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海凇 《当代贵州》2006,(20):22-23
中共贵州省工委:红军长征途中唯一批建的省级地下党领导机构1935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到达遵义。贵州地下党员林青赶赴遵义,同党中央取得了联系,向中央组织部部长兼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党组织工作情况,罗迈代表党中央承认贵州地下党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后称中共贵州省工委或省工委)。省工委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组成,林青任书记。中共贵州省工委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唯一的一个省一级地下党的领导机构,它使贵州的革命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省工委的建立,使贵州人民有了核心领…  相似文献   

2.
从 1 92 1年 7月到 1 93 2年 ,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基本上住在上海。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后 ,对白区地下党加紧镇压 ,中共地下党组织屡遭破坏 ,中共临时中央领导机关的处境日益险恶。为此 ,1 93 3年 1月 1 7日中共临时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提议决定 ,中央领导机关撤离上海 ,迁往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在党中央机关迁往江西后 ,白区党的领导机关变迁 ,大致经过五个阶段。一、上海中央局(1 933年春——— 1 935年 2月 )   1 93 3年 2、 3月间 ,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等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上海中央局 (亦称白区…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9月,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下,广东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同月,中共中央派张文彬(张纯清)到广东,整顿和加强以广东为主的南方党组织。于10月正式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 “南委”),张文彬任书记,薛尚实(负责组织)、饶彰风(负责宣传)、梁广为委员。“南委”机关设香港(1938 年2月迁至广州),隶属于中共中央领导(1937年12月后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南委” 领导广东、广西、香港、澳门、贵州、昆明等地的党组织。同月,成立中共闽粤…  相似文献   

4.
正王汉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1925年出生在缅甸仰光,福建惠安人。1941年2月在缅甸仰光华侨中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仰光区委委员、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队员。1942年华侨战时工作队撤离缅甸后,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先后担任中共西南联合大学地下党和中共北平(南系)学委负责人,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后为中共中央南京局、中共中央上海局)组织部部长钱瑛的  相似文献   

5.
刘士明 《湘潮》2021,(3):32-35
1947年底,中共湖北省工委根据中共中央上海局的指示,在开辟大江两岸工作的同时,跨省在湖南岳阳建立了党组织,在长沙建立了中共长沙特别支部。中共武汉市工委也在湖南衡阳建立了直属支部。湖南成为中共湖北省工委以及后来的中共武汉市委重要的工作地,中共湖北省工委委员和中共武汉市委委员陈克东长期待在长沙,和后来接替他的同事一起领导了中共长沙特别支部(以下简称“长沙特支”)在湖南的统战策反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散木 《党史博览》2007,(2):26-27
一 黄平,汉族,1901年生,广东省人,又名黄有恒,留苏学生.1924年由赵世炎、陈延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出席过中共五大和六大.黄平留学苏联,后奉命回国,随即在香港等地开展工人运动.期间他担任过中共香港特别支部书记、国民党中央工人部驻香港特派员,曾参与组织和领导省港大罢工,后又任中共广东区委工人部部长.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后,张国焘任书记,成员有周恩来、恽代英、黄平、彭湃、张太雷等.在南方局正式成立之前,先由黄平、张国焘与杨殷成立了临时南方局,负责领导、指挥广州起义.  相似文献   

7.
遵义会议——历史性的伟大转折—11935年1月7日,红军治局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执占领遵义。毛泽东、周恩来、行局中共党团书记)、秦邦宪(即博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随军委纵队于古,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1月9日下午进入遵义城。这时,负责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向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在沪机构:中共中央局(1921.7-1922.10;1923.4-1923.6;1923.9-1927.4)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央局设在上海,领导全国党的工作。1922年10月,中共中央局曾一度迁至北京,1923年4月迁回上海。1923年6月,中共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及其他中央负责人都到广州筹备召开“三大”。“三大”决定中央设在上海。当年9月中共中央局委员除谭平山任驻粤委员外,都到上海工作。直至1927年4月…  相似文献   

9.
正袁超俊(1912-1999),原名严金操,贵州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贵州共产主义青年同盟领导人、贵州司机工会主席、上海职业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干事、上海工人救国会主席、上海全国救国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代表。1937年9月经周恩来交涉营救出狱,后一直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先后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副官长、湘乡八路军临时办事处负责人、衡阳等地办事处负责人,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站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并在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秘密交通。1943年7月随周恩来到达延安,在杨家岭周恩来处工作。1946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以新政协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建国前夕香港民主运动梳理成四个层面:第一,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各民主党派公开响应和毛泽东复电发表的历史过程;第二,以香港分局为轴心的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就新政协问题的三次讨论及其体现的民主协商精神;第三,由香港工委领导的以争取国民党高级人员起义为主要内容的多党军事合作,初步显示了多党合作的威力;第四,中共护送民主党派领袖、民主人士北上参加新政协和民主党派对中共的信赖。同时,从中探讨香港新政协运动与多党合作的关系,说明香港新政协运动的主旋律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解放战争胜利40周年。40年来,在各种纪念活动、学术会议及党史论著中,很少提到周恩来、董必武领导的中共中央南京局(以下简称南京局)。我们因工作关系,看了些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在此仅就南京局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及其贡献,作以下简要论述。一南京局,是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即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向解放区由全面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之际,中共中央派驻在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领导国统区党的工作的一个中央局。南京局设在南京梅园新村,与中共代表团合署办公,对外称中共代表团。所以,它也是中共与国民党谈判的全权代表机关。当时,中共常住南京的主要领导同志有:周恩来、董必武、陆定一、李维汉、邓颖超、廖承志、钱瑛、钱之光、童小鹏、王炳南等,由周恩来全  相似文献   

12.
杨兰芳 《党史博采》2004,(10):41-43
194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太行分局合并,邓小平代理北方局书记,主持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工作;一二九师与八路军前方总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番号,邓小平主持八路军前方总部工作。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区党委直属北方局领导。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军区直属八路军前方总部领导。11月,中共中央根据北方局的建议决定成立中共冀鲁豫分局,又称中共平原分局,黄敬、宋任穷、李箐玉、苏振华、杨勇等为分局委员,黄敬任分局书记。在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下,冀鲁豫分局直接领导冀南和冀鲁豫两个区党委。194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报请中共…  相似文献   

13.
钱听涛 《党的文献》2003,2(1):80-83
中共临时中央 1 93 3年迁入中央苏区后 ,几乎代替了苏区中央局的领导 ,当年 4月以后 ,苏区中央局几乎不单独行使职权。这说明中共临时中央的确与苏区中央局合并了。但苏区中央局并未撤销 ,中共中央局即苏区中央局。中共临时中央从未用过中共中央局的名称。  相似文献   

14.
正1923年年初,孙中山由上海返回广东,成立大元帅大本营,重建广东革命基地,广东形势日见好转。中共中央局采纳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将中共中央局机关从上海迁至广州。中共中央局机关迁粤后,在大力推进与国民党合作的同时,加紧筹备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广东党组织积极协助和配合中央局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此期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共许多重要干部和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都纷纷南下,抵达广州。  相似文献   

15.
张泓 《党史纵横》2005,(8):33-3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坚持东北抗日战争中,曾经同苏联远东军建立了地区性的合作关系。这种军事合作关系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夺取全东北最后胜利的条件之一。但是,东北抗联同远东军合作是在不断的与他们的某些错误做法抗争,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39年以前抗联同远东军的关系1932年以前,中共中央对满洲省委的领导是在上海实施的。中共中央由上海迁入苏区后,满洲省委同上海中央局保持着联系。1934年上海中央局遭到破坏,东北党的工作便由中共中央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直接负责领导。由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中共满洲…  相似文献   

16.
进入广东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由中国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等两万余武装,胜利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南昌武装起义,开始了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8月3日开始,前委按照中共中央的原定计划,率部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占领出海口,取得国际援助,  相似文献   

17.
1948年2月至1949年3月间,中共中央上海局在香港举办了十余期党员干部学习班,来自上海、南京、武汉、西南及台湾等地的百余名学员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培训,先后重返各地(有的奔赴新的岗位)继续领导群众开展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迎接解放的爱国民主运动。上海局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选择千里之外的香港作为基地,抽调所辖范围的蒋管区党员干部分批进行学习的呢?这是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之举。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忡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公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  相似文献   

18.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党中央为了加强对贵州党的建设和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于1937年9月派黄大陆以中央特派员身份由延安回贵州负责党的工作.到贵州后,黄即与中共党员李策接上关系,并随之组建了新一届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及时向贵阳地区的党员传达了党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南京局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派驻南京的秘密代表机关。在毛泽东对国际形势和格局的重要判断的基础上,中共调整思路,团结和争取国际国内的和平力量来对抗国民党政府。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海外统战战略主要有:面向国际组织的"发声"统战战略、以香港为纽带的"二线"统战战略以及面向南洋与欧洲地区的统战战略。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海外统战工作向世界揭露了蒋介石假民主、真独裁的和谈阴谋,戳穿了美国假中立的面具,赢得了国际上和平人士对中共的支持,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开辟了解放战争的特殊战场。  相似文献   

20.
正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不仅派遣大批党员干部、进步人士打入国统区的各种报刊,积极占领舆论阵地,而且在海外着力发展中共的报刊事业,建立了新闻界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香港发行的中共报刊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新闻界的部分进步人士组成国际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