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中国的民间社会组织正逐步发展起来,并日益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的现实反映。加强对民间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监管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推动人权事业进步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入转型时期。转型时期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成为俄罗斯公民社会兴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非政府组织作用有限、中产阶级不成熟、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推进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对策有:大力培育中产阶级、培育公民文化、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市场经济同时重视解决社会问题。俄罗斯公民社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培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已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而健康地向前发展,必须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市场主导模式"推动了其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昌盛,但也因其过分偏重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制取向而曾几度引发了社会信用危机。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惨痛教训对于我国的最大启示是,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是"法律取向与道德取向并重",即在注重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制信用建设的同时加强其道德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民众的价值取向、社会道德现念等精神文化因素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目的价值现基本稳定,另一方面是工具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追求个人成功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俄罗斯人一向追求的精神满足逐渐为金钱所代替,这无疑是市场经济文化冲击的结果.民众对政权的不信任以及法律意识的淡漠程度有增无减,犯罪率持续攀升,社会稳定丧失,道德沦丧被视为改革的最为巨大的社会成本.要消除社会的消极心理,恢复民众对未来的信心,俄罗斯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内容提要]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增长与政治社会稳定是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它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关系:全球化与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的关系;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与公民个体之间的关系。本文立足于历史视角,尝试探讨全球化之于国际、国内、政经社情等多方面的涵义、影响及未来趋势,指出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平衡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既能获得经济增长,又保持政治、政权与社会稳定。结论是,只有真正理解全球化,真正理解对外战略与国内政策的相关性,处理好长期政治目标与短期经济利益、社会公正与经济增长、发展速度与发展道路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在全球化时代走对路子,最终实现本国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从伊朗内外政策看"哈塔米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真 《西亚非洲》2005,(3):54-60
哈塔米上台后,以公民社会和文明间对话为代表的对内对外政策,集中体现了当代伊朗社会思潮的发展走向。其中,以政治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组织和结构合理化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社会”的提出,是当代伊朗人首次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国内治理问题。“文明间对话”则以伊斯兰精神为基础,以全球性眼光审视国际新秩序,它是伊朗在全球化时代维护民族利益、开拓生存空间的新尝试。因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哈塔米主义”尚处在形成中。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要实现从“伊斯兰”向“共和”的重心转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渐进仍是改革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7.
列宁逝世前夕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逝世前夕提出,苏俄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有利于合作社的建设;通过文化建设提高机关工作者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改善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他提出,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必须增加对教育的投资,以教育的发展促文化发展;应该使城市党组织和城市文化团体经常下农村,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应该使机关工作者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促进管理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东盟在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历史久远,并为精英所主导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实质上包含了一种东盟官方与地区性公民社会力量的博弈关系。在建设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过程中,地区性公民社会力量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议程创设和推动机制改革,东盟则既对公民社会力量进行吸纳,又与公民社会力量竞争。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一直被认为是国家的一种制衡力量,是政治与经济改革的核心动力,因而常常被用来研究一个国家的民主化问题.但是,公民社会必然会促进民主的发展吗?通过考察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一般理论,以及尼日利亚公民社会与民主化的现实,可以认为,公民社会对民主化可能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并不必然促进民主化的发展;关键是要对所研究的公民社会的确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会的道德悖论沉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21世纪将形成一个与工业社会具有不同特征的现代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终于使人与机器从原来的对立中解放出来。虚拟生活的出现,以及与现实生活的互动,已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一种环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因特网必然对现存社会的道德精神作出挑战。人类社会的道德精神要求网络社会实现和谐、平等、共享、共生,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需要。但是,在网络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道德悖论和道德问题。当我们试图将传统的义务、平等、和谐等道德规范放到网络社会的背景下权衡时,所看到的竟是在网络环境中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赵可金 《国际观察》2006,30(4):25-32
随着经济全球化在社会各方面的展开,全球正义逐渐成为学术界全球范围内的话题.通过剖析思想家们对于全球正义的理论和逻辑,我们发现,对全球正义的理解必须从历史演变的社会生产和交往结构中去加以说明,全球正义是历史的正义体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是理解未来全球正义秩序实现的关键.因此,在全球公民社会创造的平台上,积极推进全球政治民主化,谋求实现全球正义,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杜平 《东南亚纵横》2002,9(3):124-126
宗教活动是古雅典城邦公民文化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侧面,而宗教活动主要反映在宗教节日之中.雅典宗教节日众多,据说有60多个,其中最重要的节日当属泛雅典娜节和酒神节.节庆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为城邦公民提供了闲暇之余的精神娱乐,加强了城邦的凝聚力,增强了城邦间的联系,为妇女提供了社交场所和机会.  相似文献   

13.
杨建民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3):3-9,79,80
公民社会在拉美国家的政治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圣保罗论坛和世界社会论坛已成为拉美政治左转的思想高地;天主教会仍是最能影响和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公民社会组织,其在历次政治转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在"还政于民"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土著人组织通过其政治参与使国家政权更具包容性,民主参与机制更为广泛,是拉美政治转型的直接推动力之一;社会运动、妇女、学生等其他弱势群体也是拉美政治改革和转型的积极推动者。此外,公民社会还包括个人和家庭等社会细胞,其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拉美国家的政治转型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河暎爱 《东北亚论坛》2011,20(2):111-116
随着东北亚国际交流日趋增多,海外留学和文化观光的机会迅速增加。韩中两国都致力于促进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互派留学生人数分列第一,两国女性团体间的相互访问与交流也越来越多。文化事业的发展对韩国浦项和中国深圳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全球化时代,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会爆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浦项和深圳通过振兴各种创意文化产业正在高速发展。今后,浦项和深圳更应互相学习借鉴、加强文化产业合作,继续走在城市发展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各个层面都在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腾飞、科技创新、文化跃进正成为这个时代的总体特征。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社会的发展终究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有赖于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经济、科技的发展不同的是,文化的发展不仅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进步与否,也代表着社会公民的素质是否与时代同步。而衡量文化发展是否健康的一个不变的标准即是看文化是否能够为人民大众提供健康的精神产品,能否有力地促进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健康积极的精神力量。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社会团体在促进国家民主政治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促进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改变传统的政治文化、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并提供技术支持。除这些积极方面外,还应看到一些有西方背景的社会组织成为培植亲美势力、西化政治精英、扶持反对派、暗中破坏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政局稳定、收集情报、控制媒体舆论、干预选举等活动的载体,对俄政治民主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少华 《国际观察》2008,105(1):65-7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是政治与经济的互动过程,从内向视角分析,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从外向视角分析,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了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发展,引起亚太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促进了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进一步揭示了美国、日本等有关国家对华战略意图和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拉丁美洲文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各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相互依存关系的日益加强,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凸现在人们面前,这在拉美尤甚。正如拉美一位学者所指出的:“在世界文化生活领域,特别是在拉丁美洲文化生活领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即时消费文化(并不触及人的深层次问题),各国社会都面临着‘文化’的全球化。”①那么,面对上述现实,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化背景下拉美文化演变的特点和前景呢?对此,本文拟作初步探讨。何谓文化全球化?欧美学者曾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约翰·汤林森博士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以来,埃塞俄比亚经历了帝制时代、德格集团的军政统治,以及埃革阵领导的联邦民主制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伴随着这些复杂的变革过程,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并成为当代埃塞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支新兴力量.埃塞公民社会的主要功能表现在提供减贫救灾和提供社会服务、参与国家民主进程,以及调解冲突与稳定社会三方面.当前,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府对公民社会组织的严格监管、地方民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均制约着埃塞公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佛门与孝道     
孝道,对于国人来讲,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孝道便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其最重要的人文基因。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于2500年前,将中华孝文化全方位提升至理论层面,从此,孝道便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根本道德与核心伦理,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其后历代帝王都要高标“以孝治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