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当前我国新的民生三大问题之一。为了缓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很多措施,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卫生主管部门也积极努力,多方面采取措施,但根本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任重道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既有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也有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各个环节之间的利益矛盾。因此,必须从体制、机制上进行规范协调,才能根本解决问题。笔者认为:第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加强管理“看病难、看病贵”至…  相似文献   

2.
“现在伢门诊看病也能享受补助了,这是政府为民办的一件好事,实事。”5月初,在绍兴县中医院门诊看病的蒋女士高兴地说。据了解,她在医院门诊共花费307元,享受补助30.6元,而如果在去年,按照那时候合作医疗制度规定,这30.6元必须自掏腰包。自绍兴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两项评议”以来,县政府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降低报销门槛,扩大受益范围,像蒋女士这样的许多普通农民得到了更大的实惠。合作医疗初见成效近年来,人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小病拖,大病捱,重病才往医院抬”;“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  相似文献   

3.
“现在门诊看病也能享受补助了,这是政府为民办的一件好事、实事。”5月初,在绍兴县中医院门诊看病的蒋女士高兴地说。据了解,她在医院门诊共花费307元,享受补助30.6元,而如果在去年,按照那时候合作医疗制度规定,这30.6元必须自掏腰包。自绍兴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两项评议”以来,县政府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降低报销门槛,扩大受益范围,像蒋女士这样的许多普通农民得到了更大的实惠。合作医疗初见成效近年来,人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  相似文献   

4.
“要建立一个国家级中心.建好一个省级示范中心.以崭新的服务理念及服务模式.为辖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撑起保护伞.为缓解看病贵、就医难起到积极的作用。”在2004年11月23日召开的济南市槐荫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上,区人大代表、济南市市立五院院长房泽国的发言鼓舞着与会人员的心。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看病难”、“看病贵”,这是近几年在中国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一个话题。2005年7月,一份权威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之后的一年多以来,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如何体现政府责任,体现公益性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进入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突出抓好卫生工作,着眼于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年初开始,一场以化解“看病贵”、“看病难”为宗旨的城市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进行。随后,内地省份的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相继拉开。那么,内陆地…  相似文献   

6.
直面“看病贵” 解决“看病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病难”、“看病贵”,这是社会普遍关注而又多年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或可称为中国改革进程中最“无奈”的话题。今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把工作目标定位于“医院管理年”。卫生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点,也把目光盯在了关注百姓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上。如何迎刃“看病贵”,解决“看病难”,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笔者从管理者的角度,谈谈这几年探索实践的思考与体会。“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在哪里“看病难”,集中表现为“看病贵”、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城乡医疗条件差距大、优质医疗条…  相似文献   

7.
“看病难、看病贵”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据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居民应住院而不敢住院。迫切需要国家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本文结合潍坊实际进行简要探讨。一、“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一)看病难的原因1.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目前,潍坊市共有病床2.2万张,千人均1.76张,床位平均利用率达85%,但63.3%的病床集中在二三级医院。卫生资源利用率居高不下,群众始终处于被动的“求医”地位,医疗市场状态呈现为卖方市场。研究表明,当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看病贵是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做了一些调查分析,认为看病贵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成因复杂,解决看病贵问题任重道远,责任在政府。  相似文献   

9.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改革是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重要举措。2011年。福建省在选择9个县(市、区)试点推行公立医院改革,龙海成为漳州唯一一个试点县级市,龙海又选择龙海市第一医院作为试点医院,待改革取得成效后,再说情况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构建新型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有人形象地把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比喻成“金字塔”,大医院就处在“塔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求各级政府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许多地方根据中央的要求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使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受到群众的欢迎。但是全国发展是不平衡的。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一些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确实有实际困难,需要有一个过程;有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低,但也没有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其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领导还没有认识到这是当前城乡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集中的体现。医疗卫生是直接关系城乡人民的身心健康问题,而身心健康的人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求各级政府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许多地方根据中央的要求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使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受到群众的欢迎。但是全国发展是不平衡的。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一些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责问题确实有实际困难,需要有一个过程;有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低,但也没有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其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领导还没有认识到这是当前城乡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然 《北京观察》2006,(1):25-27
未能覆盖城乡广大居民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公共卫生资源,离谱的虚高药价,紧张的医患关系,“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国政府、公民和医疗机构面前,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问题的焦点和根源是什么?社会各界和一些媒体近来已有很多分析和报道。 2005年,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民革北京市委和农工北京市委等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既宏观又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本刊特将这些见解汇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政策》2006,(10):1-1
目前,卫生战线的同志有很多压力和困难,但我们的卫生状况跟群众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医疗问题不是通过一两项措施、一朝一夕就能让群众满意的,但如果我们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不前进,那就是失职!客观上,我们确实存在很多可以改进、应该改进但没有改进的地方,有很多不是财力的原因,而是工作的问题、是领导重视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有相当多的地方领导对这个问题位置摆得不重,没有认真研究、尽其所能地去解决。对“看病难”问题,我们总得给群众交一份答卷吧?把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好、改革好,这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迅…  相似文献   

15.
本刊2005年第5期刊登了专题《中国医改。路在何方》。时隔1年。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之后.今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这次集体学习的内容是国外医疗卫生体制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破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再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看病难、看病贵’是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人大工作就是要以此为重点,推动问题的逐步解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贤说道。这几年,仙游县群众的看病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看病难”得到缓解,这其中有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作为。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构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很多,但是“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是目前百姓反映最强烈,影响医患关系最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廊坊市卫生局坚持多措并举,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使“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8.
“解决干部作风不实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以及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这是成都市委、市政府通过媒体向社会作出的“五项整改”公开承诺。“五项整改”公开承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新时  相似文献   

19.
我在一个县级市小城工作,对农村的情况多有了解,自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话题非常关注,也深知这是进入“十一五”开局年之际广大农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如何理解这一历史任务的内涵,将之落到实处,使其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我认为有许多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解决。一、全面理解建设新农村的“二十字目标”。不搞一刀切,杜绝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20.
<正>医疗救助是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民生举措,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把困难群众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办好办实,笔者就当前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工作对策。(一)健全财力投入机制,解决救助资金"供求"矛盾。一是统筹城乡医疗救助筹集标准。在筹集资金标准上应该做到一体化,由省统筹实施。二是适当提高筹集标准,以中心城区低保保障标准为基数,建立医疗救助筹集标准随低保标准自然增长而自然增长机制,并按照既定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