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对两岸经济影响实质有所不同,最象征性的是人民币不贬而台币贬值四分之一。不同外汇策略来自两岸经济特性之差异,1998年是实证两岸外汇策略与经济特性效应的一年。这一年来,在经济危机中两岸外贸动态的消长,呈现祖国大陆经贸的优势远超过台湾,台湾产业再升级离不开祖国大陆市场,经济出路和前途在祖国大陆,两岸中华经济势必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ECFA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及签署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的英文缩写,是指在WTO允许的框架内,两岸间类似自由贸易区(FTA)的经济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祖国大陆市场向台湾开放商品免关税进入,以进一步扩大台湾产品在祖国大陆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台湾也必须相应提高免关税商品的比例,向祖国大陆大幅开放岛内市场。  相似文献   

3.
杨胜云 《台声》2003,(2):10-12
自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WTO后,本着世界贸易组织消除贸易壁垒、开放市场和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基本精神,两岸经济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市场也进一步开放,两岸的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并已逐步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这对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合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新现象之一: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随着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两岸经贸发展所处国际大环境与两岸本身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均发生重要的变化,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两岸市场开放与关税降低所创造的贸易商机与投资…  相似文献   

4.
马万义 《台声》2000,(1):16-17
经过20年的发展,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密切。从两岸实际进行的经贸往来看,目前两岸贸易额已经占到台湾对外贸易的十分之一以上,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台湾成为祖国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在两岸经贸合作,包括工业合作已达到了相当规模的今天,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却显得相对不足。在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祖国大陆方面已多次表示,鼓励两岸经贸交流,特别是鼓励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政策没有改变。所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仍是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5.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商温世仁先生在谈到目前台商在两岸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他们所处的处境时说,过去10年台商在大陆真的做到了两岸双赢。如有些技术,产业在台湾已经没有竞争力了,但移植到大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祖国大陆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台商过去30年所累积的技术、经验,还有经营概念,造成两岸双赢的格局。 事实上,祖国大陆的市场很大。我们常这样分析,首先看它是重内销还是外销。过去,我的资料做外销几乎没有问题,因为在台湾本来就做外销,到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展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早在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就提出了两岸直接通商、通航、通邮.祖国大陆首先单方面开放市场,曾对台湾地区商品进口实行优惠税率,到1995年底,两岸贸易大陆累计逆差达536亿美元.容许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充分显示了祖国大陆为发展两岸经贸关系、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造福两岸人民的决心和诚意.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两岸贸易关系的新发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0年以来两岸贸易关系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在两岸投资的带动下,两岸贸易快速成长,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台资企业产品回销台湾比率显著提高,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新特征。两岸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台湾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两岸贸易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如两岸贸易总体仍处于间接局部的格局、两岸贸易严重失衡、贸易争端逐渐浮上台面等。  相似文献   

8.
直航形势下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颖 《中国发展》2009,9(4):67-72
该文分析了直航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正常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直航有利于提高两岸农业经贸交流效率,有利于促进台湾地区农产品销往祖国大陆市场和改善两岸农产品贸易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直航后两岸农产品贸易仍需面对的问题,为促进两岸农产品发展应采取明确目标客户、尽快统一两岸检疫和减少对祖国大陆农产品进口限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崇云 《学习与实践》2007,(10):107-114
经过50多年历经5个阶段的发展,时至今日,台湾经济发展型态已从早年的农业、加工出口工业发展到今天誉满全球的半导体产业、机械产业、资讯硬体产业及各类产业的设计代工制造。而祖国大陆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形势,对台湾向大陆的产业转移有着无穷的吸引力。通过对台湾经济发展现状的考察和产业发展策略、特点、优势的概括,结合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趋势的分析,作者认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而当今的要务,是促成两岸双向直接投资、直接贸易和直接通汇,并扩大领域,提高层次。  相似文献   

10.
蔡进 《两岸关系》2000,(2):36-36
纸及其制品在两岸贸易中占有一定地位。台湾贸易商对祖国大陆的纸张市场颇为关注。为此,我们约请国内贸易部的蔡进先生介绍祖国大陆有关纸张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两岸经贸交流迅速发展,对促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形成两岸经济利益与共的相互依存关系,促进两岸各自经济的发展均起到了有目共睹的积极作用。目前,两岸贸易的年规模已达300多亿美元,两岸现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台湾工商业者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遍及29个省、市、自治区,投资领域涉及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投资项目累计达5万多个,投资金额(实际到资)累计近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胡石清 《台声》2002,(1):22-23
2001年12月11日,祖国大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2002年元旦,台湾也以“单独关税区”的身份正式入会。在迎接国际更大挑战的同时,两岸经贸合作也面临了大好发展契机。一两岸经济完全有可能在入世后建立更为密切、更为广泛的互利互惠关系。加入WTO,对两岸优劣势产业都将发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加入WTO,有利于两岸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扩大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目前两岸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都面临着各国关税与非关税的多种壁垒,加入WTO将有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如阻碍大陆纺织服装业…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炳才,4月8日就当前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若干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李炳才说,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近二十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发展。两岸经贸人士往来日益频繁,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经济合作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入,互补互利局面正在形成。截止1999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1604亿美元。台湾从两岸间接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对台湾产业转型、经济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炳才表示,鼓励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鼓励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投资,国务院于1988年7月正式公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极大地促进了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十年来,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投资热潮,成为两岸经济关系全面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为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一)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取得了重大历史性发展。十年来,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成倍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祖国大陆统计,1988年底以前到1997年底累计,台商投资项目从437件增加到38485件,投资协议金额从6亿美元增到383.7亿美元,实际  相似文献   

15.
<正>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以来,两岸经贸关系日益走上正常化、制度化轨道。2011年初,两岸产业合作工作小组选择LED照明、无线城市、冷链物流、TFT-LCD和电动汽车作为两岸产业合作搭桥试点项目。天津凭借优良的区位优势和完备的基础条件、成为第一批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之一。3年来,在国台办、商务部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商务委、市台办等  相似文献   

16.
6月下旬以来,先后有多批台湾知名政界人士和台湾工商企业界代表团来祖国大陆交流访问,与海协和祖国大陆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专家就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交换意见。引起了台湾民众和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对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对外贸易均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波及两岸间贸易的发展。危机的负面效应使两岸间贸易的增长走势、市场结构及经贸环境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而加入了两岸贸易持续增长的难度。但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由于两岸互补互利经济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张冠华 《台声》2005,(12):22-23
实现两岸投资贸易正常化,亦即实现两岸直接双向“通商”,是实现两岸经济关系全面正常化的重要步骤。过去20多年来,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迭掀高潮,带动了两岸贸易的快速增长,并进而推动了两岸人员往来、农业合作、金融与科技交流等其他领域的发展。两岸投资贸易关系已成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重心所在,对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缓和与稳定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当前两岸投资贸易格局及其影响但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虽然目前两岸投资贸易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两岸已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顺差来源地…  相似文献   

19.
试析台湾“经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制约两岸统一有诸多因素,但带有关键性的因素,是台湾方面所宣扬的“台湾优势论”,包括“经济优势”论和“政治优势”论。这里单就“经济优势论”作一考评。 经济上总体优势不在台湾而在大陆 两岸经济相比,除人口、面积外,祖国大陆在自然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广阔等方面比台  相似文献   

20.
徐莽 《两岸关系》2007,(10):6-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国共两党举办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交流活动为契机,祖国大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和举措,推动了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