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要义》中之丁茶山经学研究李篪衡一、序言朝鲜朝社会是将性理学当作规范的中世封建社会。时至19世纪前后,出现了一群担当推动历史前进重任的思想家,新创了一种与既存观念截然不同的新学问气氛,他们就是朝鲜朝后期的实学家。这些实学家的经典解释倾向,与性理学...  相似文献   

2.
《牧民心书》是由朝鲜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诗人、朝鲜实学家丁若镛(号茶山)所著的一部政治学著作,该书探求治理国家之道,以爱民、为民为中心思想,旁征博引,叙论精微,从中可以了解朝鲜古代的历史、文化思想及中韩政治、经济、文化源远流长的交流史。  相似文献   

3.
朝鲜朝前期重要的性理学者花潭通过对自然现象中的气的解释与分析,在韩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气一元论哲学思想体系。他在韩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相当于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他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以栗谷为代表的主气派,而且对朝鲜朝后期形成的实学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茶山丁若镛的田制论金弘明一、序论茶山了若搞(1763—1836)的思想是标志着朝鲜知性史里程碑的思想。前人已讨论过茶山的田制论和茶山所活动的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笔者在此要超越韩民族的范围从茶山思想的规模和独特性进一步探索把茶山田制论放诸世界思想史而能...  相似文献   

5.
近期中朝双边贸易状况及其快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英姬 《当代亚太》2006,(10):30-36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成为朝鲜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朝双边贸易额更是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对华贸易占朝鲜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10.6%上升到2005年的52.6%。本文从朝鲜内部因素、中朝双边因素、朝鲜半岛局势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近期中朝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 丁茶山及其时代 丁茶山,本名若镛,字美庸,又字颂甫,号茶山。于公元1762年(朝鲜英祖三十八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出生于今韩国京畿道杨州郡瓦阜面陵内里,逝世于公元1836年(朝鲜宪宗二年,清道光十六年),享年75岁。 纵观丁茶山的一生,以1801年因“辛酉邪狱”事件而被流放到康津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前期的40年是丁茶山学习和为官的时期,也即其人生的顺境期。丁茶山在刚刚满3岁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一、序论 茶山丁若镛(1763—1836)的思想是标志着朝鲜知性史里程碑的思想。前人已讨论过茶山的田制论和茶山所活动的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 笔者在此要超越韩民族的范围从茶山思想的规模和独特性进一步探索把茶山田制论放诸世界思想史而能获得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值得指出的是茶山和西欧空想社会主义者经历了不同地区同一时期的不同历史趋势。但是他们却具备了共同的伦理层次。他们把社会政治改革的基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以20世纪20年初到40年代为中心,主要考察了胡适和朝鲜现代文坛的文人间的交流.探究了朝鲜文坛对胡适新文学思想的接受、应用,以及胡适的新文学思想对正处于转型期的朝鲜现代文坛的影响及其原因.阐明了朝鲜现代文坛和胡适的关联及其表现在中朝现代文学交流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丹 《当代韩国》2021,(2):115-127
游击将军许国威率领福兵,于万历二十六年二月入朝参战,是万历朝鲜战争第二阶段东征明军的水师骨干力量.在朝鲜期间,许国威坚定支持面临弹劾的明军统帅杨镐,通过促使朝鲜上书陈情、联合明军将领上书等行动,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许国威将俞大猷系军队的军事技战术介绍到朝鲜,又将大量朝鲜文籍带回中国,推动了中朝的文化交流.朝鲜后期士人认为许国威是高丽士人金澍后裔的看法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相似文献   

10.
李娟  杨杰 《当代韩国》2010,(1):72-79
朝鲜朝后期,小说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其中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的小说占了很大的比重,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类小说用其所选取的"家庭生活"这一独特的视角,来表现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探求。从根本意义上讲,"家庭小说"的这种"平凡"叙事突破了韩国古代传统的小说叙事观念,蕴含着作家看待生活的独特价值观和心态。也正是因为它能深入到具体生活中,去表现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才使得它能用忠于生活而又不照搬生活的现实主义艺术去创作。深入剖析那个特定时代的作品、人物塑造和创造这些作品的作家,能够把握朝鲜朝后期家庭小说作品所体现出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江迅 《新民周刊》2012,(31):23-23
金正恩近日向朝总联发去贺电,称"朝鲜将珍惜并千方百计保护主体的爱国遗产——朝总联"。全球最年轻的国家领袖、不到30岁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当下面临两大困境:朝鲜原本就缺粮严重,7月遇特大水灾;承担朝鲜在日外交机构功能的"在日本朝鲜人总联合会"(简称"朝总联"),因欠日本债权机构巨债,中央本部大楼陷入被拍卖险境。"朝...  相似文献   

12.
美国非政府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在朝鲜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积极开展民间交流。这些非政府组织通过与朝鲜政府进行谈判和协商,建立起了一系列针对朝鲜的人道主义援助机制。通过开展援助行动,这些组织一方面可以大量了解朝鲜的内部状况,为美国政府提供朝鲜的准确信息;另一方面成为美朝"二轨外交"的重要媒介,为未来美朝关系的缓和和修复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即使在美朝双边关系陷入低谷的时候,美国政府也依然允许非政府组织赴朝鲜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和民间交流。美国非政府组织在朝鲜的援助行动具有鲜明的政治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试析朝鲜反美主义情绪的来源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灿荣  江帆 《当代亚太》2007,5(10):3-10
当前朝鲜国内所存在的反美主义情绪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甚至已成为朝鲜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朝鲜的反美主义情绪对朝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朝鲜的反美主义情绪对朝鲜的对外关系带来重要的影响,可被看作朝美关系在冲突和缓和的循环中不断反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给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缓和及无核化进程带来种种变数.本文试图通过各种不同视角进行分析以把握朝鲜反美主义情绪的来源,进而分析朝鲜反美主义情绪在未来的发展和对美朝关系、朝鲜和周边国家关系以及对朝核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阶段中朝经贸合作的新特点及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中朝关系经历一段磨合出现的新变化使中朝经贸合作呈现出新特点。本文通过对中朝经贸合作特点及朝鲜本国经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深化中朝经贸务实合作的思路:依托中朝两国和国际社会持久的努力,以非市场机制手段有意识地对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行调节,通过两国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优势互补,推动朝鲜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中朝经贸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5.
美朝条约的签署及最终换文于1882~1883年完成,美国成为第一个打开朝鲜国门的西方国家.美国在汉城设置驻朝使馆,福久以使馆武官和代理公使身份积极推动美朝关系的发展,在拓展美国在朝商业利益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为维护美国商业公司合同权益与朝鲜官方进行交涉、支持美国商人在朝鲜开矿建厂、为美商能够顺利开展商贸活动积极建言美国政府在济务浦等地设置领事以及为美商争取朝鲜近海珍珠贝商机等,这些都是福久扩大美国在朝商业利益的表现.福久的上述努力多具事倍功半之特点,其主观意图是通过这些加强美国在朝影响,但其做法与美国对朝政策及美国东亚政策的总体方向不吻合,加之清政府的阻挠等外部因素,最终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福久未能完全如愿.福久的活动不同程度地维护了美国商人及商业公司的利益,客观上也丰富了早期美朝关系的内容,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从侧面加深对同期东亚国际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甲申政变后,中国和日本有在朝鲜发生战争的可能,于是朝鲜一年里几次请求俄国在中日发生战争时保护朝鲜。俄国鉴于朝鲜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实力,没有答应,因而两国没有缔结俄国保护朝鲜、朝鲜给予俄国一些特权的秘密条约。但是各国对俄国插手朝鲜事务持有极强的警惕性,朝鲜的“引俄”行为及俄国的表现被夸大,都采取了阻止俄朝接近的措施,这就是第一次俄朝“密约”事件。此次事件无论是对当事国——朝鲜和俄国,还是对在朝鲜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国家——中国、日本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各国纷纷调整了对外政策或对朝鲜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东槎日录》作为一部重要的朝鲜通信使文献,详细记录了17世纪后期,朝鲜使臣泛槎海路出使日本的见闻及感受,对于研究日本江户时代的风土民情、朝日邦交,乃至东亚文化格局均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东槎日录》为中心,从朝鲜使臣的视角切入,考察在汉文化圈的整体语境之下,中国、朝鲜和日本彼此间的叙述、认识与想象,进而加深对东亚文化格局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余辉 《当代韩国》2018,(3):110-123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历史上有着非常密切的来往。自从明朝与朝鲜确立了朝贡关系以后,两国官方关系迅速密切起来。明与朝鲜经常互派使臣往来,朝鲜把明朝派去的使节称为天使。明早期多派宦官出使,中后期则多派遣文臣出使,两国文臣在朝鲜多有诗歌唱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明神宗派遣进士熊化为使节,出使朝鲜。熊化给朝鲜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其与李廷龟等朝鲜官员交游甚好,朝鲜官方选辑他与朝鲜大臣唱和诗刊刻成《皇华集》。本文即是论述熊化出使朝鲜以及与朝鲜人交游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1919年在朝鲜爆发的“三·一运动”,是朝鲜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开创了朝鲜由殖民地社会走上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运动的新纪元。“三·一运动”和同年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有着同样伟大的历史意义。值此两大革命运动75周年来临之际,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下朝鲜“三·一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当时中朝两国人民为反抗共同的敌人而结下的亲密友谊。  相似文献   

20.
陈冰冰 《当代韩国》2013,(1):109-117
朴趾源是朝鲜李朝后期实学派文人的代表,他的实学思想在其文学观、商业意识、农业改革及宇宙观方面都有体现。同时,朴趾源作为朝鲜"北学派"的代表,主张学习中国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发展工商业、改革农业等,其实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