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0年12月5日《安徽省法制报》一版头条显署的位置报道了“十二岁女孩怀孕之后”,男生、学校皆被告,而该女生难以承受巨大舆论压力而割腕自杀,幸被及时发现。由此可见,规范我国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青少年早熟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少文献报道:现在男孩子首次遗精,女孩子的月经初期,都比他们的上辈平均提前一到两年。其原因有:一、营养丰富,身体自然发育得早;二、医疗水平提高,也促使身体早发育成熟;三、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得来的关于两性之间的或片面肤浅的知识,都影响…  相似文献   

2.
全国首家青少年“意外怀孕紧急避孕援助中心”2003年2月在重庆成立。随后,杭州、济南、成都、哈尔滨都成立了类似的援助中心。2001年北京第二医院开设的“少男少女门诊”,也为怀孕少女提供帮助。这些中心或者门诊主要服务项目有:提供性教育咨询、提供紧急避孕设施、给怀孕少女提供终止妊娠的手术。这个被称为怀孕少女的“绿色通道”虽然做好了随时提供服务和救助的准备,但是咨询电话多于就诊的现象使得这些“绿色通道”门庭冷落。主要原因是少女及家长害怕暴露隐私担心社会歧视。未婚少女怀孕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如何才能让怀孕少女勇敢地走…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希望,孩子的堕落是希望的陨落。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但教育失当是导致青少年堕落最直接的原因。当前素质教育、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口号而没有效果,关键是没有认识到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没有把“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区分开来。而进行“文化”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传统经典启迪青少年,从而淳化人风,使其心智开明,从自我修养、自省、自反直到自我完善,从根本上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好心之举     
有一所大学的宿舍管理办法,是极得“男女大防”之要义的,男生进不得女生楼,女生进不得男生楼。学生家长看望子女,也不得其门而入,这当然又符合“制度面前平等”的精神。不过,事情还没有做绝,每年毕业离校时节,男女宿舍可以全面开放一天,这自然又合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就青少年的反向社会化和父母影响存在的程度对722名初中和高中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反向社会化在中学生家庭中普遍存在,中学生的反向社会化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父母影响和青少年反向社会化之间并非此消彼长,而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且父母影响的整体水平高于青少年反向社会化的水平;3.青少年的反向社会化和正向社会化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反向社会化呈现不规则的年级趋势,并非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而是在初三出现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在高三又开始升高,而正向社会化的两个维度却呈现比较平稳的趋势,父母影响(行为)呈下降趋势,父母影响(观念)平稳中略有上升;4.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消费休闲反哺行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观念影响。  相似文献   

6.
贩毒、吸毒现象近20年来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那罪恶的毒“手”也已从娃娃“抓”起:吸毒群体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青少年是在不了解毒品危害的情况下染上毒病的。因此,加强青少年尤其是针对中学生的禁毒教育已迫在眉睫。为了解上海中学生禁毒教育状况,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中心最近对上海市区的中学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采取等距离抽样法,按8%的比例从475所中学中抽取38所学校作为样本。调查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问卷的对象是学生,共发放问卷1820份,回收有…  相似文献   

7.
追星族与偶像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的F4,大陆的F5;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上海的SVA申花;赵薇、周杰伦、申思、小罗纳尔多……随意问一下你身边的中小学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随口说出这一长串影视新星、演唱组合和球场猛士。如今青少年中的“追星族”一路狂奔,队伍迅速扩大,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其猛烈、疯狂的程度有时令成年人瞠目结舌。请看下列事实:前几年,四川一个13岁的女学生在连看了8遍台湾影视剧“流星花园”后竟不辞而别,离家出走,从此不见踪影。而山西太原某中学的5名男生却模仿“流星花园”里的F4(一群另类的中学生)身着奇装异服,结伴拉帮,在学校…  相似文献   

8.
正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工读学生的生活环境与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性意识形成的特点,性失误的原因等,必将有利于对工读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也对普通中学针对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特点及早进行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现实意义.调查发现,工读学生在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观方面确实与普通学校学生有差异。(一)工读生的性生理特点1.男生的第二性征发育和首次射精的年龄与普校学生基本一致均为14.4岁,但手淫人数工读生占14.3%,普校学生占5.5%,阴毛发育明显或较多的占62.8%,普校学生占43.3%.  相似文献   

9.
调查分析: 针对2015年职工有什么愿望?本刊通过问卷的形式,对100名职工进行调查,受访者中,25岁以下占17%,25岁至34岁占41%,35至44岁占30%,45岁以上职工占12%. 在本次调查中,87%的受访者肯定自己2014年生活较以往有所改善,其中9%的人回答改善较大.但也有13%的受访者回答“没改善”.其中工作、家庭成为职工收获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分别为42%和35%.  相似文献   

10.
临海市公安局关工委金荣 秀,金昌龄来稿认为: 青少年走向犯罪,外因只是条 件,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青少年走 向犯罪在主观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 面原因: 1.“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念的 滋长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 据他们调查,50%以上的犯罪青 少年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万个声音     
1986年上海市进行了一次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情况的大型调查,在400个单位回收了一万多份调查问卷,其中有几个问题令人深思。您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回答:解决住房困难占18.18%,居第一;进行知识更新(16.93%)居第二;增加工资(15.72%)与有施展才能之机会(10.91%)分别为三、四。您在工作中最感头痛的问题?回答:与各种人打交道(42.21%)占第一;知识老化陈旧(22.87%)与研究设备条件差(13.17%)居二、三。在良好环境下您还能发挥多大潜力?有39.52%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的剩余精力与违法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时发现,有些青少年由于其剩余精力没有得到有益的开发和利用,而消耗在无益的闲荡之中,进而促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国外有些犯罪学家甚至把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称之为“剩余精力游戏”。这种提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缺乏具体分析,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青少年的确存在“剩余精力”的问题,这是人的某一生理发展阶段的必然表现,而“剩余精力”的发展又具有两重性,它既可能对社会产生一种破坏力量,也可能促使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从而汇集成一股巨大的建设性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剩余精力是青少年实现全面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完全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因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剩余精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致使不少青少年把剩余精力投放到招摇过市、聚众赌博、无事生非、乱搞两性关系,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的性失误、性罪错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通关注。 在上海市少数所1985年6月至9月一个季度收押的131名犯罪少年中,36.1%犯有性罪错,女少年竟达89%左右。 华东某省青少年性罪错占同类案犯的比例,1977年为33.5%,1980年上升为40.5%,1986年青少年犯强奸、奸幼的绝对人数是1977年的2.7倍,未成年人犯的绝对数,1986年是1977年的10.7倍。 某女子劳教所里115名卖淫人员,其中年龄在14—19岁的青少年就有51名,占44.3%。某小学一位五年级女生,年仅13岁就走上了卖淫道路。案发时发现她已染上性病。 青少年的淫乱活动、女学生怀孕,堕胎、生孩子……屡有所闻。 人们在惊讶,焦虑之后,纷纷探究,寻思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卫生部近期组织抽样调查,我国大学、高中和初中男生中,吸烟的比例分别达到46%、45%和34%;在我国3.5亿烟民中,未成年吸烟者达500多万。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到2000年时,大学、高中和初中男生吸烟率将分别到68%、59%和54%。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的统计,截止1995年底,在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中,80%是青少年。同时,还发现不少在校大中小学生吸毒的现象。作为培养接班人摇篮的学校应充分重视,找出源头和对策。据我们的调查、分析,青少年学生吸烟、吸毒有以下的…  相似文献   

15.
11月10日,江西省丰城市丽村中学近千名师生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学生普法教育知识”的讲座。丰城市丽村派出所民警结合社会上青少年犯罪事实以及犯罪后对社会、家人、自己的伤害,通过一个个案例告诫在校中学生一定要学习法律知识,遵循法律、法规、校纪,做对社会有用之人。  相似文献   

16.
案例1、今年暑期3位初中女生因无聊,到某舞厅玩,碰到年龄相仿的一群青少年,为首的是十六、七岁的女孩A某,因一言不和,A某便指使随她来的几个男少年,劫持3位女生到某宾馆,进行轮番殴打折磨,其中一女生在A某的同意下还遭到了强暴,手段令人发指。中学生犯罪案件的心理分析四则沈慧 上述案例突出了青少年犯罪的突发性、团伙性、动机单一性和手段残忍性。追溯他们犯罪的原因,A某父母离异,她曾混入社会后受骗失身,随后破罐破摔,成为害群之马中的为首分子,称王称霸,惹是生非。3位受害女生都也开始出入舞厅,追求高档消费,她们有…  相似文献   

17.
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自八十年代以来,已逐渐被社会所认识,各地纷纷成立青春期健康教育研究小组,并确定试点学校。一九八八年国家教委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上海召开“青春期教育现场会”,大力倡导青春期教育。然而直到一九九四年七月,北京晚报记者王晓阳在采访北京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后依旧认为:“目前的青春期教育依然是一块禁区。”尽管北京市教育局从一九八六年开始搞青春期教育试点,但九所学校(也许现在又增加一些)在众多学校当中仍属凤毛麟角。用王晓阳记者的话讲,也只是“把这一禁区的大门推开了一条缝”。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对青少年的保护,应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坚持培养教育、启发引导为主的原则.同时积极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本文仅就13—18岁青少年的生理发展和性心理疏导,作一初步探析.青少年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充满朝气、活力,积极向上的时期,是心理上的“断乳”和要求个人独立自主的时期.他们还未完全成熟.还存在很多不适应新条件的困惑.因此,青少年期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身体发生急剧变化.性的成熟、心理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从控制理论看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少年一直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社会角色和群体,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对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大多缺乏广泛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控制理论历来是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重要范式,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与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相伴而生的,是随着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逐渐深入而展开、发展、完善起来的。从西方控制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我国社会转型期还存在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三个主要特殊变量,包括腐朽思想文化、社会转型与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尝试 “移植”和“整合”控制理论,建构“三层面八因素”犯罪变量模型,并把它作为我国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20.
缺钙: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生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以前北京“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24名年轻的学生不幸遇难。经过警方的调查,“蓝极速网吧”的火灾是两位13、14岁的少年所为。为什么青少年容易犯罪?据报道,两位少年均是出自离异家庭,离异家庭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吗?心理学家把18岁以前失去父母的家庭称为“不幸家庭”,离异家庭也属于“不幸家庭”。出自“不幸家庭”的占整个人群的9%。椐北京某少教所的调查,青少年犯罪出自“不幸家庭“的占22%,看来明显与“不幸家庭”有关。但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出自“不幸家庭”的占35%;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中出自“不幸家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