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伟 《北京党史》2013,(3):37-40
毛泽东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他可以说直接经历了井冈山的创建、发展、巩固和鼎盛,也见证了井冈山的曲折历程。毛泽东在这里践行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伟大尝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今天,重新审视毛泽东与井冈山的若干关系,对于毛泽东乃至中共早期历史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的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仅就周恩来探索这一道路的贡献,谈点看法,向学术界请教。 笔者认为:大量原始文献档案资料表明,周恩来是最早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中共中央卓越领导人。土地革命时期是探索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周恩宋作为中共中央核心领导成员和军事方面的最高负责人,在领导全国各地武装斗争中,最早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思想,并对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对中国革命最重要的贡献。这条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条革命道路所形成的独创性理论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它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在全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了党的工作应以农村为中心,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经过长期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光辉思想,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证  相似文献   

5.
试论黄麻起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道路问题,是关系革命成功失败的全局性问题。毛泽东同志带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队伍最早走上井冈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总结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与中共早期"农村割据"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秋冬至1928年上半年土地革命战争初始阶段,中共在实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方针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确立了在武装暴动和游击战争基础上创造农村割据局面的思想,这可称之为中共早期"农村割据"思想.这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最初表述,是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整个过程中的第一步成果.六大前,周恩来是"农村割据"的大力倡导者和有力的推动者之一;六大期间,当对"农村割据"思想产生争论、出现否定这一思想的声浪之时,周恩来以鲜明的态度维护了这一思想.对中共早期"农村割据"思想的倡导和维护,是周恩来为开创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7.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开创及其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的伟大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党史学界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研究比较周祥、深入,但对于毛泽东开辟这条道路作出了最卓越贡献的原因极少涉及。本文试图作一粗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陈登贵 《广东党史》2003,(6):9-11,8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革命的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用军舰和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后来终于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有中国特色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开辟这条道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有一个历史过程。本文主要论述毛泽东为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杰出贡献,借以纪念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一种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本文内容是论述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形成过程中周恩来的贡献。一、倡导建立工农武装割据1927年夏,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中国革命处在国民党新军阀的极端白色恐怖统治下,中共中央依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实行武装起义、创建工农革命军、独立领导革命的总策略。继八一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各地的党组织相继领导了许多地区的秋收起义。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一些领导人都在不断总…  相似文献   

10.
<正>192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回顾中国革命走过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艰难历程时,谁也不会忘记这务道路及其理论的主要开创者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铭记这条道路开创之初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做出的独特贡献,以及其他所有老一代革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农武暮割据"理论又可分为早期阐述和系统论证两个阶段,瞿秋白是早期阐述的主要代表者,因此应该认为他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12.
1927年9月,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起义失利的情况下,他又带领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在革命实践中,他找到正确反映中国革命和战争的规律,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正夏日的井冈山,峰峦叠嶂,仿佛被烈士鲜血染红的杜鹃花早已藏入层层碧绿,但山腰上那条革命先辈曾挑粮上山的小路若隐若现。不禁让来人遥想峥嵘岁月,领悟革命胜利的道路。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井冈山建立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沿着这条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经过20多年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议了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了人民战争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消除了右倾悲观情绪,坚定了无产阶级革命信念。  相似文献   

15.
面对分歧的选择——漳州战役前后的周恩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革命失败后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党内连续出现了占统治地位的三次“左”倾错误。与此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则从斗争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并对  相似文献   

1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那一天起,作为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毛泽东的巨幅画像,永远地悬挂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成为新中国的象征。中国革命的胜刮,是沿着井冈山道路一步步取得的。对于这条道路的探索,我们党经历过由民众运动到以武装斗争为主和由"城市中心论"到"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毛泽东在党的工作重心的这两次转变中,都起了决定性作用,从而成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的主要开辟者,也使他由一位普通农家子弟成为继孙中山之后又一位站在时代前头的伟大人物。在大革命…  相似文献   

17.
在中共八七紧急会议精神指导下,中共湖南省委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如期发动.在此之前,中共湖南各级地方组织的积极创建和健康发展,为起义准备了正确的组织领导基础;湖南工农运动特别是农村大革命高潮的蓬勃兴起,为起义准备了武装广大工农的群众基础;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省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发现难以攻占长沙时及时中止进攻,避免彻底失败,及时转向广大的农村山区,探索和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不同的革命道路,从而开拓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复实践中找到的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它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的新篇章。这条道路为中国革命树立了一座历史丰碑,引领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对中国革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前后,中共对武装斗争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共在成立伊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组织工人上,认为应该先有强大的革命党,然后才能有革命军队,主张"宣传、组织、训练,究竟是比军事运动十百倍重要的事"。随着形势的发展,武装斗争对于中共及其领导的革命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建立军队、从事军事活动也愈发地迫切起来,中共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周恩来等认识到武装力量很重要,但没有突出武装力量的阶级性质。在国民党突然叛变革命时,中共真正认识到武装斗争,尤其是独立掌握的武装斗争对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真正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付诸实践。八七会议更进一步,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后,武装起义如星火燎原一般,在湘、鄂、赣、粤、陕、甘、豫等地次第展开。从此,中共开启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⒈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⒉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⒊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今天我与大家专门谈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如何开辟出来的。一、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从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