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十六连职工张玲云,家有5口人,丈夫患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脏病和心衰等多种疾病,3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这是8月11日农二师三十四团挂钩团领导在《民情日记》中记录的走访职工时的记录。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港湾     
今年38岁的任东山是七师一三○团建安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在他家里,同时赡养着父亲和岳父两位老人,他们五口人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屋;一家人互相关爱,和睦共处,其乐融融.2008年,被评为团和谐小康家庭.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丈夫勤劳肯干,妻子聪明伶俐,女儿活泼可爱。在工作上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勤劳致富,积极参加连队各项活动。在家庭里,夫妻二人相亲相爱,对女儿关爱有加,家里每天都欢声笑语、充满温馨快乐。这便是二师三十团三连职工黄宗国一家人用爱心描画的一幅和谐家庭美好图画。  相似文献   

4.
在农二师二十四团,有这样一个女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在团场,她就是一棵开不败的红玫瑰。红玫瑰的真名叫王秀荣,1993年,她和丈夫肖立成带着十几岁的女儿肖童和近80岁的母亲一家4口人,从三○团调到了二十四团呼图格片区。从此,王秀荣就与这片盐碱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正十二师一○四团六连的程兴琼,是一位普通的职工,她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走出了一条多元致富之路,带领职工增收致富,多次被一○四团评为"优秀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2014年5月被兵团评为"职工自主创业典型示范户"。程兴琼夫妻俩在一○四团六连种植桃树20亩,家有4口人,两个子女,女儿已工作,儿子在上高中。2014年家庭纯收入24万元,人均收入6万元。2015年家庭纯收入28.6万  相似文献   

6.
<正>农七师一二三团六连职工李和民一家4口,夫妻俩都是连队的一线承包工人,儿子李世豪是团中学初一学生,父亲李宝珍今年已84岁了,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一家人三代同堂,生活非常幸福。他们家庭曾多年被团授予  相似文献   

7.
正傍晚,在四师七十团益苑小区九号楼的一家书房里台灯亮着,一个小姑娘正在领读题为《廉洁的你,幸福的家》七十团家庭助廉倡议书。这就是他家,共3口人,他叫张孝平,现任四师可克达拉市七十团第一中学工会主席,正在攻读兵团党校2015级在职研究生。互敬互爱,和谐维家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他和马春华是2005年结的婚。婚后10年来,他们夫妻白手起家,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  相似文献   

8.
在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她的家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他们就是高新萍、李震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5口之家。高新萍是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物业站业务员。李震担任十八团渠管理处上游站站长,她们女儿李清郁,12岁,在华山中学读五年级。公公李永文,是十八团渠管理处的退休干部,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农二师二十九团十三连一个平凡而朴实的5口之家。邵道理和刘海兰夫妻都是二十九团十三连的普通职工,他们育有一儿二女。66岁的母亲一直跟随着他们生活。他们生活在一起20多年,家庭中所有的成员都在为这个家全身心地付出,一切都是那么普通而又寻常,在这个家中,他们相互照顾、相扶相携和睦相处,演绎着人间最真、最平淡的幸福。2009年、2010年他们的一家被师、团授予"和谐小康家庭"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0.
<正>连续多年科技培训和团工会、女工委、计生办的政策、资金帮扶使农五师八十四团派生出了越来越多的"你做生意,我种地;你搞运输,我养殖",夫妻创业致富的"二人赚"家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团各连队有近80%的家庭夫妻通过"二人赚"共同谱写家庭增收致富曲。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农四师六十二团,提起藏国保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土地承包之初,他就带领全家6口人勤奋耕耘,成为1985年兵团先进生产者代表,"万元户"伴随着藏国保从壮年走到今天,30多年的艰难创业史成就了他和谐家庭的模范舵手!  相似文献   

12.
<正>郝贵清现任农一师三团十一连党支部副书记、指导员,妻子刘富莲是三团社区的退休工人,儿子、女儿在大学就读。多年来,他们这四口之家相亲相爱,始终保持着浓浓的亲情与和谐氛围,深受社区、邻里的羡慕和好评。郝贵清对事业、家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深爱着团场,在他任过职的单位  相似文献   

13.
<正>"这个家庭虽然不幸,但是三口之家却很幸福,让人羡慕。"这是十二团职工医院的人对宁进忠张玲家庭的评价。1990年3月,宁进忠张玲夫妇的爱情结晶女儿宁佳佳出生,但因产程过长导致脑缺氧,造成脑瘫。6岁时,女儿才基本  相似文献   

14.
寻迹来到老劳模陈仰忠的家,映入眼帘的是:房前鸡鸭成群,牛羊满圈;屋后树木成林,果枝繁茂。好一派农家庄园景象。 今年63岁的陈仰忠,是农四师六十二团一连的退休职工。1982年他主动辞去六十二团园林公司的工作,带着全家8口人在霍尔果斯河畔的戈壁滩上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建起了家庭林场,种植了打瓜、油葵,搞起了畜禽养殖,年创产值3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六师一○六团五连,提起女职工朱园园、朱伟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全家共6口人,上有婆婆、还有一个小叔子、下有一双儿女,家庭和睦,母慈子孝,受到全连人的一致好评。朱园园2000年秋天从河南来到六师一○六团二连打工,2001年,经人介绍相识了五连的朱伟,当时好友劝她:"朱伟家的情况你知道吗?他家有个患有双目失明的妈,有患有哮喘的父亲,还有一个弟在上学,前面也有  相似文献   

16.
普通人家     
正曹庆国、李秀香一家四口居住在农七师一三一团加工厂。这个三代同堂的家庭相互关爱、勤劳致富。自2006年起,连续5年被团评为"五好家庭"。曹庆国是团加工厂一车间班长,技术全面、头脑灵活、善于钻研,他将父亲曹玉洲的一身钣金工绝活都学到了手,成为加工厂钣金工种的行家里  相似文献   

17.
孜娜古丽是农五师八十九团民族九连的一位哈萨克族职工。多年来,她和丈夫依沙克孝敬、赡养老人,照顾弟弟妹妹的事迹在团场成为许多家庭学习的楷模。近日,孜娜古丽被八十九团评为“十佳好媳妇”,她们这个11口之家也被团场授予“十星级道德建设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孜娜古丽1998年与依沙克结婚时,依沙克兄弟姐妹9人,生活处在贫困线以下,善良的孜娜古丽毅然同依沙克走到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3+3+10”?简言之就是:小两口有一个健康活泼孩子的三口之家,年收入三万元的十星级文明户。这是曾经让团场众多家庭羡慕不已的数式,如今正切切实实地和三十团普通人家越来越多地划上了等号,这是该团工会开展的家庭文明“四教育”、“五宣传”、“六项活动”的“安居乐业”工程传出的好消息。 随着农场经济的发展,三十团舍得在职工家庭文化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开展了适合团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日早晨8点,家住第二师三十一团阳光社区的延朝荣一家早早地起床,今天他们一家要去第二师焉耆医院看病。这个家庭的女主人苗莲梅说:"我们这个家庭,一家5口人,4人都患有严重的癫痫病,我是这家唯一的正常人,由于照顾他们心烦,我现在也患了忧郁症。现在我们一家能去大医院看病,都要感谢第二师‘访惠聚’工作组的帮助,是他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为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年春节期间第二师副政委梅桂萍到三十一团调研期间,走访看望了阳  相似文献   

20.
一师十二团职工医院的宁进忠,夫妻俩都是医务工作者,多年来在坚守岗位、服务人民的同时经营家庭生活,让患有脑瘫的女儿成长、自立,一家三口不离不弃、相互扶持,建立起一个让身边人交口称赞的温馨小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