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历来隐喻被视为语言的一种异体表达方式被纳入修辞学的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也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发展到认知语言学,则肯定了隐喻的产生具有心理基础,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并且隐喻也被认定为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和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它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5).这就把其翻译带入了与隐喻相关的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在原语和译语中的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来炯 《德国研究》2009,24(1):52-57
从文化和认知的角度考察德语和汉语的词汇系统,可以断言的是这两种语言的词汇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对等关系。本文从篇章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这两个角度出发,借鉴关世杰对两种语言中词汇关系的区分模式,结合维尔纳·科勒的篇章翻译等值要求模式,提出了适用于五种关系类型词汇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指出翻译归根结底是以原文、也以译文读者为导向的一个再生产过程,其要旨在于使读者能在出发语文化本身的关联中解读篇章。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和认知的角度考察德语和汉语的词汇系统,可以断言的是这两种语言的词汇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对等关系.本文从篇章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这两个角度出发,借鉴关世杰对两种语言中词汇关系的区分模式,结合维尔纳·科勒的篇章翻译等值要求模式,提出了适用于五种关系类型词汇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指出翻译归根结底是以原文、也以译文读者为导向的一个再生产过程,其要旨在于使读者能在出发语文化本身的关联中解读篇章.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门科学。随着科学理论日臻成熟,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功能已经凸显。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的具体操作者,对文本的构筑和对文字的处理,都要在点与面上权衡:大到翻译策略的制定、小到翻译手段、甚至连接词的选择。可以讲,译者的境界决定着文本的优劣。在此,我们不妨以《夕暮》法译本为例,郭沫若先生这篇散文虽短,却充满诗情画意和有着完整的语义。本文试图解读译者在此翻译活动中的思维过程,从理论中寻找到文本处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J .R .拉德米拉尔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译界来说 ,应该已不陌生。早在 1998年 ,由许钧、袁筱一编著的《当代法国翻译理论》一书就曾辟专章评介其代表坐作《翻译的理论要素》①。该书于 1979年首次出版 ,1994年被收入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的TEL丛书集 ,被认为是继乔治·穆南《翻译的理论问题》② 之后法国翻译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可喜的是 ,在承袭了穆南的语言学立场之后 ,拉德米拉尔又从数十年法德哲学翻译体验出发 ,结合翻译实践教学经验 ,发展出了一套以思辩为特色的译论。在巴黎十大进修期间 ,笔者有幸聆听了拉德米拉尔教授开设的翻译理论讲…  相似文献   

6.
杨磊 《当代韩国》2011,(1):102-110
记述、评价重要的学术活动,对于整理学科发展脉络,推动学科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构成翻译史研究的重要一环。本文以近年来北京大学召开的中韩翻译研究方面的学术活动作为对象进行述评,力图揭示中韩翻译研究进行的内在规律与特征,为其日后发展提供一份可以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许明 《法国研究》2011,(3):43-52
本文结合翻译本科专业法语高起点学生低年级视听说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高年级口译课程对口译能力的具体需求,从理论上探索了听辨能力培养与口译能力培养的关系,并从认知心理学和第二外语习得的角度解析了口译能力培养过程中听辨能力培养的认知理据和习得模式,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符合高起点学生学习特点和口译能力发展规律的“以听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低年级视听说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20 世纪中国译论研究主流 通过对西方新兴学理的引介,翻译卷入了中国近代向现代的演进。中国译介西洋“新 学”的先驱当为严复。自 1879 年留英回国,严复倾力翻译出版西方启蒙学者名著,赢得 近代首屈启蒙思想家之誉(参见林煌天 袁锦翔等,1997:811-812)。这是他对中国社政 的贡献。 严复在译介西学的同时,也为近现代中国学界开启了一门“新学”(罗新璋,1984: 5),今名“翻译学”。因此,他又是公认的中国现代译学启蒙家 — 他发学贯中西之长、 扬古今横通之才,结合自己身体力行之感悟①,在其 1898 年出版的第一部西学译作《天演 论》“译例…  相似文献   

9.
杨振 《法国研究》2008,(3):21-26
1917年的文学革命,标志着中国文学对于现代性追求的全面展开,也意味着20世纪20年代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构建的重要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翻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时各种文学期刊则成为外国文学作品译介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0.
对萨科奇致金晶慰问信的原文和译文的比较解读可以发现,翻译中的改写实践不仅取决于文本的语言结构.而且取决于文本外的政治、文化或社会因素,会因时因地而变。为了让译文符合当时的扶助者需要以实现其政治目的,适应目的语文化内读者的诗学习惯以影响其政治态度,译者会在翻译转换过程中进行用词的变通、增删、合并句子或段落,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改善政治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宋健飞 《德国研究》2006,21(3):F0003-F0003
2006年6月2日晚7时,170余位中德文学翻译爱好者和嘉宾欢聚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二楼会议厅,参加正在这里举行的首届德-汉、汉-德文学翻译大赛颁奖仪式暨余华、Kracht作品朗诵会。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教授亲临颁奖仪式,德国驻沪总领事芮悟峰博士、德国歌德学院秘书长Knopp博士、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姜锋博士等嘉宾出席了这次活动。万钢校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兼德国学术中心主任朱绍中教授、德国驻沪总领事芮悟峰和姜锋副司长分别发表讲话,对此次翻译比赛的圆满成功及获奖译者表示衷心的祝贺。中国作家余华和瑞士德语青年作家Christian…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为代表的文化发展新风向给译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翻译好文化负载词正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一步。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凝聚和展现中华文化的代表性文本。其中,《西游记》的法语译本研究至今无人问津。本文将以《西游记》三部法语译本为例,通过比较和分析作品中的典型案例,讨论和总结文化负载词的汉法翻译带来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大量使用叠音词,而法语中却几乎不用这种修辞手段。在把中国文学作品译成法语时,如何翻译这些叠音词,如何在译文中保留其修辞效果,就成了翻译者所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往往只能靠加注释来进行补救。论文通过对《红楼梦》法译本中部分叠音修辞格的翻译范例进行简要的分析,试图归纳出一些汉语叠音词的常用法语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共分为五类:1)生态文化2)语言文化3)宗教文化4)物质文化5)社会文化。上个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研究进入文化转向后,经过学者们反复地讨论,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源语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动态助词"了",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对此问题,孙德坤(1993)、赵立江(1997)等曾经对母语为英语的外国学生作过相当细致的考察与分析.日本学生在学习动态助词"了"时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通过问卷调查,帮助我们分析日本学生学习动态助词"了"时所遇到的问题,这对包括日本学生在内的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诗歌翻译历来是文学翻译的难点。1947年出版的戴望舒翻译的《恶之花》,将源语置于中心地位,力求再现原作的"形式"与"质地",结果差强人意。而十年后陈敬容翻译的《恶之花》舍弃形式对等,却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是探讨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的文化特征之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步入21世纪以来,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即通过实现超越传统课程视域的学科设置、创设符合女性的"时代特质"的课程体系、整合满足社会需要的教学机构,既推动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令自身的改革陷入到了一个可能迷失方向的困境之中。这一新的动态,对于研究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转型、探索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之方向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隐语,作为一种民俗语言形态,千百年来,以其特有的遁词隐意,渗透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多层次生活中,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将其外译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深度翻译理论对《水浒传》法译本中的隐语翻译策略进行探讨,从具体实例中总结译者在翻译隐语这一特色民俗语言形态时如何把背后的隐含意义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以期对汉籍外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阐述21世纪以来的日本哲学、尤其是以京都学派为中心的日本哲学研究的新动态,即作为京都学派的历史传承性,作为现代哲学与传统思想的交织,作为日本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对话性,由此来提示今后的日本哲学之研究需要关注"日本哲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避免陷入西方与日本的二元对立框架之困境,强调以双语翻译为突破口来开拓新世纪的多视角、多领域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刘珂 《法国研究》2001,(1):164-176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个人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译本读者的接受视角.本文拟以圣-琼·佩斯的长诗<阿纳巴斯>的第一章为实例,通过对三个中译本的分析比较,探究翻译者的主观诠释对读者可能造成的影响,并由此切入,表达一种更具本体论意义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