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福建肇始的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了丰富完好的史迹遗存,见证了人类在9-10世纪的航海贸易中的活动轨迹.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内涵丰富、价值重大、意义非凡的海上文化线路.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切入,正确认识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对当代文化线路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多元的文化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提,古老的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多元化的文化因子碰撞中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海洋福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建设和谐“海洋福州”,实施蓝色发展战略的意义,全面分析了“海洋福州”蓝色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以及实施蓝色战略的措施,一是制定和实施“海上福州”蓝色发展战略行动方案,二是调整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三是调整海洋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福建是海洋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福建先民自旧石器时代就与海打交道,"山处水行","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舟楫文化"和创造灿烂的海洋文明。悠久的海上交通历史,为福建留下了丰厚的"海丝"文化遗迹。福州的甘棠港、长乐的太平港、泉州的后诸港、漳州的月港等,都曾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重要角色。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时,指出东南亚地区自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保证。加强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福州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福建理论学习》2008,(12):F0004-F0004
德化县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麓,距泉州市区108公里、福州170公里、厦门160公里,主要有“陶瓷文化”、“自然生态”和“宗教文化”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海上福州"拥有丰富的独特的船文化产业资源:水体、海岛海岸景观资源;海丝文化、郑和下西洋、船政文化等船文化遗产类资源。福州要把握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海丝"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整合发挥福州船文化资源优势,以世界级船文化旅游项目(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把福州打造为世界船文化旅游之都和"海丝"人文交流合作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7.
海洋是国家的重要领土和战略资源,也是世界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讲话,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海洋治理话语权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海洋治理话语权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海洋治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体现了中国在以中国智慧与中国方式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同时又是提升中国海洋治理话语权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软实力。福州是著名的侨乡,侨文化是闽都文化富有特色的重要内容。加强闽都侨文化品牌建设,进一步发掘闽都文化价值,推动闽都文化、中华文化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9.
杜博  冯梁  蒿兴华 《唯实》2013,(8):91-94
一、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海洋世纪”的双重作用下,海洋逐渐成为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世界各国围绕海洋展开的竞争与争夺更加激烈。我国与部分海上邻国存在海洋领土和权益争端。在美国等外力推动下,我国的海上安全形势趋于严峻。  相似文献   

10.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海洋文化已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海洋渔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基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文化部关于设立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背景,对象山海洋渔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进行调研,旨在为海洋渔文化的保护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鼓楼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发祥地,也是闽都文化的主要聚集区。弘扬闽都文化,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文化消费持续提高等问题的具体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区”战略,推进闽都文化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升闽都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海洋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空间和平台,海洋治理也成为学术界乃至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是海洋国际合作的战略支点。海洋治理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重要内容,也是核心区的基本保障和发展动力,对于打造蓝色经济引擎、推进区域海洋合作、维护海洋权益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我们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洋治理的理念滞后,推进缓慢。文章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洋治理的内涵与目标出发,系统剖析了海洋治理地位与主要问题,从海洋治理困境的问题导向出发,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要全面提升海洋治理能力、创新治理体制机制、发挥海洋智库作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洋治理网络中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放宽跨世纪海洋开发的视野孙斌1991年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先后作出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决策,标志着山东海洋开发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现阶段实施建设“海上山东”战略,要有新的思路,应把海洋开发真正纳入“经济建设中心”。一、要进一步摆正海洋经济的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晨曦 《世纪桥》2009,(17):43-43,47
作为一场空前的文化盛宴,世博会中文化的展现与演绎、交流与融合是其精华所在。海洋文化是在世博会背后支撑着的文化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是世博会文化框架的隐性支撑。世博会的许多文化现象都能用海洋文化的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诠释和解读。我们必须去关注这一问题,并发现和利用好海洋文化特征、海洋文化发展规律对世博会文化走向的显性与隐性影响,将上海世博会完美地展现给全世界。  相似文献   

15.
朱晨曦 《世纪桥》2009,(18):43-43,47
作为一场空前的文化盛宴,世博会中文化的展现与演绎、交流与融合是其精华所在。海洋文化是在世博会背后支撑着的文化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是世博会文化框架的隐性支撑。世博会的许多文化现象都能用海洋文化的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诠释和解读。我们必须去关注这一问题,并发现和利用好海洋文化特征、海洋文化发展规律对世博会文化走向的显性与隐性影响,将上海世博会完美地展现给全世界。  相似文献   

16.
浩翰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蕴藏着巨大的资源。随着现代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海洋资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据探测,海底蕴藏的石油储量达3万亿吨,天然气储量约140万亿立方米,是陆地总储量的3倍;潮汐能、海浪能等可供开发利用的能量在1500亿千瓦以上,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发电总量的十几倍。此外,还有大量的淡水资源、渔业资源等等。同时,世界海洋运输担负着90%的国际贸易额运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一直保持着10年翻一番的发展速度。此外,随着土地资源的利用殆尽,建造“海上城市”、“海上工厂”、“海上油库”、“海底隧道”和“…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在青岛隆重举行了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成立挂牌仪式。该中心是山东社会科学院和省海洋水产厅合办的科研、培训、学术交流机构。它的成立,是我省海洋经济研究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和全省社会科学发展事业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海上山东建设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题词:“强化海洋科研,促进经济繁荣”消委宣传部部长董凤基题词:“发挥学科优势,建设科研基地”。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呈奎题词:“海洋经济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推动山东和全国海洋开发大业”。一、海洋经济研究在我省经济和社会科学事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山…  相似文献   

19.
安陆是楚文化重要发祥地.文化资源丰厚,人文环境浓郁。素有全国“足球之乡”、“漫画之乡”、“银杏之乡”和“李白之乡”的美誉。经过历史积淀.逐渐形成“李白文化”、“漫画文化”、“银杏文化”和“红色文化”四张城市文化名片。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既是安陆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吴志飞  姚路  翁辉 《求实》2013,(Z1):55-57
<正>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广阔空间,对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海上执法力量是国家有效管理海洋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整体海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海洋战略价值的日益凸显,世界主要国家都纷纷加强海上执法力量的建设与运用,极力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进而谋求在海洋空间的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