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共和国开国将军中。许多人出身低微,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军校培训。有的甚至目不识丁。但他们不囿常规。善于在战争实践中学习、思考,深谙用兵之道,其勇、其智、其忠令许多国民党军将领望尘莫及、自叹不如。打铁匠出身的开国中将梁兴初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个“打铁的”从南打到北,又从北打回南,战功赫赫,威震敌胆。  相似文献   

2.
梁兴初三哭     
正开国中将梁兴初从战士到38军军长,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彭德怀写下"38军万岁"。自此,梁兴初以"万岁军"军长而威名四扬。这位打铁出身的虎将,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从来是流血不流泪。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条铮铮铁汉,也曾哭过三次。一哭,委屈之泪1938年10月,时任115师685团副团长的梁兴初奉命率部东进,抵达苏鲁边微山湖以西(简称湖西)地区。在此,部队改编为苏鲁豫支队,梁兴初任副支队长兼4大队队长。1939年5月9日,日伪军8000余人  相似文献   

3.
提起梁兴初,人们准会说,他是"万岁军"军长.在抗美援朝中,他率志愿军三十八军在第二次战役中打了翻身仗,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赞誉三十八军为"万岁军",称梁兴初是"万岁军"军长,确实不为过.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梁兴初原来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的首任军长!因此,本文不再讲述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往事,而是把镜头聚焦到梁兴初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上.  相似文献   

4.
正开国中将梁兴初戎马一生,他从战士到将军,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这位打铁出身的虎将,9次负伤,九死一生,从来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条铮铮铁汉也曾哭过三次。第一次哭——委屈之泪1938年10月,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副团长的梁兴初奉命率部东进,抵达苏鲁边微山湖以西(简称湖西)地区,部队被改编为苏鲁豫支队,梁兴初任副支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  相似文献   

5.
1950年10月19日,从黄昏开始到夜幕降临,在稠密的充满寒夜的冷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奉命率领全军将士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早入朝作战的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为国!  相似文献   

6.
吉人 《党史文苑》2002,(6):33-34
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系吉安县人。1950年9月中旬,该军在辽阳集结待发时,梁军长想到了家乡的堆花酒,专门给吉安县人民政府拍去电报,要求寄运20箱到辽阳38军留守处。梁兴初考虑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入朝后正值严冬,可以驱寒;二是打了大胜仗后可用来庆贺。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东北,提起“南杨北赵”,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杨”指的是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北赵”就是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在东北大地上,这两位民族英雄一南一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令日寇闻风丧胆、寝食难安。杨靖宇与赵尚志的革命经历有许多相同之处,如:  相似文献   

8.
1950年6月,朝鲜形势日趋严重,战火逼近了鸭绿江。毛泽东亲自点将,让彭德怀挂帅。作为平江起义的老部队,38军理所当然地成为彭德怀麾下要出征的王牌军。它下辖的第112、113114师都将到朝鲜参战。此时,38军军长已经是梁大牙梁兴初。得知要抗美援朝,毛泽东的儿子、时任梁兴初(右二)和彭德怀在朝鲜战场  相似文献   

9.
《党史纵览》2001,(5):53
在解放大上海的战役中,时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七军军长的聂凤智率部打到苏州河时,他下令加紧同汤恩伯辖下第五十一军军长刘昌义联系,做好敌人内部的分化瓦解工作.  相似文献   

10.
30年代的东北,提起"南杨北赵",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杨"指的是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北赵"就是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11.
正提起三十八军,许多人会想到"万岁军",想到梁兴初。其实,李天佑是三十八军首任军长,他勇猛过人、睿智儒雅,许多历史烟云中都有他威猛的身影:百色起义、平型关战役、四战四平……1955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称赞他:"一生忠贞,矢志不渝,英勇善战,我军楷模。"在李天佑百年诞辰纪念日,其子李亚宁向笔者讲述了将军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党史博览》2006,(12):55-56
第1期华北会议与北京军区大改组(上)!!!!!!!!董保存卜算子王尚荣:受命组织指挥炮击金门!!!!!!!!!!!!叶介甫“宁做鸡头,不为牛后”的四十七军首任军长梁兴初!!!!叶青松1969年的北京高干大疏散!!!!!!!!!!!!!!!莽东鸿巨星陨落——周恩来、朱德、毛泽东逝世!!!!!!!!!林木毛泽东与中  相似文献   

13.
孟红 《党史文苑》2010,(6):20-24
1950年6月,朝鲜半岛战争爆发。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的英明决策.发布了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同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时任第三十八军军长的梁兴初第一批入朝作战。  相似文献   

14.
曾任彭德怀机要参谋的吴一平回忆:我在西柏坡和北庄时就认识了毛岸英。在平常接触中,毛岸英绝少提及自己的父亲。他曾向我们谈起在苏联学习和见到斯大林的一些情况,如曾参加苏联红军,并接受过斯大林赠送的一把手枪。志愿军入朝后,毛岸英成为"八一办公室"成员之一。他生活俭朴,酷爱学习。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后,毛岸英安慰一次战事失利的我38军军长梁兴初,并曾表示愿去38军工作。大约在1950年11月中旬,我方对美军战俘进行了一次审问,毛岸英担任英语翻译。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军轰炸机对志愿军总部进行轰炸,毛岸英不幸牺牲,我亲历了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1950年6月,朝鲜半岛战争爆发。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的英明决策,发布了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同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时任第三十八军军长的梁兴初第一批入朝作战。毛主席对第三十八军予以重托,10月20日至11月5日之间曾八次电告志司给第三十八军下达作战任务。第三十八军是原东北野战军一  相似文献   

16.
中共党史上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佳话。"陈"是指陈独秀,"李"是指李大钊。"南陈北李"之并称,彰显了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当时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两人的姓前之所以冠之以"南"和"北",并非单指陈为安徽安庆人,属南方,李为河北乐亭人,属北方,而主要是指建党时期陈独秀在上海、广东,而李大钊在北京,从事一项共同的伟大事业:两人一南一北,交流往来,研究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名称、纲领、组织筹备等问题,最终建立起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正1946年冬至1947年春,东北国民党军依仗军事优势,继续推行"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作战方针,向以临江县为中心的南满解放区大举进攻,企图乘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4纵队在临江地区立足未稳、群众尚未充分发动起来之际,歼灭或困绝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于长白山地区,然后转兵北上,夺取北满,占领全东北。为策应南满部队保卫临江,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三次渡过松花江南下作战,史称"三下江南"。北满部队与南满部队紧密配合,打退国民党军对南满的重点进攻,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战略转折。  相似文献   

18.
周志坚有个雅号叫“周铁匠”.许多文章说是周志坚参军前学过打铁,所以叫“周铁匠”。但据笔者所知,周志坚从未当过铁匠.之所以有“周铁匠。”这个雅号,是因“周志坚能打硬仗,善打恶仗”而得来的。当年在鄂豫皖地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李木匠山上吊线,周铁匠山下打铁。”“李木匠”指李先念.“周铁匠”指周志坚。周志坚,作为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首任军长.是一位懂得兵马存亡之道的“智将”。  相似文献   

19.
正1946年夏,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及主力大部撤退到松花江以北,与松花江以南的南满军区互为掎角,钳制了国民党军的继续挺进。鉴于东北兵力有限,无法同时占领南满与北满,国民党军只好选择"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作战方针。该方针规定,先在辽东地区围歼南满军区主力部队,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大举进攻北满。于是,国民党军集中主  相似文献   

20.
叶青松 《党史纵览》2012,(12):33-40
作为一名军人,既当过国民党军的将军又当了解放军的军长;既与各路国民党军阀打过仗,又与解放军交过手。不仅如此,他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对过阵。从民国中将到共和国军长的董其武,似乎是为战争而生的人物。与各路军阀作战1899年11月27日,董其武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县固镇村。1918年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阎锡山在太原开办的学兵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