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云 《中国妇运》2005,(1):21-22
近年来,我们狠抓了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妇联组织,配齐配强基层妇联干部,不断加强妇联基层组织的能力建设,为使全省妇女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凡是有妇女的地方,就要建立妇女组织;凡是有妇女群众的地方,就要开展妇女工作”,这是我们加强妇联基层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14,(9):22-22
一、创新组织形态,力促妇女工作广覆盖、多覆盖 在不断巩固传统按行政层级设置的妇联组织基础上,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女性就业市场化、择业自主化和人口流动性特点,创新组织形态,在"两新"组织中建妇联组织3100多个。全省已基本实现妇女工作全覆盖、多覆盖。一是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确定1个设区市、11个县(市、区)为省级试点,从重视妇女工作、党建基础扎实、女性员工密集的"两新"组织入手,以单建、联建、挂靠等方式建立妇女组织。  相似文献   

3.
<正>本调研针对福建村级妇女之家建设、党建带妇建、妇联组织建设和两新妇女组织资源共享等内容展开,选择全省九个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有代表性的78位新上任女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对女支书群体的座谈和访问,倾听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所需所盼,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12,(10):37-38
近年来,省妇联认真落实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三有”工作要求,坚持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基础,提出村居建妇女组织、妇女之家、妇女维权站和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四个百分百”工作目标,推进妇联基层组织、阵地、队伍、工作全覆盖。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是鞍山市妇联"两新"组织妇委会建会年,各级妇联先后组建"两新"妇女组织3218个,其中独立妇委会828个,联合妇委会2390个,共覆盖"两新"组织45722家,动态建会率达100%。一、顶层设计加强指导根据省妇联、市委组织部、市综治委共同提出的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女组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12,(7):30-32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妇联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坚持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以落实“三有”为重点,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目标,强基固本,创新创优,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市6459个社区(村)、865个机关事业单位全部建立妇女组织,“两新”领域妇女组织组建率达97.5%。基层组织建设、农业农村妇女工作、和谐家庭创建、权益维护等多项工作获省以上表彰。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14,(10):20-21
一、抓组织拓展,努力实现覆盖群体最大化 创新基层组织形态。推进城乡基层组织向下延伸,在社区网格、片区和村民小组中构建以妇女小组、妇女骨干队伍、巾帼志愿团队为主体,其他力量为补充的“3+X”组织形态。推进在两新组织、行业组织中建立基层组织,因企制宜,一园一策,灵活建立联合妇委会、妇女工作站、外出务工妇女流动妇代会等;依托行业协会、系统妇工委建立基层组织,探索“行业组织+会员单位”的行业(产业)统建新模式。推进基层组织向网络虚拟空间拓展,一批网络妇联先后面世,联系和服务女性网民。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9,(3):34-36
近年来,商洛市妇联坚持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组织建设,本着“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的原则,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扩大工作覆盖面,坚持‘‘先建立、后规范、再提高”的运作思路,有效地优化了组织机制,发挥了组织职能,增强了机关妇委会组织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基层妇女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带领妇女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经费问题一直是基层妇女组织开展工作的掣肘和瓶颈,特别是我市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些主要依靠集体提供经费开展工作的妇女组织被“断奶”,妇女工作难以开展,妇代会成员的报酬也难以解决。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市妇联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创建经费基地作为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创新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渠道,创新管理方式,实现了经费基地建设的新突破。目前,市、县、镇、村妇女组织建立经费基地7000多个,年提供妇女工作活动经费60…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14,(12):17-17
一、壮大组织力量,实现"有人干事"常态化加强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激发基层活力。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组织组建全覆盖,推动村、社区妇联组织换届与村、社区两委换届同步实施,换届率100%;成立机关妇委会2069个,团体会员719个;在两新组织、异地流动妇女中建立妇女组织1156个,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11,(2):28-31
一、健全组织。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组织设置,形成了统筹城乡、覆盖广泛的基层组织网络。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级妇女组织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同步建立社区妇联,全省村(社区)妇代会(妇联)组建率99.6%。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13,(2):33-34,45
为了更好地掌握“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情况,探索在“两新”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找准有效的载体和抓手,海伦市妇联通过调查、走访等形式,对市“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14,(9):25-26
一、争取政策,保证有人干事 一是2011年省委召开全省工青妇工作会议,制定下发文件。省妇联落实文件精神破解妇联基层组织建设难题。全省专职乡街妇联主席占56%,有525个乡镇妇联主席享受副科级待遇;村妇代会主任和社区妇联主席进"两委"比例是93.4%和97%,分别提高2.62和15个百分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建立妇女组织36191个,建立"妇女之家"3900多个。二是与省人社厅联合下发文件,在城镇每个社区配备一名公益岗位妇女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14,(10):23-24
一、“三步走”打造“妇女之家”升级版 一是依靠党建带妇建,全覆盖建“家”。省妇联先后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建设村、社区妇女之家的实施意见》,将妇建纳入党建的总体部署,明确了“五带五同步”的具体要求;将“妇女之家”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带妇建”的重要内容,列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和考核范围。全省16个省辖市、100个县(市、区)也相继出台了党建带妇建意见。2010年底,以村级组织和社区活动场所为依托,在全省所有村(社区)实现“妇女之家”建家挂牌全覆盖。  相似文献   

15.
李悦娥 《中国妇运》2011,(12):23-25
“妇女之家”是妇联基层组织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重要阵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2010年以来,山西省各级妇联组织以党群共建组织、共建队伍、共建阵地为抓手,积极推进,创新实践,“妇女之家”在全省28173个行政村、1327个社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相似文献   

16.
吉安县在农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广泛开展“三培养一推荐”活动,扎实推进“党建带妇建”工作。 一是在农村、社区,通过深化“双学双比”、“巾帼示范村”创建等活动,把有文化、有经营头脑的青年妇女培养成致富能手,把青年女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女致富能手培养成妇女组织干部,把妇女组织干部推荐为农村(社区)“两委”候选人。  相似文献   

17.
机关妇女工作是机关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工作的补充和延伸。建立与健全机关妇女组织,重视与加强机关妇女工作,是新形势下做好机关党的工作、加强机关建设的需要。要做好机关妇女工作,必须从机关妇女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上注意把握好以下7个问题。 一、依靠领导不是依赖领导,要在"创"字上下功夫 接受党的领导、服从党的领导、依靠党的领导,是机关妇女组织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组织原则。然而,依靠党的领导,不是依赖党的领导。机关妇女组织没有专设办事机构,机关妇女工作干部基本是兼职的客观现状,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18.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国妇女“九大”精神,依据全国妇联章程,按照省委的要求,协调组织、民政部门,通力协作,整体部署,集中时间、人员、精力,扎实工作,建立健全全省各级各类妇联基层组织,全面提高基层妇联干部素质和妇联基层组织工作整体水平,把妇联基层组织真正建设成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妇女群众,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热心为妇女儿童服务,深受广大妇女群众信赖,充满活力、凝聚力、影响力的群众组织。二、目标任务(一)建立、健全基层妇女组织网络———100%的乡镇、…  相似文献   

19.
翁玲 《当代广西》2008,(7):34-34
为了切实提高区直、驻桂中直机关女干部素质,活跃机关文化生活,充分利用机关党建工作优势,以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学习型组织为目标,不断拓宽妇女工作领域,加大对机关妇女干部的培训力度,鼓励机关妇女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岗位建功,岗位成才,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积极贡献,区直机关妇工委决定在区直机关妇女组织中开展“强素质、树形象”主题系列活动。3月5日,区直机关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文艺晚会在区党委礼堂举行。  相似文献   

20.
王颖 《中国妇运》2007,(2):47-47
黑龙江省妇联从推动新农村建设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在全省各级妇女组织中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要求全省县以上妇联在省“百乡千村”试点中选择1个村作为“巾帼示范村”试点,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国家级巾帼示范村2个,省级巾帼示范村100个,并力争率先实现“四个一”,即培育一个以妇女为主、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主导产业;组建一个以妇女为主、机制灵活的新型生产合作组织;建立一个为妇女发展生产提供及时、系统培训和指导的科技培训学校;树立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型女农民典型,实现农村妇女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人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