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历了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冷战后时代的单极格局,多极化进程不断发展,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多极格局时代.这个时代中世界力量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去美国中心化",其本质特征是权力扩散.随着美国不再具有单一霸主的国际地位,不仅中、欧、俄、日、印等大国自身独立性不断强化,众多中等国家也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世界经济不景气;恐怖活动呈现新的特点;战争与危机产生强烈冲击;区域一体化进程继续发展。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世界基本形势。在此背景下,美国打造"新帝国",单极霸权进一步增强。受其影响,世界几大战略力量尤其是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欧盟、中国之间的关系互动加剧,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推进。单极化与多极化两大趋势并行发展,进一步孕育新的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3.
试析布什政府的国际秩序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斯说多极化是敌对性理论,会带来利益和价值观的竞争,使世界产生分裂。赖斯甚至认为多极格局是导致大国冲突以至战争的根源。美国要奉行具有进攻性的单极战略,防止其他力量挑战美国的霸权,可见进攻性现实主义对布什政府对外战略影响之深。新形势下,美国正在通过“非世界大战”的方式来推进国际秩序的变革。然而,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正在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世界,也在改变着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及其行为模式。在可见的将来,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并不是上升的力量,而是那些行踪不定的非国家行为体,或者是那些在全球化进程中滞后的国家里滋生出的恐怖势力。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国际战略形势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在经受21世纪前10年世界重大事件的冲击,特别是席卷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的强劲催化之后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虽然美国综合实力仍居"一超"地位,但与多强的差距持续缩小;大国或国家集团纷纷着眼多极格局实行战略调整,大国关系呈现越来越多的新气象;大国之间的竞争依然是主导面,而且在多个领域变得更加激烈;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旋涡中心。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世界的变革调整重叠交织,中外互动将更加全方位、高频度、多领域、高风险。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际关系调整中若干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关系当前处于深刻调整期。美国外交向强化单边主义调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冲击最大。世界面临国际安全体系遭受重创、国际集体决策体制弱化、国际法体制受到冲击、全球化负面影响突出等严峻挑战。大国关系出现积极调整,总体趋于改善和稳定。国际地缘政治发生新变化,欧洲和亚太两大板块相对平稳,处于其间的中东、中亚、南亚地区是动荡、冲突不断的脆弱链条。国际战略格局之争更加尖锐,当前是单极和多极之争的相持阶段,从长远看,多极化趋势将逐渐胜出。  相似文献   

6.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关系重新分化组合。美国的单极世界战略同其他国家维护独立、和平与谋求发展的目标发生碰撞,是当前世界的主要矛盾。美国的战略扩张取得一些进展,但无法阻挡多极化的历史潮流。冷战后,国际局势在动荡-缓和-再动荡的曲折发展中前进。大国关系的重点是综合国力竞赛。美国新政府正重新评估形势,进行战略调整。右翼势力主张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中美关系面临新的考验。我们寄希望于中美保持战略对话,扩大利益汇合点,减少摩擦和分歧,但也应对我国战略安全环境走向更加严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论世界格局中的"非极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极化"虽然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个大趋势,但并不能准确描述世界政治发展的全貌.与"多极化"相伴随的还有一大趋势,这就是"非极化"."非极化"的发展动力在某种程度上要强于"多极化",对世界格局发展的影响更大.当前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加其他",未来的世界格局则是"多极加非极".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进程中国际体系与秩序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正在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世界各国立足于不同的国情,秉持迥异的发展理念与施政方略,在国际舞台上共同演奏了民族国家竞争角逐、合作互惠、兴衰失衡并存的交响曲,共同造就了当代国际战略格局与世界秩序的全新态势.美国作为信息化浪潮的发源地与最为积极踊跃的推动者,赢得了信息化时代全球博弈的最大红利,依托厚重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单极霸权;而其他从两极格局中分离出来的诸强国以及为信息化、全球化浪潮所催生的多种国际行为体在把握机遇、发展实力、蓄势待发的同时,也于不同的领域与层次上对美国霸权形成一定的平衡与制约.单极主导、多元并存无疑成为步入信息化时代之初国际政治体系最显著的标志,但随着信息化浪潮在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拓展,在飞跃与调整的交替中不断前行,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社会行为体多元化、从传统的"国家间政治"向世界政治乃至"全球政治"转变等趋势初现端倪,作为未来世界的可能性蓝图正逐渐呈现于世人眼前.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周期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近30年持续的攻势态势,已经呈现出疲惫的征兆,在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很可能要进入一个战略休整期,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形成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的基本框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一超与多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单极与多极两种势力之间的斗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量的变化,在2006年表现得更为明显。未来世界格局中各种力量特别是大国地位必然会随着这种量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0.
回顾2016年的国际战略形势,世界由于英国通过"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叙利亚危机波折不断、恐怖袭击多地泛起等重大事件而显得空前动荡、混乱、不确定。2017年,这些事态将继续发展,冲击效应将进一步释放、扩大。在当前的国际战略中,四大发展趋势日益凸显:多极化将向全新的广度和深度扩展;世界主要战略力量越发紧迫地调整内外战略,努力明确定位,重新厘清优势劣势,力图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多极格局中谋求有利地位;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将全方位加剧;中国的发展对世界进步的影响持续扩大。这使中国再度面临新形势下如何辩证处理好坚持"韬光养晦"与积极"有所作为"关系这个重大问题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