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群众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推进人民群众运用、参与和监督司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既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推进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谢武军 《理论视野》2009,(11):52-57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正在进行中的重要制度革新,其目的是建立与文化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生产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文化体制改革实践中的若干问题.比如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划分、文化资产的评估和管理、政府的管理体制和党的领导方式等,尚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紧落实重点改革任务,实施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维护十几亿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提高健康水平有了新要求、新期待。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对于保  相似文献   

4.
岳树理 《求知》2009,(1):33-34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稳固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根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就要更加增强群众观点,更加强化群众工作.更加注意工作方法.更加关心和体贴群众。通过我们的工作.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广泛地理解、认可、支持并参与我们的各项工作,充分激发蕴含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力量,推动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曹新 《求知》2011,(11):4-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这是因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将日趋旺盛,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幸福 《求知》2010,(8):24-25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医院.是摆在医疗卫生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陈家刚 《团结》2012,(6):35-4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把协商民主正式写进党代会报告,是十八大的重要贡献,也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思考民主、实践民主、推进民主的信心和智慧.对于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惠音 《学理论》2023,(4):89-9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能更好地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哈尔滨市要大力提升并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这也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柯健 《求知》2009,(7):8-11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劳动保障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这一精神实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姜莉 《求知》2013,(1):34-35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政治上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必须适应新历史起点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坚持现代化的鲜明指向,完善有关法律规范,培育协商民主文化,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集体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发展的意愿。集体主义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社会公德的反映。集体主义思想是历代劳动人民在历史实践中所传承的美德,它不能脱离社会的实践而独立、抽象存在。集体主义思想宣扬为大多数劳动人民负责的整体精神。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制经济基础要求社会主义道德体现集体主义思想,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要求发展经济和社会和谐的意愿。  相似文献   

13.
王建康 《团结》2013,(2):14-16
中共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人民群众民主参与意识和新期待的积极回应.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勇 《团结》2011,(2):22-23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改目标逐渐明确.那就是要向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提法过于笼统.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客观以及深入的分析“看病难,难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改革进程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日益高涨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群众参与决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关银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人民公仆的观念,对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重视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越要正确处理好干群关系。目前,我们公司同不少基层企业一样,干群矛盾比较突出,往往是群众有意见,干部有怨气。对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由于现在国企改革力度大,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方方面面的要求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企…  相似文献   

18.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说到底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扣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职责和使命。为了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正确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决相信、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9.
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下阶段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从本质上说,文化民生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从实践上看,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得以快速提升,伴随着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稳步改善,人民群众对文化层面的民生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于是,在我国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民生的实践便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阶段,面对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所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道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和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