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前沿城市,商业经济相当发达。 "温州模式"、 "温州速度"、 "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本文简要介绍了温州的概貌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了目前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温州以改革著称,以改革铸就辉煌.以改革名扬全国。温州35年来改革探索的伟大结晶就是“温州模式”。站在新一轮改革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要回望过去、开辟未来。如何评价“温州模式”,是否坚持“温州模式”,是当前温州全面深化改革回避不了、绕不过去、必须回答的重大方向性问题.也是事关温州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还是事关温州未来在全省全国的发展地位和继续发挥重大作用的政治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玲玲 《政策瞭望》2012,(10):37-38
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两海两改"四大国家战略的确立和实施,为当前温州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提供了重大的机遇和动力。龙湾作为温州"1650"国际化大都市版图的中心城区、温州航空大都市的核心区块,地位重要,使命光荣,优势明显,如何在"两海两改"中抢抓战略机遇,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主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4.
陈一新 《政策瞭望》2014,(10):18-22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如何破除产业发展主要靠低廉劳动力、低端产品、低价竞争的“三低”传统路径依赖,找到一条既立足现实优势、又符合经济规律、更顺应世界潮流的转型发展新路?这是事关温州长远发展、再创辉煌的战略问题,也是事关温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问题.我们在深化对温州市情认识的基础上,作出了“发展时尚产业、建设时尚之都”的战略决策,把发展时尚产业作为温州轻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路径,把建设时尚之都作为温州城市转型发展的特色定位,努力为温州再创辉煌打造新引擎、营造新优势.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浙江温州人似一匹匹商业黑马,迅速活跃在世界各地。就美国纽约而言,20世纪70年代末,温州人不足5万,现在已达10余万之众。他们不仅在纽约形成了温州社区,而且还克服了身处异国的种种障碍,奠定了生活和事业的基础。纽约的温州人社团和商业活动都异常活跃。温州人是纽约地区近50万华人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为现代纽约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中的少部分人已进入美国富裕的精英阶层,更多的人则跻身于美国中产阶级队伍,还有一部分人刚刚进步,行进在艰苦奋争的历程中。  相似文献   

6.
青田:接轨温州共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通林 《今日浙江》2008,(13):42-42
近年来,青田县充分发挥毗邻温州的区位优势,深入实施“接轨温州”战略,主动接受温州经济辐射,积极参与温州产业协作和分工,进一步加强与温州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成功路子。  相似文献   

7.
他是“温州民间形象大使”,一直倡导“让企业无国界”,致力宣传温州人创业精神,致力加强温州中小企业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他,每年要为各级政府提供七八个专项调研报告,接待考察团上百批,来访学者上千名,并为相关企业举办上百场经贸洽谈会和各种短期培训班。他被一些媒体称为是“温州最忙的人”。他,就是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温州管理科学院院长周德文先生。  相似文献   

8.
隋慧杰 《政策瞭望》2009,(10):43-44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历经30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温州最大的特色和品牌,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温州国有经济也得到良好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是温州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温州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总体上处于全国和全省相对领先的水平,区位、海洋、生态、营销网络、民间资本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体现,温州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要清醒地看到温州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直接的表现就是近年来温州的发  相似文献   

10.
王寿松,原籍中国浙江省温州,1985年加入荷兰国籍,1986年在荷兰成立王氏企业发展集团任集团董事长,曾任政协温州委员会海外委员、欧洲和平统一促进会高级顾问。2002年成立欧洲温州华人华侨联合会,任首届主席兼终身执行主席。同时担任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名誉会长、中华社会发展基  相似文献   

11.
正温州素来崇文重学,民间兴办教育的风气盛行。据统计,温州现有民办学校1748所,在校学生41.3万人,民办教育资源占全市教育的27.3%。2010年,国务院将"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重任交给温州,希望大胆探索实践,引领全国民办综合教育改革之先。时隔近4年,温州突出顶层设计,创新机制体制,引导底层创新,创造了民办教育改革的"温州样本"。顶层设计教师的社保和编制、学校产权属性不明晰、贷款融资受限制等问题,一直是民办学校发展之困。温州,作为全国较早发展民办教育的地方,亦不例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在"两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改革确实不能一蹴而就,温州传统的金融业态并不成熟,现在还在"补课"。在浙江省温州市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获批近一年后,温州已推出民间借贷中心、民间借贷利率指数等多项改革举措,但仍有声音认为温州金融改革进展过慢。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温州设金融改革试验区,并对温州作出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敢为人先、敢闯敢干,不仅在温州本地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更在全国各地打拼出了一片片新天地,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60多万人在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创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西欧和美国,有242个侨团社团组织分布在52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187个地级以上城市成立了温州商会,有175万人在全国各地创业,  相似文献   

14.
瑞安市是温州大都市区的南翼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瑞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温州模式"和中国民营经济的主要发祥地。本文简要介绍了瑞安的概貌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了当前瑞安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一飞 《今日浙江》2012,(15):42-43
创先争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温州坚持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推动工作开展,把创先争优融入转型发展全过程,在全社会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一流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推进了“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  相似文献   

16.
温州经济,强调的是地域,主要是指温州市范围内的温州人和新温州人创造的经济总量。广义的温州人经济,强调的是人,主要是指750万温州人在温州以及温州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狭义上的温州人经济,是相对于温州本土经济而言的、225万在外温州人创造的经济。这里所说的温州人经济,特指狭义上的温州人经济。  相似文献   

17.
现在,温州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我们将全力进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使温州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第三次跨越”。一、“第三次跨越”的战略抉择温州的“第三次跨越”,是在正确分析发展形势、判断发展阶段的  相似文献   

18.
温州经济的最大特色在于"民"人民论坛记者: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温州一直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风向标之一,您怎么看待温州民营经济?陈玲玲:在学习胡锦涛同志十八大报告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温州经济的真谛和精髓在于发挥民间活力和市场机制灵活的优势,其最大特色在于  相似文献   

19.
连新良 《政策瞭望》2008,(10):49-51
柳市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柳市较早地实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走出了一条独具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柳市已成为以高低压电气为主导产业,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相对比较完备,体制和机制比较灵活健全,具有典型的温州民营经济特点的专  相似文献   

20.
全力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温州市委、市政府向912万温州人民提出未来五年的行动纲领。这是一座城市着眼未来的发展誓言,更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铿锵宣言。领导声音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必须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根本目的,牢牢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牢牢把握深化改革这个根本动力,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个根本途径,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建设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