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她在美国出生并长大。她的爷爷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弟弟。她的父亲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院士和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医学教授。她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三年级的学生。她的名字是Sarah Tsien。她的中文名字叫钱向民。她曾向"哈佛"申请到了一个名为"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研究"的项目奖学金,来到了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中国。 她是流浪世界的第一个哈佛女孩 在美国21岁的Sarah Tsien是在美国长大的第三代华人,出生于学识渊博、且十分富有的美国华裔家庭,住在美国著名的科学城──硅谷。她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  相似文献   

2.
《八桂侨刊》2003,(2):16-16
抗日战争期间,陈香梅与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相识,1947年与其结婚。1958年7月,陈纳德去世,陈香梅与两个女儿到华盛顿定居。经过40年的努力,她,一个东方普通女性只身走进美国的上层社会,现为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3.
她的歌声清亮婉转,曾被誉为"瑶家小百灵";她倔强顽强,为了音乐,屡次从头开始;从广西到新加坡再到美国,20年华丽转变,她成为华盛顿国家歌剧院的签约歌唱家。何玲玲到美国已经14年,现在是华盛顿国家歌剧院的签约歌唱家,她以卓越的表演和演唱才华多次在国际声乐大赛中获奖,并先后在10多部歌剧中扮演过不同风格的角色。而早在20多年前,何玲玲就已经是广西小有名气的次女高音独唱演员,  相似文献   

4.
穿越铁凝30年的创作,我们看到她的写作由乡村出发,也由乡村而终。在她书写乡村的小说中总是表达着对农民的好感,总能体会到一种或喜悦或高亢的情愫。而且在她后来的创作中将这种好感上升为一种歌颂,看到了乡村醇厚的人情、人性美,作家也在其中寻找到了精神的归属感,最终表现出对农民——父亲的体认和认同。  相似文献   

5.
同签证结婚     
安吉塔的痛苦是从1998年初开始的,那时她同新婚的丈夫刚到美国。她丈夫是硅谷一家有声望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在将近两年时间里,丈夫几乎天天殴打她,即使在她怀孕时也对她拳打脚踢。后来,她的双耳骨膜被打破,报了警。但当丈夫威胁说要离婚,因为她“毁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位“伟大的美国人”。这是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对美国进步作家兼记者艾格丽丝·史沫特莱(一八九○——一九五○)女士的赞语。这位从二十年代起在中国生活,工作达十二年之久的美国女作家,从一九二九年踏上中国的土地起,到一九五○年五月病逝英国伦敦。她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为中美  相似文献   

7.
<正>引子:中国语境中的"关系"据说有一个来自国内的少女留学生独自一人来到了美国的大都会城市纽约,最初她自己还很胆怯,但后来当她看到曼哈顿街上讲中国话的华人随处可见,顿时胆量就大了很多。她的父亲在北京还非常担心,打电话过来问道:"女儿,你那情况怎么样?"女孩子回答说:"爸爸,放心吧,到处都是我们的人!"记得几年前,我回国工作旅行,打算到一个外地城市办件不大不小的事。临行前,给一个老同学打了电话。老同学在电话里说:"来吧,没问题。这里  相似文献   

8.
"创业时父亲没给一毛钱"。王雪红在王永庆的女儿中排行老三。1975年,17岁的王雪红远渡重洋,去了美国。她的哥哥、姐姐都在英国留学,而她就读的却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此,王雪红后来解释说:"父亲当时说,世界的经济中心已经从英国转到美国,因此让我到美国留学。"1988年,王雪红在硅谷接触到一家做芯片的小公司,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许多年前,一个小姑娘从遥远贫穷的美国乡村应聘到纽约市第五大街的一家服装裁缝店。在店里,她是最苦最累的打杂女工。小姑娘出身十分贫寒,从来没见过什么华美的衣裳。所以,当小姑娘初到店里的时候,她就被店里华美的布料和那些来来往往的贵  相似文献   

10.
官振萱 《台声》2004,(10):66-67
很难想象,惠普董事长何薇玲曾经对事业没有什么企图心。 她在公开演讲时曾说:“大学时的愿望就是婚姻美满。”毕业后就开开心心跟着男朋友到美国留学。不过人生际遇总是难说,她在美国踏入职场,学习独立,“为了生存有很大的压力,压力让我成长,”何薇玲说。 如今,何薇玲是业界有名的骠悍人物,前年演出“败部复活”。坐上惠普董事长位置。许多业界男士主管对她口气酸酸的,心里怕怕的,然而不少女性工作者,被她  相似文献   

11.
姚同发 《黄埔》2012,(6):82-84
她是最早到祖国大陆访问的"海归"人士,在1979年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便"回到了家";她亦步亦趋地踏着前辈的足迹,在岛内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运动用生命书写着灿烂人生;她曾在美国出版专著《一国两制在台湾(英文版),并赠送给五百多位参众议员,一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她就是台湾著名律师、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  相似文献   

12.
她,出生在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林徽因是她的姑姑;她是美国“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者;她被美国《生活》杂志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她以绝对优势当选了耶鲁大学新任校董……  相似文献   

13.
董葵 《中国妇运》2003,(9):42-44
外表的温雅与内在的控制力,冷静的理性与奔涌的激情。走近秦和,你会明显地感觉这些特质是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让你在佩服她事业成功的同时,更被她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所感动。———采访手记秦和的生命注定与众不同,因为她那坚实而富有传奇的创业经历,因为她把个人价值与神圣使命高度统一的人生选择。16岁,她考入东北师大外语系,是那一届年龄最小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20岁,她执教为师,很快以一套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获得了长春市青年教师新秀的称号。25岁,已是农行翻译的秦和被选送到联合国译训部学习,后被选派到亚洲银行办公室。30…  相似文献   

14.
江虹 《当代广西》2004,(14):32-32,31
今年2月28日,广西地下工作的传奇式人物、93岁高龄的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高天梅溘然辞世。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调到自治区革命历史编委办公室工作后,便有缘接触这位可敬的大姐。她是广东海丰县人,生于1911年1月,是著名“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同乡。大革命时期,高天梅便经受海陆丰农运的熏陶,1927年秋加入共青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位资深的老革命是个“阿庆嫂”式的人物。她生于农民家庭,呱呱坠地几小时后,父母为生活所迫,将她送给人家当“婴养媳”。令人称奇的是,这个没上过学的苦妹子,从1931年到1949年,一直在白区而且主要在香港、广州、梧州、桂林等大中城市,给中共两广工委、南方工委、广西省工委、桂林市城工委等领导机关做掩护、联络工作。她没受过“特工”训练,全凭对党的赤胆忠心,迎难而上,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言观色、沉着应对等  相似文献   

15.
她是美国著名制药学家Joesph Schwartz博导下的药学博士,她是美国热衷于传承中国文化的华夏中文学校总校的宣传部长,她还是活跃于北美地区的火凤凰文化协会的会长,也是北美文坛上赫赫有名的资深女作家。她更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有着中国传统美德的质朴的妻子、母亲——  相似文献   

16.
龚旋  丁兆专 《人民公安》2005,(15):46-47
一6月3日早7时10分,我们跟随山东省日照市公安局局长张志华来到了日照广播电视台“行风在线”直播间。时钟显示时间是7时20分,这时热线电话已经打进来了。“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这一期的‘行风在线’。今天上线的是市公安局张志华局长……”紧接着主持人的导语,张志华局长开始了与听众的交流。第一个热线电话是一位徐姓女士打来的,她问张局长,她的姐姐是美国国籍,近期想从美国回日照探亲,她听说她姐姐回来后需要到公安局办手续而且很麻烦,现在想问问张局长她姐姐回来后该到公安机关办什么手续?张局长听完他的话后说:“按照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送女下乡     
赵静 《半月谈》2004,(15):63-63
我的女儿十多岁了。却很少到乡下的爷爷家去,因为她从小生活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中.而爷爷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区,生活条件较差,我们怕她适应不了。但是女儿没过劳动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生活自理能力差.让我们深感忧虑。去年暑假.我们“狠  相似文献   

18.
琼斯伪证案的判决说明,预防和遏制伪证,维护法律的尊严,需要让当事人为说谎付出高昂、惨痛的成本,从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据《北京青年报》1月13日报道:一直到法官宣判时,前世界女子短跑第一人、美国人马里昂·琼斯还在不停地说着“抱歉”,一边泪如雨下;她说,她的两个孩子需要她照顾。但她的眼泪并未打动法官。美国终因琼斯在兴奋剂案对调查员说谎,以及在支票欺诈案中作伪证被判罚入狱6个月。  相似文献   

19.
潘启雯 《中国减灾》2013,(2X):48-49
<正>1830年,法国政治思想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来到建国不久的美国考察时,对这片新大陆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的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中,他激情洋溢地肯定了美国人多种多样的民间组织。180多年过去了,托克维尔所描述的那种私营的、由民间力量组成的非营利部门(第三部门)在当下依然是美国生活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旅美青年学者卢咏在美国多个非政府组织工作近十年,作为这个领域的亲身体验者和研究者,她在《第三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5,(5):11-12
冯坤自14岁起便开始了她的排球运动生涯。17岁的她在招进国家集训队又遭弃用时,当时整个人都蔫了,看到队友们都整装待发准备到外地集训,自己那份失落与委屈一下子就涌了上来,从不服输的她第一次哭了。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努力让自己的技术尽快提高成了她训练的首要任务。训练虽然很难、很苦,可她还是挺了过去,一传、防守、组织,教练一招一式不停反复地训练着,她也在一天天磨练中增长着自己的实力,对自己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整。渐渐地,她的拦网、一传、防守、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而且还具备了强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