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代经济是全球性竞争的经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经济结构。依靠技术进步,实施科技兴厂发展战略,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一、正确认识技术进步在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中所起作用的一般原则 1、无条件性。“无条件性”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上是无条件的,人们认识也罢,不认识也罢,技术进步都  相似文献   

2.
民营经济的根植性与发展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民营经济的根植性是把社会学的视角引入经济学。本文首次提出民营经济根植性概念,并对民营经济的根植性特征、内涵、优势做了初步的描述和分析,据此提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促进湖北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对武汉等地的调研为基础,探讨制约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机制性根源,提出改革创新政策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贵州省福泉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进一步证明非公有制经济是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之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科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而提出的极具实效性和远见性的战略构想 ,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充分体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一、求实性 ;二、创新性 ;三、整体性 ;四、阶段性 ;五、人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论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及效益张学兵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特别是在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所营造的社会人文环境不仅刺激着经济发展、支持着经济发展,而且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身也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正在寻求向新常态过渡的新动力。只要新动力找到,向新常态平稳过渡就基本无忧。长期以来,很多人将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实,"三驾马车"只是短期动力,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三大发动机"并非是完全并行的,其中制度变革是根源性发动机,因为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两大发动机都要受其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1.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应当是富裕社会,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提高构建能力,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其核心是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必须由物质资源投入推动的,经济结构失衡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由技术、资源和劳动合理组合推动的,经济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了综合国力,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在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的角度等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分析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探索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和转变的制约因素,总结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中国国情、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对高校人文科学教育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高校人文科学教育对于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分配、对经济决策和经济安全等有重要保障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经济效益”。的认识,我国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再来逐渐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的长期内,在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效益问题基本上是被忽视的,那时只注重速度的发展。七十年代左右,才有学者开始探讨这个问题,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到八十年代初才把它提到重要地位来认为,由此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这时,理论界对经济效益范畴的解释还只是简单地定义为:社会生产中劳动占用量和劳动耗费量同劳动成果的比较。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对劳动成果的界定增加了“符合社会需要”的内容,这无疑…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发展园区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强 《理论前沿》2004,(15):40-40
园区经济是指在规定范围内,通过科学的规划、优惠的政策、完善的管理、配套的服务和优美的环境,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焦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和产业群。园区经济的实质就是在条件优越的区域内,精心营造一个小环境,实施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为经济发展搭建一个平台。园区经济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崭新发展模式。园区经济的功能在于园区产生的聚焦效应、扩散效应和催化效应。园区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切入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它具…  相似文献   

13.
城市矿产经济得以发展,必须拥有技术支撑、具有经济效益,且原料来源稳定。湖北省荆门市的城市矿产经济发展总体较好,但也面临产业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必须正确判定矿产经济的发展阶段,做好前景分析,明确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社区经济不同于一般经济形态,具有地域性、服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社区经济的认识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明确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为社区经济的目标,明确以非政府组织为城市社区经济的主体,同时整合城市社区资源,挖掘社区经济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夜经济”深层次开发研究——以青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经济"开发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经济"的常规开发模式主要有康乐、购物、美食、健身、观光、休闲等多种形式。我国北方许多城市如青岛等的"夜经济"开发明显滞后,已经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原因在于传统观念、经营和消费环境的制约,必须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规划建设、宣传、管理等多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夜经济"进行深层次开发。  相似文献   

16.
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研究、探索并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既需要认真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更需要探索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本文初步探讨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五个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7.
加强地方经济法治建设 ,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是我们参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工作。如何使经济法治建设与大开发中的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发挥法律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引导和保障作用 ,不仅是重要的理论课题 ,更是伟大的实践课题 ,必须处理好。本文结合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对地方经济法治建设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调整区域工业经济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区域工业经济结构的特点和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抓住重点,突出调高调新、调大调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等调整工业经济结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包括“经济性”因素、“管理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而经济发展是促进财政税收增长的根本因素。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和实证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青岛和大连两城市各自的经济发展与财政税收增长,在多年呈现良好增长互动态势的同时,近几年青岛财政对经济的增长弹性逐步弱于大连,影响这一趋势变化的原因是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大连发展带来了机遇,更重要的是大连金融、软件、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优势逐步凸现。因此,青岛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稳定长效的财源经济机制,保持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个层次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决定性。进而,结合知识经济的知识化特征,指出了知识经济对我国人力资源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着重提出了迎接挑战的宏观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