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邓中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革命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创造了一系列永载史册的光辉业绩。他不忘初心、献身革命,用39年的生命诠释了自己的初心故事。  相似文献   

2.
龙峰 《湘潮》2005,(2):22-26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革命理论家和我国工人运动杰出的领袖。他和毛泽东相识于1915年秋,此后,由相识到相知,在血与火的年代里开始了近20年的交往,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给后辈们留下了无尽的怀念与启迪。  相似文献   

3.
<正>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还是优秀的无产阶级诗人,创作了40多首诗歌,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真实描写了普通民众的苦难,大声呼唤人民奋起斗争推翻旧世界。邓中夏的“红歌”催人奋进,给人力量。他在觉醒年代觉醒。1920年3月,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邓中夏参加了李大钊领导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他又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农民问题始终无法回避。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他在党的早期革命中很早地就关注到中国的农民问题,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农民观。  相似文献   

5.
邓中夏是我党北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职工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原名邓仲澥,1894年生于湖南宜章县一个书香人家,二十三岁入北京大学文学系。他起初决心做个学者、文人,从五四时期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他早期的革命活动主要是在北京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邓中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和理论家。他早年加入革命,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从事工人运动,曾参加和领导了20年代几乎所有重大的工人运动,例如长辛店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五卅运动及省港大罢工等等。他还在紧张工作之余,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工运史,即《中国职工运动简史》,对中国工运理论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一) 邓中夏对中国工人阶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科学分析。首先,他阐明了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现代产业工人,不是在中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06,(1):21-21
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认识是逐步明确与加深的。邓中夏、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等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1923年1月18日,蔡和森撰文,认为工人阶级“在中国社会上已成为一种新势力”,“是解救全中国人民之革命的真势力”。1925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确  相似文献   

8.
邓中夏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秋水含落辉,彩霞如赤柱。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这是邓中夏1920年9月到湖南宣传马克思主义,经过洞庭湖时写下的《过洞庭》一诗中的著名诗句。当中国共产党还处于襁褓中的时候,这位北京大学学生已抱定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奋斗了。作为我党的创始人之一、早期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和党的理论家,邓中夏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在宜章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过旧学教育,1915年考入湖南省高等师范中文专修科,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他一心攻读古书,幻想通“古”入仕。但是北京大学蓬勃兴起的新文化、新思想,使邓中夏顿时觉醒过来。他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18年春,在俄国十月革  相似文献   

9.
邓中夏 ——革命者要吃尽苦中苦 邓中夏曾说过: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解放全人类,道路崎岖,困难极多,革命者必须有吃尽苦中苦的决心,才有胜利希望,才会为革命做出贡献。他这样说就这样做。在他短暂而壮丽的一生中,为革命吃尽苦头,并光荣牺牲。1931年,邓中夏遭到王明路线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他身无分文,只得忍受着巨大的感情痛苦,割弃骨肉之爱,将子送人。他虽然身处逆境,但革命意志坚强。这位在省港罢工中威震敌胆、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即使终日刻腊板也任劳任怨、毫无怨言。他在跟妻子谈话时说:“妹妹(妻子),一个革命者就是要吃尽这世上的苦中苦啊,我们能被这痛苦吓倒吗?”1933年5月,邓中夏在上海被捕。在被关南京宪兵司令部期  相似文献   

10.
高君宇是我党早期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从事党的各种革命活动中,对当时业已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早在二十世纪前期,高君宇在李大钊的倡导下,就与邓中夏响应其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经常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调查研究和讲演,向工人同胞热心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之路。  相似文献   

11.
1920年10月,李大钊和邓中夏发起成立了北方党的最初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邓中夏从此踏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 李瑛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李森的妹妹,通过李森,邓中夏与李瑛相识、相知,结为伴侣,一起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1928年,邓中夏前往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不久,李瑛也到了莫斯科。两年后,由于工作需要,邓中夏回国,李瑛因为有了孩子,不便一起行动,就暂时留在苏联。 邓中夏到上海后,组织上分配他担任全国总工会党团成员兼宣传部长。不久,他被派往洪湖,任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此时,  相似文献   

12.
邓中夏关于收回香港的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港回归后,我们倍加怀念早在20年代就提出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并进行了最早斗争的邓中夏同志。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提出收回香港的党的领导人。1926年4月,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工人运动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在领导省港大罢工时,在香港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香港是英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根据地”,是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压迫中国的根据地,中国要得到“独立解放”,就“一定要收回香港”①。他还提出了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和近期目标。这是农国共产党人在没有掌握国家政权的历史条件下最早提出的“收回香港”…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7,(3):123-123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4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  相似文献   

14.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委任状”送来时,他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5.
1931年,邓中夏遭到王明“左”倾路线的打击迫害,被撤销了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等所有职务。这年冬天,他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调回上海,“接受审查,听候处理”。他虽身处逆境,依然对党无限忠诚。一年后,组织上派他担任全国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互济总会是党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来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一个革命的群众组织,需要与多方面打交道。而邓中夏曾担任过上海大学校务长,领导过上海工人运动,经常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同敌人进行过面对面的斗争,是国民党反动派悬赏缉拿的对象。邓中夏出面领导互…  相似文献   

16.
邓中夏故居     
邓中夏故居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城东北7公里处的太平里乡邓家湾村。始建年代无考,据族谱及有关资料记载,应是邓中夏祖父邓锡锦所建。1944年被侵华日军烧毁,仅剩墙基。现故居系1983年按原貌修复。整栋建筑坐南朝北,是一栋占地121平方米,一进三间青砖青瓦的旧式普通村舍,有大小房屋共七间。进故居大门即是厅屋,前后厅以一木板宝壁相隔。厅右前厢房为邓中夏父母卧室,其次还有其叔婶、哥嫂的卧室。邓中夏的卧室位于厅后左厢房,房间里还保留着他睡过的湖南雕花大床,用过的桌凳箱笼。邓中夏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无产阶级政治家、理论家,杰出…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领袖、文学活动家邓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1918年,为学生救国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3月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走上街头,深入工厂,宣传革命道理。不久,投入"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参与组织  相似文献   

18.
峥嵘 《党史纵横》2012,(7):44-46
张秋人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之一,他与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宣中华、肖楚女、沈泽民等革命先烈是同一时代的革命活动家。  相似文献   

19.
峥嵘 《党史纵横》2013,(12):52-54
张秋人是我们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与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宣中华、肖楚女、沈泽民等革命先烈是同一时代的革命活动家。在他那短暂的生命中,为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李启汉是中国共产党58名早期党员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发动和组织了早期工人运动,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国工运史上书写了不朽篇章,被著名共产党人邓中夏誉为“无产阶级的先锋,劳动运动的健将”。李启汉,又名李森,1898年出生于湖南江华码市镇李家村的一个贫穷家庭。1917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上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