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建设农业强省──“九五”广西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颜训宣桂海论丛1996年第3期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并经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今后5年,要继续加强农业,充分发挥广西优势,建设"农业强省"。这是"九五"广西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一、一个富有挑...  相似文献   

2.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科技与人才的保障和支撑。山川秀美的广西具有优越的区域优势、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巨大。为了加快农业发展,广西农业部门致力于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开展“千万农民实用技术大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大大提高了农民应用现代科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三避”技术、“喷灌”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近年来,阳朔县引导农民将一项项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56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6977元的平均水平,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领先全区。  相似文献   

4.
综合信息     
《政策》2010,(9):62-64
“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任务确定从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获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要完成四大任务:一是保障供给,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0600亿斤以上;二是促进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顺利推进全面小康进程;三是夯实基础,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装备能力建设,稳定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绿化模范县、广西生态富民小康建设示范县、农副产品深加工示范县,广西县域科技创新试点示范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19元,增长13.73%,其中农业收入增加占50%以上。一串荣誉与数字的背后,是横县以产业联动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抓特色,建设施,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我们农业部门将全力贯彻落实有关精神和要求,尽最大努力促进广西农业优势更优,亮点更亮,强项更强,步子更快,农民更富。  相似文献   

7.
广西绿化模范县、广西生态富民小康建设示范县、农副产品深加工示范县,广西县域科技创新试点示范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19元,增长13.73%,其中农业收入增加占50%以上。一串荣誉与数字的背后,是横县以产业联动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万德明 《云南人大》2009,(11):40-41
祥云县是大理州农业人口较多的县之一。全县有10个乡镇,132个村民委员会,农业人口420024人,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1.94%;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54元,农民人均生产粮食381公斤;是一个人口较多、干旱缺水、农村经济发展较慢的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为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背景]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对照23项小康监测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钝收入三大核心指标将是广西最大的难点。今年2月初相继出台的《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计划》和《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以下简称“双倍增计划”)明确提出: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1J59番,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1.88番。为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还专门制定了提高收入、提高保险、补助和补偿、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及其他等5大类共47个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大力培育和加快发展中心农户骨干农民作为广西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以来,全区各地积极响应,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骨干农民,促进了产业发展;依靠中心农户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壮大发展产业,扩大了受益面,实现了农民共同致富,有力地助推了广西新农村建设。有数据表明,2006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2775元,比上年增加270元,骨干农民、中心农户在助农增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6,(6):1-1
“十五”期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由2000年的2135元增加到3266元。年均增长8.9%。比“十五”计划目标2930元超过336元。可以说,我省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农村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农民收入的增长,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抓好“三农”工作,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木行 《创造》2001,(9):18-20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不是一个农业强省。1999年年末,农业人口3538万,占总人口的85.4%;农村劳动者1878.8万人,占社会总劳动者的83.4%;80%左右的工业原料、70%左右的财政收入、60%的出口商品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可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状况在云南经济的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能否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甚为重要。因此,如何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昆明市嵩明县发展“订单农业”的实践带给了我们一些鲜活的启示。订单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订单农业”也就是规…  相似文献   

13.
李忠志 《今日浙江》2008,(23):54-59
改革开放的30年间,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浙江大地上创造财富的经济大潮波澜壮阔、引人入胜。这股大潮让浙江地区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全国排名第12位跃至全国第4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连续18年居全国第1位,城镇居民收入连续3年全国排名第一,全国百强县总数居全国首位;这股大潮将“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变成一个工业大省、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4.
据湖北省农调队对全省33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1996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362元,比上年增加352.叙元,增长2332%,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56%。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位次由1995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14位,实现了“九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桥。但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仍未改变。现根据我们掌握的统计资料,对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的原因分析如下,以期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一头沉的产业结构仍没改变我省是“农业大省”。多年来,第一产业收入在我省农民收入中占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5.
王少阶 《世纪行》2008,(3):11-11
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粮食产量突破1万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令人振奋。在这个时候,党中央和国务院冷静提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紧绷,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民建完全赞同中共中央的判断。我们认为,去年以来由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物价持续上涨,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发展的不稳定。因此,越是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越是要重视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言两语     
张明沛 《当代广西》2004,(18):12-12
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实现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农业部门要结合实际,推进三大行动;在“四增”上下功夫,加快“三农”发展。结合实际,推进“三大行动”一是实施全面完成今年“三农”各项任务的“攻坚行动”。农业部门要切实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抓晚造粮食生产,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1550万吨粮食生产任务;二抓冬季农业开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确保实现农民从冬季农业开发中人均增收20元目标;三抓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流通,切实搞好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四抓农民工转移培训,力  相似文献   

17.
罗文博 《创造》2002,(8):27-28
随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进程的加快,以及云南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目标”的不断推进,滇西南作为云南乃至中国面向东盟的最前沿和主要边境地区,因其特有的资源、区位和气候优势,为该地区建立生态科研园、民族文化园、旅游度假区、边境贸易区,并以此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进而应对全球化冲击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1、生态科研园的规划建设与农业、农民和农村努力把滇西南地区建设成以原始生态环境为主的动植物王国和世界自然遗产园,…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04,(10):10-10
乡镇党委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担负起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近年来,贵港市港北区贵城镇充分发挥镇党委的“龙头”带头作用,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全镇财政收入60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80元,先后获得“中国乡镇企业之星”、“广西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武倩 《群众》2023,(15):10-11
<正>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时隔4个月,总书记又亲临江苏考察,强调“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指出,聚焦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宿迁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历史悠久、农民人口众多、农村面积广袤,加快实现富民强村,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既顺应了农民的美好期待,也承载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是我们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广西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全国的排位明显靠前,但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仍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距离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尚远。如何构建可持续农业发展体系,事关广西能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加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等重大问题。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一)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客观基础首先,“八五”期间广西农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