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东 《观察与思考》2009,(19):56-57
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通过决议,对朝鲜采取制裁措施,尔后朝鲜的一连串强烈反应导致朝核与朝鲜和美韩关系危机进一步升级。正值朝核与朝鲜同美韩关系危机不断升级之际,8月初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突然访问朝鲜,成功斡旋了美国记者被扣押问题;紧接着,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访问朝鲜,  相似文献   

2.
包尔文 《半月谈》2003,(2):79-81
近来,朝鲜半岛风云跌宕,美国与朝鲜就朝鲜核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引起东北亚局势的动荡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那么,朝鲜核危机何以爆发?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4,(2):77-77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这些设施实行检查。朝鲜方面则反复声明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  相似文献   

4.
全球热点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朝鲜的核问题骤起风波,随着朝鲜“核解冻”步骤的推进,有关方面在核计划问题上的争执也逐步升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对朝鲜的这一举动,却采取低调的“忍耐”态度。去年的12月12日,朝鲜宣布,由于美国在11月19日决定单方面中止向朝鲜运送火力发电所需要的重油,朝鲜开始重新启动已关闭的核反应堆,并将拆除燃料棒等核设施的封条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视装置。同日,一直负责对朝监视和核查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消息,称朝鲜已经开始拆除一座反应堆的监视装置;2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再度“报警…  相似文献   

5.
张肖桐 《人民论坛》2014,(9):251-253
朝鲜战争中,美国情报机构基于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分析和评估屡屡失误,深刻影响了美国决策层,导致其对中国出兵的可能性做出错误判断,甚至对中国官方发出的警告表示怀疑,最终做出“中国不会公开介入朝鲜战争”的错误判断。美国决策的失误,导致中美的军事冲突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6.
近来亚太地区有点乱:美国军演此起彼伏,美海军陆战队员开进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直逼南海;印度外长克里希纳称,“南海是全世界的财产”;朝鲜发射卫星,东北亚局势暗流涌动。更引人注目的是,3月29日,美国国防部长助理梅德林·克里顿透露,为避免未来美国及盟友遭到伊朗和朝鲜导弹袭击,美国计划在亚洲和中东建立一套类似欧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10,(5):88-88
韩旭东(国防大学副教授):(美韩联合军演意图)一是向朝鲜施压。对于“天安”舰事件,朝鲜并没有“承认”之意。在不适宜也没有找到理由对朝鲜动武的情况下,韩美选择了军事演习的方式。美国从全球战略需要出发.目前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燃起战火,支持韩国军演意在“安抚”韩国,震慑朝鲜不要轻举妄动,并侦察朝鲜的军事动向。  相似文献   

8.
2002年10月初,朝鲜在与美国谈判过程中突然承认自己有核武器开发计划。10月25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公开宣称朝鲜“有权拥有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12月12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又宣布,由于美国停止供应重油,朝鲜决定解除8年前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立即重新启动和建设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美朝之间围绕朝鲜的核开发出现了新的危机。朝鲜半岛局势再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新的朝鲜核危机从表面上看是围绕朝鲜是否开发核武器展开的,但实际上是朝美两国在处理核问题上由来已久的矛盾的爆发。第一…  相似文献   

9.
在伊拉克战争尚开未开之际,朝鲜核问题就以突显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在2002年底,朝鲜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监视其核设施的摄像机,撕下了宁边核反应堆废燃料棒储存设施的封条,并开始修复这个反应堆,朝鲜的核动作震惊美国、日本、韩国,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舆论认为,新一轮的朝鲜核危机开始了。事过半年,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如何解决朝鲜的核危机就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半月谈》2005,(4):89-89
朝鲜外务省2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声明说,美国总统布什连任后所作的就职演说和国情咨文以及美国国务卿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讲话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不与朝鲜“共存”的政策。在过去布什执政的4年中,朝鲜已经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容忍和耐心,朝鲜不会也不需要再这样忍受4年。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和俄罗斯等国一大批档案资料的先后解密公开,国外学者对朝鲜战争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因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和占有的资料等诸多局限,有些学者的观点难免失之偏颇。本文试就国外学者对朝鲜战争的研究情况加以简要评述,以供国内学者研究时参考。一、关于朝鲜战争的起源1.朝鲜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关于这个问题,根据美国学者罗斯玛丽·福特对国外学者部分研究著作的介绍,[1]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将朝鲜战争的爆发归因于朝鲜半岛内发生的国内斗争背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突出强调了冲…  相似文献   

12.
<正> 2003年新年伊始,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在退出声明中,朝鲜称,国际原子能机构仍然是美国的仆从和代言人,条约已经成为美国执行敌意政策的工具,朝鲜的国家最高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朝鲜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核问题的最后努力被漠视,美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为此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3.
7月25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视察该国一个国营工厂时,极为罕见地发表了一个关于经济改革的谈话,强调朝鲜“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方向”,但“变化的环境和革命的实践迫切要求革命性的完善经济管理”,“作为计划经济核心的配给制必须被终止”。同一天,朝鲜对上月发生的朝韩海军舰艇冲突事件表示“遗憾”,向韩国建议恢复中断已久的部长级会谈,宣布将举行朝日外长会谈,翌日又表示接受美国特使访朝。此后,俄外长访朝,金正日承诺将“无条件”同美日展开对话。8月1日,朝鲜外相白南舜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文莱斯里巴加湾东盟地…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五十周年纪念日。正义之战,理当歌之颂之,永志不忘。SO年前的6月25日,与我国东北接壤的朝鲜半岛上响起了枪声,朝鲜内战爆发。第二天,即6月26日,美国派军队参战。第三天,即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进行武装干涉,并宣布美国派军队侵入我国台湾和台湾海峡。10月,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随后挥师北上,一直打到了鸭绿江边,战火烧到了中国人的门口。在此情况下,中国人民组建了志愿军开赴朝鲜,保家卫国,与朝鲜人民一道作战。经过三年…  相似文献   

15.
朝鲜选择核道路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美国的半岛政策造成了朝鲜的安全困境,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必要;核武器作为现代武器中的"杀手锏"具有多重功能,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选择;美国不合理的防核扩散战略和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缺陷无法完全阻止核武器的扩散,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可能。因此,要解决朝核问题,大国主宰的国际环境必须作出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6,(4):49-49
韩国、日本、美国等国7月5日称,朝鲜当天先后向日本海试射了数枚导弹.其中可能包括“大浦洞”2型远程弹道导弹。朝鲜外务省发言人7月6日在平壤证实,朝鲜确实发射了导弹。联合国安理会7月15日通过了第1695号决议.对朝鲜试射导弹表示严重关切和谴责,要求朝方重新作出暂停导弹试验的承诺。  相似文献   

17.
美国基于其战略利益和外交斗争的需要,几乎调动起一切手段,加强了对朝鲜的全方位监视。尽管美国曾多次表示“没有侵犯朝鲜的意图”,但是全天候监视朝鲜已成为美国对朝情报工作的“首要任务”。美朝两国在隐蔽战线上的新角逐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朝鲜核危机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10月以来,朝鲜核危机步步升级,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2002年12月12日,朝鲜政府宣布,由于美国当月起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朝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封因履行1994年朝美签署的《日内瓦核框架协议》而冻结的部分核设施。12月28日,美国向朝鲜发出“特别制裁”威胁,计划进一步对朝  相似文献   

19.
朝鲜半岛形势时紧时松李相文朝鲜停战已有42年,但朝鲜半岛仍处在停战状态,北方和南方严重对峙,局势时紧时松,有时则紧张得“一触即发”。在朝鲜半岛形势中,美国和韩国举行的大规模“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不但加剧紧张局势,还破坏朝鲜北南双方的直接对话,近年...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布什10月20日在曼谷与韩国总统卢武铉举行会晤时表示,美国愿意向朝鲜提供书面安全保证,通过六方会谈推动朝核问题实现和平解决。在随后发表的有关美韩首脑会晤联合新闻公报中,布什正式承诺将向朝鲜提供安全保证。这是美国国家元首首次以书面形式就向朝鲜提供安全保证问题作出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