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喜欢默诵萧三先生编辑的《革命烈士诗抄》。每一次的默诵,单纯的心灵都会受到理想信念的洗礼和震撼。如今,半个世纪的光阴过去了,但89位革命烈士的崇高人格、坚贞操守,还有他们对于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赤胆忠心,在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壮丽诗篇中所获得的全新生命,依然在我的心中铭刻。每当想起那些被搁置了很久的经典,那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意识之流,就会在心中无拘无束地流淌出来。"那些虽然不曾认识,但是读了遗诗就在我的脑  相似文献   

2.
读了肖三同志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续编》,心潮汹涌,久久不能自已。革命烈士的诗,不是一般的人用笔和墨写就的诗,而是革命者、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诗。在《革命烈士诗抄》里有两句革命者题在龙华监狱墙壁上的诗:“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是的,革命者用鲜血写就的诗,是和革命者用鲜血浇灌盛开起来的遍地的桃花一般鲜艳、一般赤红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曾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为了激励人们前仆后继,现把一些革命烈士的"狱中诗"和"就义诗"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龙泽巨 《湘潮》2023,(4):46-47
<正>深冬,寒风凛冽,冰封千里。拒马河边,一位腰扎短枪的年轻人在一片浸透了志士热血的土地上徘徊、沉思,悲愤的诗句涌上心头: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英雄抛碧血,化为红杜鹃。丈夫一死耳,羞杀狗汉奸。这是他的一首祭诗,也是他的自我写照。不久,他就在抗日战争胜利的黎明时刻倒下了,但他的形象却借助他留下的诗篇留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他就是革命烈士和诗人陈辉。1920年6月,陈辉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双桥坪乡一个商人家庭,  相似文献   

5.
一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不仅有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而且有非凡的写诗才能.1926年,夏明翰的好友、后来成为革命烈士的郭亮买了一把宝剑,挂在床头,经常在清晨打拳练剑.一天,夏明翰问道:"你那宝剑挂在床头是什么意思?"郭亮笑而不答,旁边有人打趣说:"他在想诗,莫打岔!"郭亮也笑着说:"你们真的引出了我两句打油诗."说着他念了这样两句诗:  相似文献   

6.
正半截铅笔写家书"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光耀千秋的就义诗。这首诗气吞山河,声震中外,半个多世纪以来,早已家喻户晓,传颂不衰,成为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它惊天地而泣鬼神,昭日月而遗后昆,成为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为争取解放、视死如归的战斗号角,也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鲜为人知的是,夏明翰不仅仅是侠肝义胆、豪气铮铮的钢铁汉子,同时也是一个重情重义、  相似文献   

7.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首出自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的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小说<红岩>中的<我的自白书>一诗,因其激情澎湃、琅琅上口、感染力强,多年来一直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然而,这首诗并非陈然烈士的遗诗.  相似文献   

8.
正因为有了定力,今天的中国更能"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毛泽东有一首七绝诗曰:"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首诗既颂扬了"定力",也颂扬了"磨砺"。"乱云飞渡仍从容"颂扬的是"定力"。这个定力,伴随着毛泽东的革命历程和艰难困苦的斗争生活,展现在他指挥若定的战斗诗篇中。如《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  相似文献   

9.
一读到这首正气凛然的革命烈士遗诗,一种在敌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慷慨就义的崇高形象就跃然纸上。寥寥十个字,却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新闻与诗歌创作的新视角,论述了毛泽东怎样从新闻中获得诗的灵感,将新闻与诗有机融合而创作诗篇,以及如何用诗作解读新闻.文章具体分析了1949年4月22日毛泽东的三篇新闻稿与<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有关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通讯和社论与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1959年12月和1960年6月毛泽东以"读报"标题的三首七律诗.  相似文献   

11.
正闻君就义汉江城,慷慨高歌主义真。气吞山河遗篇在,血溅沙洲浩气存。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来人"。喜见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晖。这是新中国诞生后,郑家钧同志专程到汉阳凭吊她的爱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同志的忠魂而作的一首七律。夏明翰同志不仅有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而且有非凡的写诗才能。他的诗,尤其是他的就义诗,充满革命豪情,饱含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鼓舞着  相似文献   

12.
●一个职业革命者,却非常热爱诗,以诗叙意志、抒情怀、表衷肠,年仅20岁就英勇就义。他,就是曾担任中共芜湖特支书记和青年团芜湖特委书记的安徽省南陵县谢家坝的革命烈士俞昌准。《血流溉放世界花》展示这位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13.
江山助诗才绝唱流千古──读毛主席词《雪》《昆仑》王醒,刘小玲主席的词,壮而不野,丽而不妖,深得诗家三昧。他一生为人慷慨,好借诗言志,每有心得,便流注诗篇,因而读其诗如见其人,如见其心。在众多诗篇中,尤以《雪》、《昆仑》为最。这两篇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词...  相似文献   

14.
“能受天磨为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这是革命烈士郭仁被关押在常德监狱时,赠给战友龚泽湘的两行诗。郭仁,益阳市人,一九一一年生,早年毕生于上海公学大学部法律系,后东渡日本  相似文献   

15.
所谓“绝笔诗”。是指死前最后所写的诗而言。用联语方式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称挽联。若按被挽的对象分,挽联有挽人和自挽两类。一些革命烈士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曾写下“绝笔诗”或题联自挽,以寄情寓意,或嫉恶如仇,或激励后人,表现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堪称我们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姜明广 《奋斗》2021,(3):40-40
明天你就走了,我没机会送你;你明天就走了,没机会来看我。……他日,你带着自由回来,我拿着自由迎你。不然,你就要看着一个坟儿说:"我把他给你带来,你却已为他而死了。"这是革命烈士马骏1919年在狱中写给友人的诗中的一段。马骏1895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的一个回族家庭,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之一。马骏一生投身革命,是反帝爱国运动的先驱,也是旧军阀的"眼中钉"。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20,(7)
正盈盈南湖水,殷殷烟雨情。在嘉兴南湖的湖心岛上,有一座著名的烟雨楼。楼前的诗碑亭上,刻着董必武1964年在南湖写下的诗篇:"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怀着"烟雨迷蒙访旧踪"的情怀,我又回到故乡嘉兴,来到了南湖之畔。1南湖的烟雨苍苍茫茫。站在烟雨楼台上向湖面望  相似文献   

18.
《湘潮》1985,(2)
益阳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陈列馆,按照党的历史发展顺序,展出革命文物一百零五件,各种照片二百二十八张,图表十四幅,历史绘画三十五幅;还有三十七位革命烈士生平事迹和部分遗照、遗诗、遗书、遗物等。自十月一日陈列开放后,短  相似文献   

19.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由中共山西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与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组织编撰的《山西革命烈士家书》《三晋英模》两本书日前出版。前者收录24位曾在山西工作战斗过的革命烈士的多封家书,从不同侧面展示烈士们执着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奋斗献身的崇高品格。  相似文献   

20.
在敬爱的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怀着虔诚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他青年时代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诗篇,内心感动不已,谨缀如下小文,以当瓣香荐之。周恩来为我们留下的诗篇并不多,迄今为止,检索有关资料,仅有十七、八首。这些诗,以前很少看到过,有些诗从写作到问世,其间竟然经历了60个春秋。若不是那些故友们悉心珍藏,以及后人的虔敬搜求,今天我们就难以欣赏到这动人心弦的诗篇。当人们低声吟哦这些意韵深远、铿锵有力的诗句时,就会惊异地发现,周恩来不仅是一位令世人钦佩的革命领袖,而且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