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雪冷血热     
第十二章"鲜血培养新世界" 金达莱 朴翰宗,1911年生于朝鲜庆尚道陕川郡,1919年随叔叔到中国奉天省清原县定居,1927年参加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他成功组织驻磐石伪军宋国荣营哗变.红32军南满游击队成立后,他任一大队大队长;一军独立师成立后,他任一团政委,随杨靖宇转战磐石、伊通、桦甸等地.独立师主力挺进东边道后,朴翰宗率团在磐石老游击区活动,之后任一军参谋长.1935年1月12日,他在临江红土崖战斗中牺牲.  相似文献   

2.
正目睹首长牺牲1949年,年仅15岁的耿式全参加了15军,在44师供给处当了一名通讯兵。后来,他随部队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15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1947年8月15日,九纵在河南省博爱县寨卜昌村成立。1949年2月,"九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第26旅改称第44师,向守志任师长兼师政委。1951年3月初,耿式全被调到44师  相似文献   

3.
正抗日名将杨靖宇,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开始组建东北地区的红军武装和抗日武装。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  相似文献   

4.
正孙永勤,原热河省(今属承德)兴隆县黄花川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带领50多人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12月12日,举起"天下第一军,抗日又济贫"的大旗,宣告成立民众军。1934年2月,接受中共地下党建议,将民众军改编为抗日救国军,任军长。先后攻克兴隆、迁安、青龙、平泉、承德、遵化等地百余个敌伪据点,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1935年5月,率部与日军在遵化茅山血战时光荣殉国,时年45岁。同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称赞他是"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5.
正黄公略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曾在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北伐战争、广州起义,参加领导平江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副军长、第6军(后改称第3军)军长。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中,他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人们把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并列称为"朱、毛、彭、黄",足见黄公略在当时影响之大。他是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中牺牲最早的一位,也是第一位被毛泽东在诗词中点名赞扬的红军将领,毛泽东赞扬他"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相似文献   

6.
正邓毅刚,湖南省汝城县人,1904年出生。他曾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过东征、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并随朱德部队上井冈山,历任红四军一纵队参谋长、红九军军长、红十二军军长、红三十五军军长等职,经历了中央苏区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多次率部重创国民  相似文献   

7.
1948年,四川省苍溪县文昌镇16岁的张勇军,报名参军加入了解放战争的行列。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三野战军27军的一员,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1951年春在第二次战役中,张勇军不幸负伤,被转到辽宁省兴城13陆军医院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8.
1948年,四川省苍溪县文昌镇16岁的热血青年张勇军,报名参军加入了解放战争的行列。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三野战军27军的一员,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1951年春在第二次战役中,张勇军不幸负伤,被转到辽宁兴城13陆军医院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9.
1929年出身贫穷的张天云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英勇善战,敢打必胜,深为上级器重,先后担任过团政治委员、旅长兼军分区司令员,纵队副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军长、兵团副司令员;归国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和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务。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他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失利后,随红25军长征。抗战时期,他率部参加了老山、直罗镇、东征及"反六路围攻"战役。  相似文献   

10.
正赖荣传,永定县合溪乡汤湖村人,1911年出生,1928年6月加入乡赤卫队,参加过永定暴动和稔田暴动。1929年红4军入闽后,赖荣传被推荐到龙岩红军学校学习。毕业后,他先被分配到红4军第4纵队当宣传员,部队编入红12军后,他任红12军政治部青年干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主力红军开始战略转移,赖荣传所在的部队与其他部队合编为红9团,团长吴胜,他任政治部主任。红9团奉命留下来坚持敌后游击战争。1935年4月,红9团与红8团会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14,(1):42-42
正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的红4军是毛泽东、朱德于1928年4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这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简称红4军。这是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支红4军,也是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1930年6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红4军与红3军、红12军在福建汀州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旋即改称红1军团。1930年8月23  相似文献   

12.
受命领军进藏 1950年1月,新中国成立才三四个月,毛泽东提出"进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主张.进军西藏的任务最后落到了西南局身上. 西南局领导人刘伯承和邓小平接到任务后,开始商量进藏人选.邓小平吸着烟,深思许久,对刘伯承说:"让十八军的张国华去吧!"刘伯承笑了:"我也正打他的主意."  相似文献   

13.
旷伏兆,1929年参加革命,1933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曾任团、旅、军分区、纵队、第67军政委,志愿军军、兵团政委,国家地质部副部长、空军副政委、铁道兵第二政委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参加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在平津保地区创造性开展平原游击战;解放战争时期,率部参加平津、太原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英勇善战,军政兼优,始终保持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旷伏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街,1982年和1987年两次当选中顾委委员。  相似文献   

14.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的懋功会师。会师后,中共中央确定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8月,两个方面军混编为左、右路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徐向前、陈昌浩等率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红军总司令部随左路军行动。然而,张国焘对待北上方针是口头上拥护,实际上抵制。他不顾中央的一再劝告,顽固推行错误的南下方针,直至另立"中央",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15.
第三十九军参谋处长何凌登,是抗美援朝的第一位烈士。他1917年出生于福州,在湖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时,由徐特立介绍奔赴延安,经"抗大"学习后派往新四军三师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0年9月首批入朝,10月23日凌晨牺牲在朝鲜。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后期,随战局急速发展及新区拓创需求,干部问题成了急中之急。1949年5月,二野军大在南京成立。6月,陈赓在南昌建立二野军大四分校,亲自兼任校长。广州解放后,陈赓特意指示分校主持日常工作的校领导要在广州多招些文化高、素养好的青年学生,并委派军大政治部主任刘增钰,带上他的亲笔信面交叶剑英。叶剑英热诚赞同四兵团在广州招收1500名学生,并语重心长嘱咐刘增钰:“你们一定要把我们这批广州学生平平安安带到昆明,把他们培养成才!”就这样,1949年11月,二野军大四分校在广州掀起一股报考军大投笔从戎的军大热,1000多名南粤各地及港澳…  相似文献   

17.
正谷雄一,长期从事党的军运工作,曾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唐山兵变"及"平定兵变",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与阜平苏维埃政权,在中国华北地区树起了第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是华北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创建者。他曾立下奋斗誓言:"卧薪薪能刺吾心,尝胆胆能壮吾志,有志竟成!""金钱不能动吾心,权威不能动吾志"。他为革命牺牲时,年仅26岁。勤奋学习成绩优育德中学成骨干1905年4月21日,谷雄一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北内堡村。其父曾在一所药行当学徒,后到黑龙江水兰县开荒种地、经营中草约材。他两岁时祖父病逝,因家境艰难便随母亲搬到康庄姥姥家居住。1915年,在舅舅的资助下,进  相似文献   

18.
<正>朱良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00年生于湖南汝城,1925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连党代表、军部秘书,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他被誉为"文武纵横建功勋的开国上将",更被毛泽东誉为"军之良才"。冲锋在前屡次负伤屡建功勋作为湖南省汝城县外沙村一名富农后代,朱良才的青少年时代过得十分平淡,正如他在参加革命  相似文献   

19.
在共和国将帅中,许世友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将军。他个性鲜明,奇特,爱憎分明,情感世界丰富、深沉,特别是他忠孝两全的性情,构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拥兵自重,率红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致使四方面军遭受重大损失。1937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彻底清算张国焘的错误。在"批张运动"中,由于一些极左的做法,把四方面军的许多一般官兵也牵连进去。几十年后重提这桩历史公案,许世友回忆道:"到延安以后,有人说张国焘如何长如何短,我也不作声,只要你不说到我头上我就不管。以后西路军失败,  相似文献   

20.
<正>在他短短的17年空军生涯中,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要的历史时期,他击落过5架日本战机、2架美军战机,他是"王牌飞行员"、"空军战斗英雄",他被称为"大陆最后的飞虎队员"。他叫王延周。投军从戎立志报国王延周,曾用名王延洲,1920年10月出生于日照,15岁时因家境不好而辍学到青岛做了学徒。1936年春,受在国民革命军第29军任连长的堂兄王延德的影响,16岁的他进入国民革命军第29军北平南苑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