材生产基地、第一条铜盘管生产线,先后援建了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洛阳铜加工厂、西北铜加工厂、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被誉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业的摇篮"。本文根据该厂部分老领导厂庆茶话会讲话录音整理。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国难国耻,在中国历史上刻下了永远屈辱的一页,给中华民族留下了难以洗刷的血泪.而张学良也由此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罪名.61年了,由于当时执政者出于某些政治原因而布下的障目烟云以及档案史料的缺乏等原因,使探析九一八事变时期张学良是非功过问题的难度倍增;也惟因如此,今天彻底廓清它就更具特殊的意义.本文试就张学良当年对日寇"不抵抗的抵抗"这一关键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求识者明教.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沈阳创造了200余项"中国第一",一座座关系国计民生的工厂先后建立,一项项技术难关被攻克,一件件填补国内空白的大国重器被制造出来,为我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工业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70年来,沈阳始终担负着"共和国装备部"的国家使命,在新中国建设的各个时期贡献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国重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市依靠科技创新等措施,不断推动装备制造、汽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18日,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年会上,沈阳、大连获评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在主题为"全球视野创新驱动"的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表彰了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十大创新型企业、十大创新人物。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关锡友荣获"中国十  相似文献   

17.
《党员干部之友》2009,(3):F0002-F0002,1
2009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由山东施可丰公司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发的"长效缓释肥料研制与应用"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复合肥行业获得的最高奖项。2004年8月,作为中国化肥百强企业之一的施可丰公司开始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将该所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氮磷缓释  相似文献   

18.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与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和意味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八一五”纪念日不同,“九一八”是国耻纪念日,77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炮击沈阳,同时进攻吉林、黑龙江各个城市,而20万东北军采取了不抵抗政策,陆续撤往山海关内。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辽沈的社会局面随之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作为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的沈阳也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军事和民生是被关注的重点。本土文人为社会形势所激发而创作了诸多诗篇。有识之士或来沈阳游历求学,或来沈阳仕宦客居,也留下了大量诗作。同时,由日本人创办的近代沈阳的主流媒体《盛京时报》专门开辟了"文苑"等栏目作为刊发诗文的载体。这些共同构建了近代沈阳诗坛的特点,为沈阳近代文学增加了亮色。  相似文献   

20.
郭红婴 《新长征》2011,(4):60-61
一、"九一八"事变后吉林抗日救国运动的兴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占领沈阳之后,继续扩大对东北各地的侵略,至10月下旬,吉林省大部分地区沦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